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新常态”:公德私德形态省思

2021-08-17赵旭红刘剑黄刚赵翠芳

西部学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私德公德新常态

赵旭红 刘剑 黄刚 赵翠芳

摘要:公德私德形态省思,紧盯的是当代中国的道德危机,投向的是私德与公德之种种偏失,落脚则是健全道德人格如何养成,以便维护道德共同体的稳定和谐。从孝的人伦规范重构,主体的“他者化转向”建构对多元他者的责任伦理,“包容道德自律”弱意义上的“自由优先”,无国界的病毒与建构有国界的共同体的四向度审视,而赋予道德以公私特质的适宜性融合与划分。对个体可以有“美德”的期待,却不可强求;对个体必须有“公共道德”的规约,而不能例外,是“包容私德”弱意义上的“公德优先”,并尽其所能地为个人道德保留空间。

关键词:道德共同体;私德;公德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4-0038-04

奥尔德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这部反乌托邦①名著中谈到了人类未来的一种恐怖前景,即人将失去自由。人之所以会失去自由是因为人类渐渐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科技的引领者“不仅缺乏设计和引领社会生活的能力,而且相当程度上缺乏这种自觉”[1],科技的享受者不仅式微而且主动放弃了对科技话语权的把控。科技创造了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亦制造了单向度的人②,于是单向度的人秉持着完全唯我论,将自我置于世界的中心,对于同属生命存在关系的他者,趋于否认的道德态度,亦丢失了责任伦理。由此“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一切皆可为我而牺牲的极端利己主义与“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为他者而不顾一切的极端利他主义应运而生。面对道德一体两面德性的极端外显,孟子提倡:“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的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中道”思想。“中的实践意义是导向和,和作为综合的结果,是关涉到他人的。”[2]“和”是目的,“不同”是手段,“中”是实践智慧,“和”的占比大于“不同”的现实性可能,前提是实现“我”“我们”与“他”“他们”的互通與连接。需立足当代,面向未来,赋予私德与公德新内涵,在与时俱进中不断重构,不断扩展认同范围,不断创造新占比,实现新的和谐与平衡。

一、孝的人伦规范重构

传统社会的伦理关系网是以三纲五常的“父子”和“兄弟”为基础,以孝悌为主、“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逐层向外延伸、类推出来的关系层级结构。“传统社会中的道德关系是以熟人为基础的亲密关系的人伦交往”[3],因此最具有自然情感基础的孝,自然催生了维系私人领域的固定熟人关系的伦理责任。如果私德限定于“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一家之私事且不影响他人的孝道践行,那么私德与公德就是麦克尔·斯洛特所言的“关于自己的德性与关于他人的德性”[2],那么此时养、丧、祭程度如何,则由“他人道德”决定。孝的目的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对于“孝忠同构”的传统“家—国”伦理秩序,也是移孝作忠差序外推下的垂直等级道德价值体系,要求在外做人杰,与国做忠臣是实现家族荣誉的后世子孙“必须做的事物”。那么,此时的“一切道德义务就是外在于主体的,主体的道德行为选择乃至一切人的活动中的主体、主观因素就会从根本上被湮灭,人只是规则、规范的机械服从者”[4],压抑了个体道德良心的“由自与自由”,异化为一种封闭于牺牲小我,成就家族繁荣的道德绑架枷锁中。

因此,“伦理之所以需要‘道德有两个基本缘由:其一,使伦理具有主观性,由自在的变为自在自为的;其二,‘道德精神的内在批判性是“伦理”的内在生长性机制”[4]。所以在孝的重构中需去大众的心理定式以及习俗的惯习认知,在社会定向中适当兼顾自我定向,做到先个体自立、自强,后家族扬名后世。那么何为最具合理性的孝?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即真正的孝是理性的“临战勇敢”。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吃紧时刻的逆行者,主动扛起对他者的责任伦理,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他者的生命,在合理地诠释“职业公德”的基础上,筹划并实施适于生命安全且对健康有益的他者之维护。那么,作为一个现代人的伦理责任,“梁启超先生在《新民说》的核心主张是,其人格应当奠基于自由,确立于孝亲,完成于爱国”[5]。所以,新时代的孝的人伦规范重构,首先要个人道德在伦理中获得生长,恢复独立性;其次,应突破“理性的过度私人使用”,敢于面对陌生的多元他者,也就是理查德·罗蒂所说的“逐渐把别人视为‘我们之一,而不是‘他们”[6];最后,积极运用理性的公共使用,恢复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之间的平衡,突破亲疏伦理下私德自用,建立关系世界的情感共鸣。在具体角色的特定义务中,去进行良心的回忆、反思、重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时候也要兼顾边际效用递减的父母,同时“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扩大孝道的范围,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践行孝亲的价值,避免过犹不及的尴尬,创制更能体现孝之开始、实现目的之孝的伦理责任与道德情感,传承与创新新时代的孝道精神。

二、主体的“他者化转向”建构对多元他者的责任伦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以“亲近伦理”为主的熟人社会,逐渐演变成以‘陌生人公共伦理为主的陌生人社会”[7],此时的道德呈现场域是家庭逐渐式微于个人。而“个人主义的发展伴随日益加深的分子化走向孤独、自私和互助的消解”[8],紧盯的是主观内在需求,投向的是“理性的自己为自己立法”,落点则是升华自我肯定走向主导位置。而“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9],需要个体往返于为我和为他的二向逻辑中,需要融入他者存在的关系世界中共在,毕竟“任何一个主体就仿佛配备了一个双向软件,一个指挥他‘利己,另一个指挥他‘为我们或‘为他们,一个决定利己主义,另一个决定利他主义”[10]。那么如何在个体与他者之间配备连接?“所有对伦理的关注都应当看到,道德行为是一种连接的个体行为:与他人连接,与社区连接,与社会连接,直到与人类种属连接”[11],但是如何审时度势将连接行为限定在合理的限度中?

“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12],我们不仅要有对自我生命安全的保卫,更“需要尊重作为人的他者,更需要尊重‘自然层面的他者,甚至是自觉建构对‘超越性他者的敬畏感”[8]。我们不能忽视无法构成道德主体的自然层面的他者,因为“他们也有其内在的、固有的天赋或价值,也应该成为道德关怀对象或者说‘道德顾客”[13]。人之所以为人,是践行合乎人的身份、人性、人道的动态行为才认可为“人”。从人类历史长河的进程来看“最短的是人,最长的是自然”③。人类在与野生动物交往时,更应秉持一份“愧疚”和“节制”。“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道德物种,人类应自觉承担起看护和守护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的责任,选择能够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④。对于多元他者,如对那些新冠肺炎的感染者,“我们首先应关注的是他的人,而非他身上的病毒;对于逝者家属,我们不仅仅是要关注他们的丧亲悲剧,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伤痛疏导,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共鸣,更多是一种‘伦理责任,对他者的责任”[6]。对于那些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人民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他们是新型公共领域的建设者,新型公共道德的践行者,对于他们在特定情境中迸发出的“榜样精神”,我们不应认定他们本该如此。“如果在后疫情时代我们主观地、情绪式地将这种范型和精神确立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的或核心性的伦理范型,就必然跌进道德空想主义、道德形式主义的陷阱”[8],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本然需要,但平凡生活的延续亦很关键。

三、“包容道德自律”弱意义上的“自由优先”

“主体自由意志道德行为选择当然须听从自己的良心,然而,道德自由不应是‘病态的”[14],因为行为主体在进行道德行为的选择之前,往往首先与个体的目的、良心相联系。“目的最初仅仅是内在的东西,主观的东西”[15],所以良心在不同层面都涉及主体目的性问题,自由亦不得不通过目的善来规范自身,良心自然不能自由进行内容的规范,因此道德自律自然是将自由道德化。所以道德自由不等于选择道德的纯粹主觀性,是适度地扬弃部分目的之主观性。“我们生活在既有的机制性现实中,有共同体的基本规范对个人有某种‘无法改变的约束力”[11],那么人“应当如何去做”才是适宜的道德自由?黑格尔指出:“一个人必须做的事务,就是义务,他要履行哪些义务,以便成为有德行的人。”[16]自由除了受到德性约束,还与义务相关,所以一个能“为义务而义务”的人就是一个自由道德化的人。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道德自律”与“自由”有合理张力的社会,此合理张力是“自由优先,包容道德自律”。“自由优先”就不是强意义上的,而是弱意义上的,既不是以“自由”遮蔽“道德自律”,而是与“道德自律”共在共生。包容“道德自律”,超越了“自律”与“自由”的二元对立,即以底线伦理或基准道德为基础,在“必须”做的“本分”事务中为“道德自律”与“自由”之间的道德行为选择合理性立场。洛克讲道:“所有的人生来最初是有完全的自由,将自然自由定义为不受到世界上任何权力或任何人的意志所干预,自由不同于放纵,自然人的自由受自然法的管理”。即使在和谐社会,自由也是基于权利的让渡,也会存在结构性和恒常下的矛盾。毕竟,“社会性是人的本性,共同体‘在本性上优先于个人”[4],是坚持“道德自由”并非“任性而为”。例如,新冠疫情防疫中的居家隔离是从政府干预的被动隔离到自我主动隔离,到长时间的居家隔离,是基于不同认知下解读自由让渡的三种遵守——被迫性遵守、习惯性遵守、尊重性遵守的升华过程。是人类正确把握成己、成人、成物的度,在沟通“应当做什么”与“应当成为什么”之间展现人类智慧的实践。“自己有自由,也想到自由背后的节制;自己有权利,也想到权利背后的纪律;不妨碍进取,但也想到进取之时,顾忌公平”⑤。既表现为以自由扬弃良心所内含的局部主观性,也体现在以良心引导适宜自由的合理选择,此时“一定是共赢的自由,是道德自律的自由”⑤,是以个人德性和道德自律规范个体行为的理性的审慎,更是自由的合理选择。

四、无国界的病毒与建构有国界的共同体

“儒家道德修养的基本方式就是推己及人,由亲亲出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达到‘仁民,最后至于‘爱物的‘万物一体境界”[18]。“推”是从己到家,从家到国,从国到天下的“善推而已矣”。儒家最重视“推”这一通道,克己复礼,“本立而道生”,最后至于达天下而“人人相亲”。新时代的家国关系,犹如凤凰涅槃之势,把“国”字放在“家”字的前面,是一种“众人解放我解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情怀,创新“家国同构”的概念为“家国和合”的家国情怀。这里的家国情怀促成的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一种不忘初心,牢记对同胞和人民的守望情怀的公民道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落实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些国家,它的着眼点是全人类。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9]。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的由善其身出发,达到“兼济他国”,最后至于“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遂而从独善的利己之德推向兼善的利群之德,需要我们守望伦理传统之时,与时俱进地走向伦理与道德的双重觉悟。而此刻,博爱所阐释的是道德承担量,离不开个体的习以性成。

以这次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习近平提出“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病疾病的斗争”⑥。在这里,团结、合作、协调是关键词,中国担当是底色,命运与共是精神内核,中国式的守望相助,不只是为了防止境外输入,更是己立而立人的中国精神,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相助之情。中国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与世界分享抗疫经验,筑牢国内控制疫情蔓延防线,这是中国对全球防控疫情作出的贡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是对“远处的不幸”与“近处的哀号”带有共同体一致性的共感与同情的合理安放,彰显了中国以人类公共利益为重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中华传统美德: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病毒无国界,我们需要构造有公德秩序的人类共同体。我们认为“公民道德风貌关系国家形象,要培育健康理性的国民心态,树立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⑦。人类需要达成共识,守望相助,需要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养成,共同体道德的发扬,让具有共同价值诉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唤醒整个世界,这就是中国的使命,这需要我们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在整个人类文明的优势成果中汲取营养,在交流、互鉴中推动新时代个人道德、公共道德建设。

结语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也如洪钟大吕,余音犹在”。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惊人相似。当代中国道德生活,虽然具有范导性的“个人私德”,但更重视具有构造性的“社会公德”,毕竟“利己主义对于维持生存必不可少,利他主义有发展的根本潜力”[11]。一个健康的社会是“私德”与“公德”有合理张力的社会,及“包容私德”弱意义上的“公德优先”;一个正直的个体是“利己”与“利他”有合理张力的主体,及“包容利己”弱意义上的“利他优先”,因此,公德私德形态省思是“包容私德”弱意义上的“公德优先”,要尽其所能地为个人道德保留空间,毕竟美好生活的追求很重要,但平凡生活的捍卫更关键。

注释:

①反乌托邦:(英语:dystopia、Cacotopia、kakotopia 或 anti-utopia;中文又称反面乌托邦、敌托邦、恶托邦、绝望乡或废托邦)是乌托邦(utopia)的反义语,希腊语字面意思是“不好的地方”(not-good place),它是一种不得人心、令人恐惧的假想社群或社会,是与理想社会相反的,一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著名反乌托邦主义的代表作包括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1984》、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

②单向度的人:又译单面人,是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提出的一个社会概念,指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单面人实际上是处于一种职业枯竭的状态,表现为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

③许倬云.万年鉴. https://www.sohu.com/a/377999533_563941.

④杨通进.疫情防控、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伦理学会

http://www.cn-e.cn/html/kangjiyiqing/2020/0212/819.html.

⑤许倬云.现在知识分子不是思考者,是检索机器.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3-16/doc-iimxxstf9366885.shtml.

⑥习近平.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讲话,2020(03).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3/27/c_1125773845.htm.

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1).

参考文献:

[1] 樊浩.“后山河时代”的精神家园[J].东南大学学报,2020(1).

[2] 陈来.中国近代以来重公德轻私德的偏向与流弊[J].文史哲,2020(1).

[3] 冯珊.确立“为他人的主体存在”之自我理解维度——当代道德建设的前提性反思[J].学术交流,2017(4).

[4] 高兆明.在“伦理”与“道德”之间:对道德义务根据的一种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2020(1).

[5] 唐文明.现代儒学与人伦的规范性重构——以梁启超的《新民说》为中心[J].云梦学刊,2019(6).

[6] 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

[7] 李建华,江梓豪.陌生人社会与公共道德秩序的构建[J].中国治理评论,2020(1).

[8] 郑基,李建华.伦理断裂与伦理连接——埃德加·莫兰复杂性伦理思想述评[J].云梦学刊,2020(3).

[9]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

[10] 埃德加·莫兰,陈一壮.伦理的思想和思想的伦理[J].伦理学与公共事务,2011.

[11] 埃德加·莫兰.伦理[M].于硕,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17:35.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8.

[13] 何怀宏.人物、人际与人机关系——从伦理角度看待人工智能[J].探索与争鸣,2018(7).

[14] 霍耐特.自由的权利[M].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72-184.

[15]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0.

[16] 黑格尔.黑格尔著作集:第7卷(法哲学原理)[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9.

[17] 蔡祥元.儒家“家天下”的思想困境与现代出路——与陈来先生商榷公私德之辩[J].文史哲,2020(3).

[1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赵旭红(1994—),女,汉族,山西忻州人,单位为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医学道德教育。

刘剑(1966—),男,汉族,山东禹城人,博士,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命伦理学。

黄刚(1996—),男,汉族,山西临汾人,单位为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趙翠芳(1972—),女,汉族,河南漯河人,博士,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易衡)

猜你喜欢

私德公德新常态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私德教育
太没公德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