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JAK/STAT通路蛋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1-08-18黄海霞杜卫祺王力军马荣炜
刘 苔, 黄海霞, 杜卫祺, 王力军, 马荣炜
(武警河北总队医院 1.内一科,2.重症医学科,3.综合病房,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8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可诱导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AECOPD尚无特效干预方案,其临床治疗以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维持酸碱平衡等为主,茶碱为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气道痉挛,为AECOPD常用药物,但茶碱难以改善患者气道损伤重建[1]。噻托溴铵为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药,对哮喘、肺炎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2]。许光兰等[3]研究指出,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细胞代谢以及免疫反应,参与AECOPD发生及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究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对AECOPD患者JAK/STAT通路蛋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20年1月住院AECOPD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噻托溴铵组和常规组。噻托溴铵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35~74岁,平均(51.64±7.72)岁;病情分级[4]:2级18例,3级10例,4级4例;COPD病程1~12年,平均(6.61±1.75)年。常规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32~74岁,平均(52.64±7.45)岁;病情分级:2级20例,3级9例,4级3例;病程1~13年,平均(6.73±1.83)年。两组性别、年龄、COPD病情分级、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COPD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5]相关标准;②临床分期为急性加重期;③对噻托溴铵及本研究其他应用药物耐受者;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②合并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纤维化等疾病;③合并肝肾功能、胃肠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无法完成治疗;④合并有肺部切除史、肺发育不全;⑤入组前4周内全身性使用糖皮质激素。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行呼吸锻炼(腹式及缩唇呼吸)、吸氧、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稳定酸碱平衡等治疗,口服茶碱缓释片(国药准字H12020152,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0.1 g/次,2次/天。噻托溴铵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雾剂(国药准字H20060454,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 μg/次,2次/天。两组均治疗3月。
1.4 血气指标的检测
采集两组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3 mL,通过EPOC Reader型血气分析仪(美国Epocal Inc公司)及配套试剂检测氧气分压(oxygen tension,P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和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2)。
1.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JAK/STAT通路蛋白
采集两组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JAK1、JAK2、STAT1和STAT2蛋白量,试剂盒购自美国B&D公司。
1.6 肺功能的检测
采用S-980AⅢ型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对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
1.7 不良反应的观察
治疗期间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痛、胃肠道不适、瘙痒、呕吐恶心等。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PaO2、SaO2均升高(P<0.05),且噻托溴铵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PaCO2均降低(P<0.05),且噻托溴铵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比较(n=32)
2.2 两组JAK/STAT通路蛋白水平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JAK1、JAK2、STAT1和STAT2量均降低(P<0.05),且噻托溴铵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AK/STAT通路蛋白水平的比较(n=32)
2.3 两组肺功能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VC、FEV1、PEF水平均升高(P<0.05),且噻托溴铵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n=32)
2.4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噻托溴铵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单位:例(%)
3 讨 论
COPD患者由于感染、气候变化、自身免疫等因素均可发展为AECOPD,增加气道炎症反应,加重呼吸肌疲劳程度,随着疾病进展最终可导致肺性脑病、呼吸衰竭等,因此探索改善AECOPD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6]。
吸氧、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症干预,可维持AECOPD患者生命体征,茶碱一方面能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表达及分泌,进而扩张气道;另一方面能通过控制钙离子在平滑肌内质网的释放,促进钙离子含量降低,进而产生呼吸道扩张,但针对AECOPD患者急速进展的病情仍需联合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7-9]。噻托溴铵为短效抗胆碱药物,对M1~M5型受体均有拮抗作用,可抑制副交感神经末端释放乙酰胆碱,进而缓解AECOPD患者气道收缩,减少呼吸道黏液分泌,进而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通气功能及血氧饱和度[10-11]。研究显示,噻托溴铵可稳定肺部细胞细胞膜,抑制肺组织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外基质蛋白水解,进而减轻肺组织损伤,提高肺功能[12]。本研究中,治疗后噻托溴铵组FVC、FEV1、PEF、PaO2、SaO2升高更为显著,PaCO2降低更为显著,提示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可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
研究显示,JAK/STAT通路中JAK1、JAK2、STAT1和STAT2诱导激活,导致细胞大量增殖,破坏免疫细胞平衡,并产生多种炎症因子,增加肺组织炎症损伤[13-14]。本研究中,治疗后噻托溴铵组血清JAK1、JAK2、STAT1和STAT2均降低更为显著,提示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可能通过抑制AECOPD患者JAK/STAT通路,从而抑制炎症细胞在肺内聚集,避免平滑肌细胞受到刺激,控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最终阻断肺纤维化进程,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此外对治疗安全性进行研究发现,治疗期间噻托溴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噻托溴铵辅助治疗AECOPD安全性高。同时,噻托溴铵为粉雾剂,针对性更强,并未增加用药不良反应,与既往文献[15]研究一致。
综上,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可能通过抑制AECOPD患者JAK/STAT通路,改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为样本量较小的单中心研究,且仅对AECOPD患者近期肺功能、血清指标进行评估,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对AECOPD患者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长期随访研究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