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1-08-16江林根
江林根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班级文化指一个班集体里形成的独特的能够被全体班级成员认可和公共遵守的价值观、思想作风、行为准则和共有的集体舆论、学习风气的总和。和谐的班级应当是温馨的、人性化、积极向上,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班级,我们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班级。
一、优雅的班级环境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通过布置优雅的班级教室环境,体现出全班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同学的思想。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板报的选材和编排,学生课桌椅的摆放、讲台的布置,展示学生的书画艺术,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规、标语,卫生工具的摆放、垃圾的处理等均有讲究。在设计中应该突出高雅的情趣,突出学生的创意,特别是要力争把学生现有的审美水平提升一个层次,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积极的氛围。
二、隐性的班级文化
1.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包括为班级成员共同认可的并自觉遵守的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它提供了评定学生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学生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实践表明,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也只有共同参与制定班规,才能够让他们深切体会到班规是他们成长的需要,而不会处于一种被动执行的状态。民主就像一座通往师生心灵之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心桥就越坚固、越宽阔。班级事务引导学生自己去商讨、决定,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情绪,大大减少了由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内耗,这无疑极大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也能节省班主任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的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2.班级行为文化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分享,学会生存”是终生教育建立的四个支柱,这也是班级文化经营的终极目标,教育育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班主任工作从点滴入手,注重班级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艺术化,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意愿,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的主题班队会、文体活动、评比、竞赛及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不断地去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从而丰富班级的行为文化。
3.班级引领文化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支精明强干的班委队伍,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组建班委会时我会考虑任命那些责任心强、办事公正、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易与他人沟通的学生为最佳人选。此外,还要综合考虑班委会成员的能力、特长、兴趣、性格等方面的情况,达到班委会功能的最佳发挥。班干部明确分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明确目标为指引,树立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加强对班干部言行监督,保持班干部的先进性。
三、明确的班级精神
1.确立班级的共同目标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每一阶段我都要适时引导学生结合本班现阶段所表现出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各方面的特点进行总结,发现成功与不足,集体共同制定班级发展、奋斗目标,而且发动每一个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步制定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目标,并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班集体奋斗目标而努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权,提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通过集体目标的实现,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培育集体主义情感。
2.开展有益的班级活动
“教之道,德为先。”寻找一切可能的契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良好班风。如,有个学生得了重病,那就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捐款活动,使他们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让患病的学生坚定学习、生活的信心,并鼓励其自强不息,使其充分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互相帮助的热情,人人献出了一份爱心。
3.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正处在一个烂漫的阶段,但也存在着困惑和烦恼。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充满诱惑的时尚潮流,沉重的学习压力……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验着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对于其能否形成健康的人格,能否取得成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倾向性及班级各階段所表现出的具体情况应及时开展心理班会,做好相关方面的引导,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指明方向。通过各种班会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心理得以舒展,让学生更好地懂得珍惜现在、尊重生命、善待人生、认识自我、悦纳他人、承担责任,帮助他们开展充实而快乐的生活。
4.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关爱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根基,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用一颗耐心、爱心、宽容之心和平常心去悉心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要能正视学生的差异,享受个体之美,努力读出每位学生的优点,分享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快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推动器。
总之,班级文化具有间接、内隐的教育影响,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创造良好的氛围,其舆论导向作用更能使学生明辨是非。因此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是优化班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尝试、探讨与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