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课程的构建与应用

2021-08-18许娟刘义兰张丰健官春燕陈睿胡德英耿力罗健鲁才红何娇

护理学杂志 2021年15期

许娟,刘义兰,张丰健,官春燕,陈睿,胡德英,耿力,罗健,鲁才红,何娇

关怀是护理的核心,其目的是帮助患者达到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健康。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关怀能力有助于其在临床实践中主动为患者实施关怀,从而增强其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并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健康中国2020”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护理人员是推动健康中国实施的重要力量,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构成,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需要持续提高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虽然国内外研究者对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培训进行了大量探索,但尚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体系。我院于2020年构建了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课程,旨在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温度、有情怀的护理人才,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咨询专家 纳入标准:①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②本科以上学历;③从事相关工作10年以上,在人文关怀相关领域进行过系统研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湖南、河南等14个省市三级甲等医院和高校的22名专家参与并完成了2轮专家咨询。男3名,女19名。年龄:40~岁2名,50~岁15名,60~70岁5名。工作年限:10~年5名,20~年14名,20~45年3名。学历:本科5名,硕士8名,博士9名。职称:副高级8名,正高级14名。研究领域:临床护理5名,护理管理7名,护理教育7名,人文关怀3名。

1.1.2培训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我院20个临床专科共620名护理人员为培训对象。纳入标准:①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注册护理人员;②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①进修或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②因病、孕产假等情况中断临床工作超过3个月。620名护理人员中男59名,女561名。年龄:22~岁244名,30~岁286名,40~岁83名,50~53岁7名。婚姻状况:未婚226名,已婚381名,离异13名。文化程度:大专37名,本科568名,硕士15名。护理工作年限:1~年256名,10~年291名,21~35年73名。职称:护士201名,护师254名,主管护师162名,副主任护师以上3名。科室:内科151名,外科168名,妇产、儿科83名,综合科72名,肿瘤科101名,其他科室45名。

1.2实施方法

1.2.1构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课程 ①成立人文关怀培训课程小组,小组成员共15名,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2名;博士1名,硕士14名。小组成员集体制订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课程,包括培训内容、教学方法、课时等,并承担部分课程授课及考核。②构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课程,对护理人员进行抽样培训,调查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差异,整理分析,形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课程。

1.2.2专家咨询 ①编制咨询问卷。通过查阅文献,回顾性研究国内外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关怀培训研究进展;以《关怀护理学:华生人性关怀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3]《护理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4]《关怀性护理技术》[5]等教材为蓝本;参考国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现状[6-7],初步制订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关怀培训课程,包括4个培训模块(一级指标)、13个知识点(二级指标)。专家咨询问卷主要包括:前言,简明扼要说明本研究目的、内容等;专家基本情况,评价指标咨询表;专家判断依据与熟悉程度。②实施专家咨询。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进行2轮专家咨询。遵循指标筛选原则,对第1轮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对专家修改建议进行相应修改、合并、增减,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表再次进行咨询。

1.2.3实施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 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对620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12个月人文关怀培训:①理论授课。根据函询结果,授课包含4个课程模块,共15项课程内容。每月2次线上授课和1次线下授课(最后2个月以自主学习为主),每次授课45 min。除遴选院内授课老师外,还邀请省内外人文护理专家进行授课。院内授课老师遴选标准:在我院人文关怀试点病房工作5年以后;有国内外人文关怀脱产培训经历;有理论授课或临床教学经历。授课结束后,采用“317护”线上考试,了解其学习情况。②实践演练。每季度护理部在各片区挑选1个试点人文关怀示范病房,组织各片区培训人员交叉参观与实践,每半年举行1次情景模拟训练;病区每2个月举行关怀故事分享和反思日记。③人文关怀护理查房。护理部每季度组织1次人文关怀护理查房,各病区每月组织1次人文关怀护理查房,通过护理查房了解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情况,并针对存在的不足,及时讨论改进方案。④质控与督导。将各病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培训纳入护理质量三级质控范畴,并将人文关怀培训落实率纳入病区绩效考核等,督导评价结果进行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改进。

1.3评价方法 ①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调查,本研究采用许娟[8]修订的中文版,包括认知即对关怀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14条),勇气即主动关心自己、他人及处理未知情况的能力(13条),耐心即耐性和持之以恒的毅力(10条)3个维度3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其中13条为反向计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认知维度为0.81,勇气维度0.70,耐心维度0.74。在20个科室按照各职称抽取研究对象名单,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分2次向参与本项培训的护理人员发放关怀能力调查网络问卷,匿名填写。培训前共下发645份问卷,排除填写时间<100 s、规律作答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620份。培训结束后向620名培训护理人员再次问卷星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15份。②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护士服务态度、病区环境、心理护理、便民服务等10项,每项从“非常不满意”(1分)到“非常满意”(10分)。在培训前及培训结束1个月分别调查上述20个病区共100例住院时间>3 d、意识清楚的患者,填写前告知患者调查目的及填写要求,以匿名形式自愿填写,填写完后及时收回问卷。

2 结果

2.1咨询结果 ①专家积极系数。本研究2轮专家咨询表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83%(23/24)、95.65%(22/23)。②专家权威程度。本研究第1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Cr)、判断系数(Ca)、熟悉程度系数(Cs)分为0.907、0.926、0.887;第2轮Cr、Ca、Cs分别为0.920、0.940、0.900。③专家协调程度。第1轮专家咨询的总体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Kendall′sW值分别为0.145、0.182、0.144;第2轮分别为0.144、0.206、0.139(均P<0.05)。④形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课程。第1轮咨询后,根据专家建议增加2项二级指标,第2轮专家咨询后初步形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体系,该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5个,见表1。结合2轮专家咨询结果,经小组讨论,确立每年24学时。

表1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关怀培训课程条目重要性赋值及变异系数

2.2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评分比较 分,

2.3培训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培训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0.23±3.25,95.63±3.12,培训前后比较,t=29.787,P=0.000。

3 讨论

3.1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课程设置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文献检索和对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基础上修订专家咨询表,在第1轮专家咨询表基础上,及时修改和调整后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表。根据咨询专家意见,课题组多次讨论,对条目进行修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家权威系数>0.7为可接受信度,本研究2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7、0.920,说明专家对本研究中的咨询内容权威程度高,研究结果可靠。Sawatzky等[9]构建关怀教育框架包括理论、实践和学术3方面,其中,实践内容包括教学能力和临床能力,这与本研究中课程设置4个培训模块相一致。人文关怀认知与知识培训课程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理论知识与关怀护理意识;技术与实践培训课程重点培养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实践能力;教学与培训、研究课程是在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培养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教学与科研能力。在培训考核评价中从护理人文关怀知识、态度、技能3个方面进行评价,了解课程培训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充分体现出本课程设置合理,且具有可行性。

3.2人文关怀培训课程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关怀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究其原因:①本研究从改变护理人员关怀认知开始培训,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邀请国内外知名人文关怀医学(护理)专家讲学与交流,让护理人员对关怀护理精髓有全新认知。近年来,我院陆续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及医院接受人文关怀培训,培养一批具有先进关怀理念、丰富关怀经验的关怀护理培训师资人才,这是确保人文关怀培训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10-12],也是保证护理人员获得系统化人文关怀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关怀护理认知。②本研究目标不仅关注护理人员关怀理论培训,更关注其关怀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关怀故事分享帮助护理人员亲身感受与分享关怀瞬间;通过人文关怀案例分析,让护理人员认知不同专科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个性化的重要性;通过情景模拟训练,让护理人员有更多机会体验关怀护理实践;通过护理部和病区组织的人文关怀查房,提高护理人员人文关怀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同时,护理部建立相应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关怀行为,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关怀患者的勇气和耐心。

3.3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课程可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住院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这与郑晶等[13]研究结果类似。其原因可能是,通过对护理人员关怀培训,帮助护理人员形成关怀意识,通过人文关怀理论培训、实践演练、护理查房、关怀护理督导与考核等方式,培养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有利于他们熟练掌握关怀性技术,正确评估患者个性化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关怀护理,让患者真正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从而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4 小结

本研究以护理人员关怀能力为核心,构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培训课程,经过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在实践中发现,仍有部分问题亟需完善,如培训课时应进一步细化,相应的培训方式以及培训后远期效果评价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