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的系统化建设

2021-08-17张国翔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教师队伍

张国翔

摘 要 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形成建设生态。政府部门要明确职业定位,制定保障政策,优化体制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舆论,以此做好制度保障,营造建设环境。管理机构要做好系统设计,强化针对性和制度建设,细化培训方案,构建培训课程,创新培养路径。教师自身应积极作为,理解社区教育,正视自身不足,加强专业学习,提增成长动力,增强服务能力。

关键词 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系统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14-0048-05

科学规划和系统化建设教师队伍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借助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共同搭建的“东西部社区学院院长论坛”,江苏省昆山市社区培训学院与桂林市社区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结合观察和两地研究的体会,本文拟就政府部门、管理机构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应各司其职、合力共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政府部门:制度保障,营造建设环境

終身教育理念指引并作为终身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征。这种突破正规学校界限的社会教育形式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标志着学习型社会建设在政策实践层面进入中央到地方的战略规划。但是,与有清晰的层级分类、严密的组织结构、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既定的运行机制并早已走上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相比,社区教育远不是那样有章可依。已有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战略规划固然重要,政府部门在制度保障、营造建设环境等具体方面尚有缺失,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明确职业定位

在终身教育时代,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内涵已经拓展到了学校以外的教育形态。社区教育是比肩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第五大教育板块,其概念发端稍晚,因此目前还是体系中的“短板”。党的十九大对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区教育正是教育体系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部分,因此应该得到高度关注、充分发展。

同理,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处在很不充分的阶段。社区教育教师具有一般教师的共同特点和基本素养。但由于受众复杂、教育内容广泛、教育形式多样,他们除了单一学科的综合知识,需要涉猎更多的知识;除了普通的教学管理,需要掌握的技能更为复杂。在社区里,社区教育教师不仅承担着教育任务,还是社区建设的智力支撑,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理应摆上重要位置。

(二)制定保障政策

迄今为止,我国社区教育还没有制定兼具权威性和约束力的法律文本,终身教育立法的设想多次列为教育部的年度工作重点,却始终未能实现,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难以确立,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身份依然模糊。近二十年来,国家层面多次颁布相关意见为推动相关工作提供了依据,如《教育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0]14号)、《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4]10号)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等,2013年教育部职成司印发了《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教职成司函[2013]35号),明确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分类、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为落实这一系列文件要求,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条例,各地也出台细则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由此,在整理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和总结社区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范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时机基本成熟。各级政府有责任以《教师法》为基本遵循,结合社区教育相关政策和本地实际,把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地方人才队伍规划与建设中,以专业化与职业化为方向,确定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身份、从业标准、权利义务、培养途径、待遇地位、考核办法等,给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明确、具体、详细、规范的基本政策保障,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1]。

(三)优化体制机制

社区教育教师无专业培养、无准入标准、无职称序列等“三无”现象由来已久。专业内涵比较模糊,专业身份很不明确,既无专业来源,也无职业发展通道,教师没有职业存在感,严重制约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采取适切的措施,优化管理体制,把握重要环节,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其一,抓好专业源头。与实践层面的探索相比,社区教育的理论建设严重滞后,师范院校几乎找不到社区教育专业,仅有极少数硕士研究生专业或成人教育学专业偶见社区教育方向,在编教师没有社区教育专业知识的积淀。据此,省市级政府可与师范院校合作,探索人才培育机制,开设社区教育相关专业,定向培育专业师资,形成适合我国社区教育的职业化、专业化培养模式;县区级以上政府可委托地方高校(师范类、涉农类、职业教育类等院校)订单式开办专题研修班,综合设计人力资源开发、社区管理学、社区教育与发展、社区教育项目建设、社区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课程,培养一批懂得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路径的专业人才,满足社区教育的需要,提升社区教育品质。

其二,健全聘用机制。制定教师任职资格、选聘计划、选聘程序等。明确要求,严格程序,综合考量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择优选聘。坚持选拔的严肃性,严把入口关。特别要摒弃有碍权威性和公正性的政策不透明和程序随机性等消极因素,以此提升职业荣誉感[2]。

其三,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针对当前绝大多数社区教育机构(学校)暂无独立编制、教师基本从中小学选拔的情况,创新人事管理制度。以评优评先、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保持同等水平为前提,划块管理,建立体现社区教育特点的管理办法,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特别是建立专业职称序列,为社区教育教师职称晋升提供明晰畅通的渠道,解决后顾之忧,避免中小学教师从事社区教育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其职业发展。近些年,江苏省将社区教育机构教师的职称评审划入中职系列,效果良好。

其四,严格考评制度。如果说职称体现教师工作的技术含量,那么考评就是对教师工作的价值作出判断,优良的考评结论能转化为教师职业追求的动力。建立一套适合社区教育教师考评的制度,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考评体系区别于基础教育序列,更要摒弃抽象概念的堆砌和流于形式的简单量化,应包含三方面要素:理念上专业素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内容上量化指标与教育成效相结合;考评主体上管理部门与教育受众相结合。

(四)引入市场机制

社区教育教师数量不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教师编制来说,即使从中小学调配,也难以满足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的需求,因为短期内不仅数量上无法保证,专业门类上也难以齐全。多数地区通过聘请兼职教师或专业志愿者来弥补空缺。若引入开放的市场机制来调节,将同样有效:一是在聘任和考评制度已经形成的前提下,人才合理流动,让有志于从事社区教育以及专业对应的教师充实进来,增强队伍活力;二是争取专项经费,面向社会办学机构,将专业要求相对高的部分项目外包给专业教育团队。灵活开放的市场体系不仅能丰富社区教育内涵,提升社区教育质量,也有助于带动教师团队进步。

(五)引导社会舆论

相比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其他成分特别是基础教育板块,社区教育是新生事物,群众了解不多,全面接受更需要过程。各级政府部门应主动作为,承担起广泛宣传、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重视社区教育的氛围。一是强化环境氛围,通过群众熟悉的布置、张贴、广播等手段宣传社区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宣传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引导群众逐步了解社区教育及承担社区教育工作重任的教师。二是广泛发动、开展社区教育公益活动,让群众在活动中体验社区教育,特别要注重参与活动的广度,避免让活动变成教育部门的独角戏,其他部门成为旁观者。三是及时宣传社区教育成果,宣传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经济活动中取得成效的项目和事件,让群众体会社区教育的积极意义。四是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单位,特别是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师和其他社区教育工作者,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地位和贡献得到群众认可。其次是号召群众参与社区教育活动。除了参与教育培训活动和项目实践活动,还要鼓励群众参加对优秀社区教育培训、实践项目的评选,参与对社区教育教师的工作评价,找到主人翁的存在感。最后是建立教师与学员交流平台,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教师向学员预告教学安排,群众向教师反馈学习效果、提供对教育活动的意见建议,加强互动,增进了解,促进良性循环。

二、管理机构:系统设计,创新培养路径

社区教育管理机构要做好系统设计,建立健全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专业培训一体化制度体系,打造职业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过硬、善于组织管理、有效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

(一)强化针对性

社区教育教师的培训重点是职业品质和专业素养。职业品质包括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养。思想品质指的是终身教育思想、社区教育的目的观、教学民主化意识;道德品质包括遵守行为规范与准则、爱岗敬业和着眼于面向全体社区群众开展教育活动的职业道德;身心素养是心理抗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健康的身体。专业素养包括社区教育及其专业知识,如社区教育理论、社区教育管理学、社区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传授社区教育知识、指导社区教育实践所需要的现代信息技術等,也包括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专业能力,如调查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社区教育教师的培训不同于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有很多现成模板,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建立适应性、针对性的培训模块,除了社区教育普适性的内容外,不同地区教育机构可根据区域特点确定特色内容,强化针对性。

(二)建立培训制度

从普教模式中成长起来的社区教育教师需要接受专业训练才能适应新领域的工作,因此改变目前入职前没有培育、入职后没有系统培养、从事社区教育多年又没有提高培训的无序、散乱现状是十分必要的。整体提高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建立全员培训制度为上策。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应提供充分保障,落实好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给予时间和经费的安排,根据教师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建立起入职培训、在职专业培训体系,与前述政府部门探索与高校合作的人才培育机制相对接,逐渐过渡到专业学历教育与社区教育专业培训证书相结合,全体教师持证上岗的良性运行状态。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以考核成绩为标志,换算计入年度继续教育课时。在保证足量培训的前提下,可灵活采用专题讲座、讨论交流、实地考察、项目训练等多种形式,注重诊断性、过程性、可操作性,追求质量和效益。

(三)设计培训方案

一名成熟的教师需要经过5~10年成长时间。以目前从中小学选拔教师的情况和社区教育活动的迫切需求分析,社区教育教师的成长时间不足,因为他们职前学习期所学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原理未必全部能直接用到社区教育领域,他们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成为社区教育领域的成熟教师。这就对培训方案的设计提出了科学高效的要求。一要注重知识迁移,赋予职业内涵。学科知识有区分,但教学原理相通。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教师有触类旁通的基础,设计方案时可据此引导学员了解社区教育受众、内容、形式的变化,明确职业内涵和培训目标指向。二要突出实操训练,强化专业能力。社区教育实践性强,要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专业技能,特别是调查研究、项目实验、课程开发、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真正让教师成为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岗位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三要坚持因材施教,提升培训效率。现有社区教育教师来源复杂、经验不一,从业年限有长短,应区别情况,实施项目化培训,因材施教。温州市社区教育教师的培训模式很有启发意义: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了基于社区教育思想和个性呈现的“个性研修”、基于社区教育管理综合能力提升的“骨干研修”、基于社区教育常规工作事务的“常规研修”等多种类型;确定了高校综合性研修、名社区跟岗实践、社区现场诊断与研讨、主题沙龙展示和结业典礼等多个阶段。这些培训研修讲究策略、区分度强、目标明确、务实有效[3]。此外,建设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发挥集聚、带动、孵化、辐射作用,也是培训教师的有效方式。

(四)构建培训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载体,直接影响着培训功能的实现水准。培训课程的建设,既要按一般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使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形成一个闭合的链环,又要针对社区教育教师培训体现通识课程的发展性、学科课程的专业性、技能课程的实效性、活动课程的实践性,遵循从学科逻辑到实践逻辑的开放路径。实现开合自如的建设目标,重在把握以下几组关系:

普适性和区域性结合。课程体系通常是普适性的,但社区教育有着非常突出的地域性和区域性特征。培训课程在普适性的框架下突出地域性和区域性,强调发展目标的差异性和本土历史文化的传承性,突出该地域人与社会发展的特色性,这将增强课程的生命力。

规定性和参与性结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有确定性,但教学过程只有在培训对象积极参与的情况下才显得鲜活充实,因此教学环节中必须创设参与开发建设的空间。

系列化和模块化结合。课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内容上有逻辑联系,但是在单元组合上要讲求灵活性,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社区教育内容,可嵌入或拆解成多个模块组织教学。因此,在课程结构上,根据不同对象设计可供灵活应用的教学模块,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特别要指出的是,作为省级行政区域社区教育的领军机构,开放大学要主动作为,不仅要研究设置相关专业满足社区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更要组织力量搭建教师培训平台,通过专门化的师资、课程与技术平台等推动社区教育专业化建设。

三、教师自身:积极作为,提升成长动力

就教师自身而言,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并提高工作质量,需要一个自我补充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理解社区教育

对于长期浸润在基础教育环境中的教师来说,社区教育是一片陌生又广阔的天地,深入了解必须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开始。

突破一种认识,即教育不只是面向在校学生的。传统的教育以单一型的学校教育为主体,体现的是“知识本位、学科导向”,服务对象是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以纯知识形态的单向发展为特点,以获取学历为各阶段的终点[4]。而现代教育体系已经从学校教育向全社会延伸,受众面广,内涵丰富,形态多样,价值取向多元,社区教育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形态。

确立一个理念。教育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伴随人的一生,教育是各类资源的整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精神教养和健全人格、完善人性,让人生活得更加美好。社区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都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进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社区教育主要有适应社会生活需要、满足精神生活需要两大功能,前者涵盖了所有行业的知识技能,为居民提升从业素质创造条件;后者提供法制、道德、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区教育正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认识自我,正视不足

大多数地区未建立社区教育教师的职称序列,所以选拔到社区教育机构的专职教师一般都已经取得中级以上职称。这部分教师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容易固化在基礎教育框架内,需要自我革新完成角色的转换。一是加强对终身教育理论的学习,充实理论装备。深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12月27日修订)第十一条提出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意义,深入了解作为现阶段终身教育重要形态的社区教育的本质、过程、范围、制度和实施策略,转变思想观念。二是充分认识并正视自身从事社区教育在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方面的不足,提高自我教育意识。梳理总结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明确社区教育的工作要求,确立新的工作目标。勇于自我革新,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任务等改善管理过程和教学方法,使管理和教学更加合理、不断优化。

(三)加强专业学习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基础一般是公共基础学科,转向社区教育后必定有专业调整问题。满足精神需要的学科,如法律、道德、艺术类学科,尚且有专业转换问题;生活需要类的学科,特别是生产技能类学科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更有较大的跨度。教师进入社区教育领域,必须有专业知识调整的思想准备,调整到相近相关专业还相对容易,如果专业跨度大,学习任务将会更艰巨。

事实上,社区教育面向复杂的产业群体,在城市社区,涉及多种制造业门类;在农村社区,则是农学、艺术、职业技术专业占主体。由此,教师要面对多样化的专业需求挑战。社区教育教师是否具有系统的、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是衡量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准。

社区教育领域的专业是泛专业化的,从教学角度衡量,很难有教师能够完全胜任社区教育的专业化教学。因此,教师要花相当多的精力主动补充专业知识,了解众多专业在社区的人才储备和产业需求情况,组织开展多种专业的教学活动,促进不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增强服务能力,实现按需施教

教师是社区教育的主导和骨干,决定着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其要正确认识岗位价值,走出自我边缘化的心理困境,找回职业认同感,一是加强自导学习,转变价值观念。在补充专业综合知识和修炼专业素养的同时,理顺社区教育与社区管理的关系,形成新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加强社区建设中迫切需要的政策执行能力、团队组织能力、民主管理能力、矛盾协调和化解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要树立大局意识,讲究工作方法,让社区教育真正成为社区建设最积极有效的组成部分,从而赢得社区教育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深入群众,汲取社区教育发展源泉。社区教育成效如何,取决于群众的满意度。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居民,教育内容是否满足需要,居民自有价值判断。所以,教师必须深入群众,了解需求,一方面为课程开发寻找依据,另一方面与群众加强沟通互动,形成共鸣,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强社区教育活力,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

參 考 文 献

[1]石颖.广西农村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2]顾明远.教师要有专业标准[N].中国教师报,2015-01-13(07).

[3]吴思孝.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实践探索——以温州为例[J] 成人教育,2017(12):50-54.

[4]吴遵民.终身教育研究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14.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Communit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between Kunshan and Guilin Community College

Zhang Guoxiang

Abstract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m of the teaching staf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s a long-term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multiple parties to form a construction ecolog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must clarify their professional positioning, formulate guarantee policies, optimize systems and mechanisms, introduce market mechanisms, and guide public opinion to 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and create a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gencies must do a good job in system design, strengthen pertinence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refine training programs, build training courses, and innovate training paths.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act, understand community education, face up to their shortcomings,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crease growth motivation, and enhance service capabilities.

Key words  community education; teaching staff;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Author  Zhang Guoxiang, senior lecturer of Kunshan Open University (Kunshan 215300)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河南省召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研讨会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以厦门市A区公办园为例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