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教学效果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1-08-17张晨张震
文/张晨 张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保障。近年来,以短期支教为形式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但大学生支教能否较好地满足支教地学生的需求仍有待调查。不清楚大学生能够提供什么、支教地学生需要什么,就无法根据支教地学生的需要展开针对性的支教活动。文章以阜阳市某区学校支教地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获取原始数据,开展了调查与研究[1]。
一、构建大学生供给模型
(一)支教队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才培养才能得以传承,人才培养与教师密不可分[2]。文章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被试者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以获取大学生供给模型输入数据。访谈的时间跨度为一周,两名研究者一组采访一名被试者。采访结束后由两名研究者共同对转录的音频资料进行文本规范化处理,对于存在分歧的地方,两名研究者再次询问被试者,确保原始数据准确。共形成2份文档,每份文档即为一名被试者的访谈资料,将其以R01-R02顺序命名。
获得访谈资料后,文章采用NVivo12软件,借助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对支教队大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构建大学生供给模型。通过对访谈资料的编码与分析,得到大学生供给模型(见图1)。
图1 大学生供给模型示意图
(二)支教地学生
短期支教作为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志愿活动,近年来随着共青团中央的鼓励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需要为支教地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从参与支教活动的初衷可知,48.61%的学生是在家长的要求下参与支教活动,44.44%的学生希望可以丰富暑假生活,还有6.95%的学生是因为其他原因参加支教活动。对于家长的态度,92.19%的家长支持本次支教活动,只有少数家长不支持或不知情。而从家长的角度可知,80.95%的家长希望本次支教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绩,少数家长希望孩子可以通过支教活动增长见闻或让孩子暑假有人陪伴。而希望孩子有人陪伴的家长多半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关于孩子自己想通过支教活动得到什么的问题,10.53%的学生希望可以减少与城市孩子的距离,10.53%的学生希望可以打发时间,66.67%的学生希望能够学习到新知识,开阔视野。且学生们普遍表示支教活动带给了自己快乐,教会了自己很多知识,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最后,对于支教活动的满意程度,42.00%的学生满意,43.00%的学生较为满意,15.00%的学生不满意,且有接近半数的学生表示支教活动与自己设想的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当问及是否还会参加时,有34.00%的学生表示不会再参加。
二、构建供求匹配模型
基于以上数据资料,文章将支教地学生需求归纳为:减少与城市孩子的距离,学习新知识、开阔视野,打发时间。此外,文章发现支教地学生的需求与其家长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文章在构建供求匹配模型时,对家长的需求与支教地学生的需求进行了区分,分别探究其与大学生供给的匹配情况(见图2)。
图2 大学生短期支教供求匹配模型示意图
通过供求匹配模型可知,供求双方的匹配度较低,支教队伍提供的一些支教内容更符合家长方面的需求,学生方面匹配度相对较弱。具体分析图2可知:首先,对于支教地学生而言,生存支持是他们不需要的,而大学生却提供了这方面的供给;其次,从占比可知,支教队伍与支教地学生存在不匹配,支教队伍发展支持中的减少差距(4.54%)与支教地学生的减少与城市孩子距离(12.50%)不匹配,支教队伍发展支持中的教授知识(27.28%)与支教地学生的提高学习成绩(85.00%)不匹配,支教队伍发展支持中的开阔视野(13.64%)与支教地学生的开阔视野(75.00%)不匹配,支教队伍发展支持中的培养兴趣无法与支教地学生的需求形成合适匹配,支教队伍情感支持中的陪伴(22.73%)与支教地学生的得到他人陪伴(10.00%)不匹配,支教队伍情感支持中的互动(13.64%)与支教地学生的得到他人陪伴以及打发时间(22.50%)不匹配。
三、调研结论与对策
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得出如下相关结论。
(一)调整供给
通过供求匹配模型可知,生存支持包括生活需求和学以致用以及发展支持中的培养兴趣是大学生提供而支教地学生不需要的。因此,大学生应减少这一部分的供给,在未来的支教活动中,为大学生准备的支教前培训应将重点放在发展支持和情感支持上。在支教过程中适当增加学习知识教授的时间;支教地学生希望大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这就要求大学生花费较多时间讲述相关内容,如可将自己的大学生活中课余活动讲给学生们;对于情感支持中的陪伴与互动,该类需求是学生和家长共同需求的,占比相对较少,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在教授知识等行为的过程中已无形满足了支教地学生这一方面的需求。
(二)家长与学生的需求冲突
通过供求匹配模型可知,家长需求与支教地学生的需求不同。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不是专业的教师,在有限的精力下,应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进而提高对支教活动的积极性。要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得到深入开展,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领导。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长效机制,促进本校支教活动的更好开展,以加强校内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管理,扩大对外交流的影响力。
(三)建设可靠的活动基地与支教模式
文章发现大部分同学对于第二批支教教师的评价明显不如第一批教师,后在与同学和支教队成员的交流了解到,第一批次的成员倾向于带学生玩耍,第二批次更倾向于教授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明显两次支教队在前往之前并没有进行相应方面的沟通,这也侧面反映了支教活动在前后交替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建立健全支教机制是有必要且重要的。且在访谈大学生的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支教队成员由于没有经验指导,所有的都需要自己摸索,这样会导致支教队的教学水平没有保障。因此,需要建设可靠的活动基地与支教模式。
四、结语
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如今已经成为青年志愿者公益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自开始发展至今一直备受欢迎,在其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为大学生自身、城乡教育沟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调整供给、解决家长与学生的需求冲突、建设可靠的活动基地与支教模式三方面结论,以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