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领导干部良好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

2021-08-16童建明

中华家教 2021年3期
关键词:家庭成员党风廉政家风

童建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领导干部带头经营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是自身家庭的事,更与党风、政风紧密联系在一起。新时代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研读思考《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体会其深邃蕴意,把握其具体要求,并以此为根本遵循,自觉建设良好醇正家风,既正身律己、率先垂范,又严以治家、清风传家,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为进一步推进新发展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坚持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领导干部的家风和其自身作风、党风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阐述:一方面,领导干部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使领导干部自身滋养身心,激励领导干部专心致志工作;另一方面,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也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家风家貌。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奉公、党风廉政建设是否有成效,群众往往可以从领导干部的亲属和其身边的工作人员的作风中来判断。可以说,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相连。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家庭是社会的组成要素。家庭本身也有自己的子系统,长期共同生活的各个家庭成员就是家庭的基本要素。就像在一个社会中会形成社会风气一样,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长期共同生活、相互联系,价值观念彼此影响、趋同,形成家庭特有的文化基因和氛围风气,并且一代接一代地传承、延续下去,这就是家风。社会风气在大环境下制约着家风,家风又从微观上影响着社会风气。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和睦的家庭内部的关系以及和谐的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领导干部的家庭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组成要素。广大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评价,既看领导干部的工作“八小时”内,也看领导干部的工作“八小时”外,因为家庭风气在某种程度上外化为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也内化为领导干部个人生活作风。清代文学家刘蓉在《习惯说》中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可见家风建设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二、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

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特别重视亲情、家庭。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历史上许多戒贪戒奢的家训、家规、家教、家风,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重视家风建设也是我们党的宝贵革命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在如何对待亲情上定下三条原则:念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谆谆嘱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如果领导干部能够汲取传统家庭道德的精髓,发扬我们党家风建设的优良作风,用良好家风教育引导家人,正确认识、对待领导干部职务带来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切实防范滋生谋私、腐败等问题,就能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扎实的根基。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往往能够反映其自身的党性修养,是检验自身作风是否过硬的“试金石”。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做到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廉洁齐家”作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内容之一,说明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与个人的党性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抓好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应有之义。

领导干部的家风,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風社风。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家风往往直接关系着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说,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在家庭中的直观反映。家风正,则党风清,社风淳;家风不正,则腐败滋生,风气败坏。如果领导干部能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承良好家风,并通过家庭之间的互动、影响,向全社会辐射、传递廉政能量,就能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把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生动实践

我们党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对家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要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习近平总书记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军委和全军作风建设》中强调:“要教育家属、子女不搞特殊化,不打着我们的旗号收受好处,乱说话,乱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家风建设在新时代的思想引领,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指明了行动方向。

第一,从百年党史中传承优良传统,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廉洁自律、一心奉公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无数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行动传承、践行这一理念,以过硬的个人作风塑造优良家风,从而带动了社会风气持续向好。我们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挖掘红色家风资源,积极向革命前辈学习,做好红色家风的坚守者、传承者和弘扬者。一些地方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学习革命前辈优良家风的活动,如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开展“不忘初心、弘扬优良家风”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老一辈革命家家风故事分享会、家书分享会,从感人至深的故事、书信中体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修身齐家、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的情怀和担当等。广大党员干部从革命前辈优良家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必将推动红色家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第二,修身律己,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北宋诗人赵湘在《本文》中说:“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党员领导干部建设良好的家风,必须从自身做起,既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又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坚定理想信念,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从先进科学的理论中寻求正确处理亲情、家庭关系的力量,确保心守中正、依法治家。要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入党初心使命,自觉为党分忧、为国解难,自觉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担当作为,以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影响家人。要公私分明,严把处事之度,对党忠诚老实,明白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服务,不能成为个人和家庭的“私器”,决不能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在外职位多高、权力多大,在家中都只是普通一员,必须摆正位子,自觉接受家人的监督,与家庭成员共同维护家规,塑造良好家风。

第三,过好亲情关,严格教育、管理、监督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领导干部不仅自己不要搞特权,而且要同形形色色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做斗争,從身边人管起,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如何过好亲情关特别是家属子女关,是每一名领导干部的必答题。要从管好身边人做起,做到对爱人相亲相敬而不宠不惯,对子女管教疼爱而不娇不纵,对亲戚公道善待而不结帮拉派,打造拒腐防变、清正廉洁的家庭阵地。要落实好在家庭中的“一岗双责”,认识到自己既是家庭的一员,也是家庭廉洁的监督者,注重家教,传承、制订好家规家训,经常对家庭成员进行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对家庭成员利用自己的地位、职务影响而产生的违纪违法、谋取私利的苗头,要坚决制止、纠正,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家庭风清气正。

第四,树立新时代家风,培育朴素、向上的家庭文化。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防范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抬头,引领家庭成员以朴素、向上的生活为追求,彻底摒弃陈旧落后的“官本位”思想。要引导亲属子女、身边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要特殊”“搞特权”。要持续加强家庭道德建设,培养家庭成员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在简单朴素的生活中体会美好,推动形成遵纪守法、崇德尚廉、文明进步的良好家庭氛围。要教育家庭成员保持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同苏轼所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要切实将精力用在读书学习、干事创业上,杜绝依靠、攀附等堕落思想,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为全社会做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表率。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党风廉政家风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身体传送带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家风伴我成长
龙马潭农商银行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2015反腐清单
秦光荣: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不称职
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