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在骨科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
2021-08-17陈红梅张瑜林秋水郜甜甜
陈红梅,张瑜,林秋水,郜甜甜
护士床边交接班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了患者不间断地接受诊疗措施与护理服务,是保持护理工作连续性和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1]。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标准化的沟通方式,包括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最早被用于美国海军核潜艇和航空业,在紧急情况下保证了信息的准确传递[2]。本次研究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骨科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虹口院区骨科实施SBAR沟通模式床边交接班的3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其中男性220例,女性130例;年龄(46.62±14.52)岁;脊柱手术120例,四肢骨折163例,关节镜和关节置换67例。选择2019年3-12月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床边交接班的3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0例,女性140例;年龄(48.52±13.67)岁;脊柱手术118例,四肢骨折150例,关节镜和关节置换7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虹口院区骨科19名护士按排班顺序进行护理工作。
1.2 方法
1.2.1 设计骨科交接班报告表 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标准沟通模式,建立一个以发生什么问题、什么情况导致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问题的简约模版,并结合骨科专科特点,通过查阅资料、征询医生等方式获取在交接班中最需要传递的重要信息,自主设计骨科患者SBAR沟通模式床边交接班报告表,见表1。该表单要求交接班护士签名确认,防止问题交接不清、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发生[3]。
表1 骨科患者SBAR沟通模式床边交接班报告表
1.2.2 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 科室成立了以护士长为组长、4名高年资护理骨干为责任组长的SBAR质量控制小组,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SBAR的概念、优势和意义,SBAR的交接流程和SBAR交接班报告表的使用方法等。培训采用集中授课、个案分析、情景模拟演练、医生观摩等多种形式[4]。SBAR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在SBAR模式实施后每个月通过提问、跟班等方式对交接班护士进行检查、反馈、整改,特别是针对新入职和低年资护士加强了培训和督导,使交接班质量持续改进[5]。
1.3 效果评价
1.3.1 专科护理质量 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专科护理质量表单对负责床边交接班的护士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病情掌握、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健康教育4个方面,每项25分,总分100分。对照组发放问卷340份,研究组350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1.3.2 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质控专用的调查表单,包含工作态度、服务水平、技术操作、健康教育4个方面。每项25分,总分100分。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医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护士对患者的重视程度、对医疗工作支持程度、医护合作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病情了解程度5个方面[6]。每项20分,总分100分。调查问卷整体评价分为满意(≥96分)、较满意(90~95分)、一般(85~89分)和不满意(<85分),对照组发放问卷105份,研究组118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科护理质量得分比较
研究组护士在病情观察、病情掌握、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专科护理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专科护理质量得分比较(分,x±s)
2.2 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模式,目的在于为医护人员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患者得到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7]。专科护理质量是检验护士专科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涵盖了病情观察、掌握治疗与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方面。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骨科是专业性很强的科室,疾病种类多,术后病情复杂,需要护士对病情有全面的了解,重点是一级护理、危重截瘫及大手术后患者,特别是本班次内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部分护理人员由于业务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缺乏等原因,往往只注重患者的治疗性操作,忽略了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了解,缺乏对现存护理问题及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评估,同时传统的交接班模式没有规定具体的标准和流程,使得交接班缺乏统一的标准流程,一些重要信息容易被忽视和遗漏,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及交接班质量的下降,其中在低年资护士中尤为突出[8]。建立SBAR沟通模式床边交接班报告表,能够帮助护士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确定患者的主要问题,收集相关资料,利用评判性思维对交班内容进行汇总、分析[9],并给予及时处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对护士的观察、判断、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突出骨科的专科信息,比如伤口引流量、脑脊液漏、肢体肿胀、体位、5P征等情况,所以护士必须不断学习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内涵和综合评估能力,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交接班,同时对低年资护士有督导和促进作用[10-11]。
SBAR沟通模式能够促进医护、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了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SBAR沟通模式进行床边交接班,一方面护士需要用客观准确的数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对病情及潜在因素作全面评估,纳入自己的评判性思维,才能早期发现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第一时间将信息报告给医生并作出处理[12]。曾有1例中年男性患者,于2019年11月在全射麻醉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返回病房,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伤口置负压引流管、补液抗感染消肿等治疗。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四肢活动恢复正常,双下肢肌力Ⅴ级。继续给予监护,每2 h轴线翻身。次日晨晚夜班交接班时,发现患者双下肢不能抬离床面,评估肌力为Ⅰ级,询问患者双下肢感觉减弱,晚班护士当时判断该患者存在神经受压的可能,并迅速报告给值班医生,值班医生通过查体初步诊断为伤口血肿压迫神经所导致的双下肢感觉运动减弱,立即完善术前准备,急诊行血肿探查清除术,术后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由此可见,采用SBAR沟通模式能够激发护士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评判性思维,并协助医生解决问题,避免病情恶化,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度,促进医护关系和谐[13]。另一方面,应用SBAR沟通模式实施床边交接班,注重规范护士的言行和交接流程。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指导功能锻炼、关心患者的饮食睡眠活动情况、履行安全告知,良好的沟通和护理使患者感觉被重视,提升了护士在患者心中的价值。SBAR模式要求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为接班护士提供关注重点和参考建议,使护理工作有序衔接,提升了护士病情管理的能力,保障了患者安全,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和满意度[14-15]。
综上所述,骨科SBAR沟通模式床边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显著,促进了医护和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和医患双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