APP下载

基于UG的底座结构件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2021-08-19杨太德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顶杆塑件型腔

杨太德,王 洋

(1.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2.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油管分厂,江苏扬州225009)

近年来,塑料模的数字化设计得到了快速发展。UG是一款融合了实体造型、曲面造型和线框模技术的大型CAD/CAE/CAM软件,利用UG可以进行模具的设计、分析并自动编制加工程序。图1所示塑件是某款家用台灯上的底座结构件,材料为PC,该塑件属于较典型的深腔不对称盒形类零件。基于UG NX 10.0 Mold Wizard设计结构合理、适应大批量生产、安全可靠、高效率的注射模,加工中需要解决的设计难点是型腔布局、推出机构的设置、冷却水道的布置等诸多方面。

图1 塑件

由于PC塑料密度小,成型温度范围宽,水敏性强,流动性差,因此,加工前物料必须干燥处理[1]117。模具一般应通过加热控制在90℃~110℃[2]14,浇注系统以大尺寸、短流程为优选方案[3]228。

1 型腔布局

1.1 定义型腔、型芯的插入工件

通过参考点方式,修改工件的尺寸,x轴方向以底面中心点对称且总长为190mm;y轴方向以底面中心点对称且总长为180mm;z轴方向总长为175mm,如图2所示。

图2 工件尺寸的定义

1.2 型腔布局

考虑到经济性、生产效率及客户要求,塑件采用一模四腔。通过线性型腔布局,获得如图3(a)所示的型腔布置方式。该方案左右两侧的塑件由于充模路径不同致使充模时间有差异,影响塑件的成型质量。通过型腔布局变换,可以获得如图3(b)、3(c)所示的两种型腔布置方式。如图3(b)所示的方案,充模路径最长,塑料熔体流动性下降最多,塑件容易出现冷疤或充填不足现象,不利于不对称深腔类塑件成型。如图3(c)所示的方案,深腔部分充模路径最短,充模压力和熔体流动性下降最少,是合理的型腔布局方案[4]。

图3 型腔布置

2 型腔、型芯设计

2.1 塑件U形槽的补片

利用包容体工具,创建长方体块。通过修剪体及布尔差运算,完成塑件上U形槽的补片,如图4所示,把补片体定义到型芯。

图4 塑件槽的补片

2.2 塑件孔的补片

利用曲面补片工具,对塑件上的方孔、圆孔、长圆形孔补片,如图5所示。

图5 塑件孔的补片

2.3 塑件表面分析

通过模具分型工具→检查区域,对未定义的区域根据特征分别指定到型腔和型芯。型腔表面区域定义的结果如图6(a)所示,型芯表面区域定义的结果如图6(b)所示。

图6 型腔、型芯表面区域定义

2.4 定义型腔、型芯区域

定义型腔、型芯区域设置时创建区域和创建分型线;通过有界平面创建分型面;编辑分型面和曲面补片,把曲面补片添加为分型面。通过上述步骤,所定义的型腔如图7(a)所示,所定义的型芯如图7(b)所示。

图7 型腔、型芯

3 模具结构设计

3.1 模架的选用

一模四腔的模仁镶块尺寸380mm×360mm×175mm,因此在模架库中选择LKM_SG CI5560,A板厚180mm,B板厚70mm的标准模架。

3.2 推出机构的设计

根据产品特征,采用顶管及顶杆连合顶出,在深型腔处另设置一组小顶杆。因为是一模四腔,因此,顶杆、顶管布置时要选择“塑件_prod_*”为目标位置,拉料杆布置时要选择“塑件_layout_*”为目标位置。顶杆的长度需要根据型芯表面到推杆底板上平面的距离来确定。推出机构各零件的尺寸见表1。

表1 推出机构零件尺寸 单位:mm

通过顶杆后处理,对顶管、顶杆的顶面进行修剪。经过修剪处理后,顶出机构与型芯工作表面平齐。设计的模具推出机构如图8所示。

图8 推出机构

3.3 冷却系统设计

为了适应型腔、型芯整体镶拼的结构,同时考虑到水路的密封及深型腔处的冷却效果,动、定模两侧的冷却水路分别采用叠层式的结构。因为该产品推出机构的零件比较多,因此冷却水路的布置空间相对有限。仅凭设计经验,容易出现冷却水路与推出机构相互干涉致使模具报废的现象。利用所建立的3D模型,很方便观察冷却水路与推出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该产品所采用的冷却系统如图9所示。模架A板、B板与型芯、型腔镶块之间还需要采用密封圈密封,保证冷却水路不泄漏,密封装置如图10所示。

图9 冷却系统

图10 冷却系统的密封装置

3.4 型腔、型芯镶块的数控加工

型腔、型芯采用整体镶嵌式的结构,如图11所示。型腔、型芯镶件与A板、B板之间采用H7/m6的配合,用M10的螺钉吊装。

图11 型腔、型芯镶件

采用加工中心加工型腔、型芯时,为了实现顺利加工,采取的工艺措施如下。

(1)选用内喷式刀杆,实现深腔排屑。

(2)采用分层飞刀加工,避免加工过程出现振刀。

(3)采用6000r/min以上的转速,0.12mm/r小进给进行最后的精加工,以保证加工表面的质量。

(4)采用3D探针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尺寸测量。

4 结论

根据底座结构件的结构特点,利用UG NX 10.0 Mold Wizard工具设计了一模四腔的注射成型模具。文章详细介绍了模具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提高了模具设计的可靠性,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顶杆塑件型腔
盒体塑件浇口位置外观缺陷消除方法
汽车前后保险杠装饰条成型分析
斜顶与推块组合的脱模结构设计
持续改进的轮毂锻造模具顶杆新型结构设计
浅谈拉延模双动改单动顶杆布置方法
模具型腔精加工及走刀方式探讨
钢质活塞闭式锻造模具中顶料装置设计与应用
基于CAE 的顶杆件强度有限元分析
一种取出塑件残余量的辅助工装
基于FANUC0i—MB系统的宏程序参数化编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