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2021-08-16孙云晓

中华家教 2021年3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榜样劳动

孙云晓

家庭教育千头万绪需抓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做人的教育,其核心是品德教育。在《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的第三部分,即“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他对于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做好品德教育的丰富而深刻的论述值得广大父母和家庭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

一、少年儿童成长最需要品德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品德教育的论述是有逻辑性的,首先是从成长的需求谈起,认为孩子的成长最需要品德教育。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谈道:“少年儿童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需要得到帮助。”这个帮助的主要内容就是做人的教育,就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甚至现身说法,在2016年12月12日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回忆自己小时候看妈妈给他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他童年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他由此提出:“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许多学者和科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道德对人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纽约时报》记者提问时也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夠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于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实际上,我们眼下的生活一再证明,忽视品德教育,一味追求知识和分数,是造成诸多成长悲剧的重要原因。笔者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曾经做过“全国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这一课题,并把这些杰出青年的童年与一批青年死刑犯的童年做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这两个群体的最大差异就体现在思想品德方面,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导致他们的人生之路迥然不同。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品德教育,从根本上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

在《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家庭品德教育并非只是讲原则与方向,而是非常具体细致,从少年儿童认知特点和发展的实际出发。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活动后与师生们面对面讲话,讲述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与成年人有所不同,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应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习近平总书记还提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少年儿童不可能像大人那样为社会做很多事,但可以从小做起,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对同学们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自己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了。”他一连问了九个具体表现,是小学生能够理解的,并且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此寄语少年儿童,并为教育工作者做出了榜样。

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毫无疑问,对于人的成长而言,家庭教育具有最长久也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榜样作用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品德。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我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所谓身教,其实就是一种给予行为示范使少年儿童模仿该行为的过程。少年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他们认为重要的人物的行为,然后模仿进而习得社会行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小学五年级时榜样影响力达到最高峰,初中二年级时偶像影响力达到最高峰。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也显示,父母居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最崇敬榜样的第一位,但是当发现父母的不良行为较多时,八年级学生将父母视为偶像和榜样的比例显著下降。换句话说,父母为孩子做好榜样时,家庭教育就有良好的效果;父母为孩子做坏榜样时,家庭教育就有糟糕的效果。所以,为孩子做好榜样是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品德教育有一个总体的方向要求——既尊重少年儿童的成长特点和需要,也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综合影响。2014年,他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座谈时指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在2018年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他特别要求妇联组织要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在家庭工作中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家庭建设,倡导相亲相爱和向上向善的家庭关系,这完全符合家庭建设的基本原则。家庭的本质是家庭关系,全国妇联坚持多年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就是为了推进家庭建设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行动。

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提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宏伟构想和战略任务,之所以如此高度重视,因为这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点,而这一点需要党政系统的工作者和家庭教育工作者深刻领会。

三、品德教育需要引导少年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品德的养成是有规律的,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引领,尤其要注重生活实践。如南京师范大学德育专家鲁洁教授所说,道德是一种生成性的实践智慧,这种生成性的道德智慧和数学、物理等一般命题性的知识不同,不能仅通过知识的传授而获得,而有赖于个人成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道德教育要培养生成性的人,要形成人的道德智慧,就必须在丰富人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上下功夫。

阅读《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尤其是“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部分,我们会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是从勤俭节约入手谈品德教育的,同时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勤俭节约与劳动教育的密切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并再一次用自己小时候在这方面接受的严格家教的事例现身说法,还随即引用了家喻户晓的古诗《悯农》来说明。实际上,这首诗说明了节约与劳动的关系。用现代的观念来说,节约体现一种尊重的价值观——既尊重他人的劳动又尊重资源,这是值得广为倡导与践行的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劳动教育,因为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有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毫无疑问,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培养的原则与方向。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目前由于升学竞争等压力,许多家庭将知识教育和提高学业成绩作为核心目标,严重忽视劳动教育,导致少年儿童生活能力较低。这已成为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误区。

我们需要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而劳动教育是生活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之一。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就是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2020年以来人们防控新冠疫情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许多人在疫情期间变身为家中的“大厨”,那些擅长厨艺的人们,从某些方面来说,疫情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会较少一些,而对不擅长厨艺的人们来说,生活便变得十分艰难。《扬子晚报》头版曾刊登题为《8岁“大厨”厉害了》的新闻报道,用一整个版面介绍了江苏扬州市梅岭小学二年级学生缪苇杭学做饭的事迹和评论,赞叹在疫情的超长假期里,他学会了30多道菜肴的做法。相较于现代大部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缪苇杭这位8岁“大厨”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次家庭生活教育的成功尝试。从家庭生活来看,学会做饭等于掌握了生活的核心能力之一,对少年儿童的学习和家庭生活及社交能力都具有促进作用,将使其终身受益;从家庭生活教育的内容来看,做饭绝对是生活的基本功之一。虽然有些学校也教授学生学习做饭,但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学习做饭这件事来讲,最佳场所一定是家庭,而父母则是最好的教練。当然,除了做饭,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社会服务劳动等也是少年儿童劳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其核心都是学会独立和服务他人、学会适应和创造美好生活。

教育家认为,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往简单里说就是培养好习惯。以劳动教育为例来看整个品德教育,我们会发现,养成习惯是极为重要的目标与原则,因为习惯是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只有养成习惯才能够说教育取得了真正的成功。笔者曾连续十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专门进行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研究发现,习惯养成的规律是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因此,需要把握激发动机、明确规范、榜样教育、持久训练、及时评估、形成环境等六个关键环节,引导少年儿童向上向善并且持之以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要“养小德才能成大德”,也就是说,不要求少年儿童做力所不及的事情,但要鼓励和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坚持,坚持,再坚持。这种坚持最见精神,也最有可能养成习惯。北京实验二小对坚持数年做好小事的学生给予表彰,就是一种引导养成好习惯的有效方法。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第一原则。少年儿童成长的最大需求就是品德教育,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也是品德教育。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是一门科学,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要遵循品德在生活实践中生成的规律,要进行适合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将习惯养成作为检验教育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这些都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论述的初步探索。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榜样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热爱劳动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