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天云里一声喊

2021-08-16许仙

野草 2021年4期
关键词:羊头李四二哥

许仙

每一样东西都孕育着上帝的前身。

——(阿根廷)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忆保利娜》

李吃粥再次出现在七步街上,已是三个月后的深秋。

天气急转直下,早上的阳光如金梳子般梳理着世间万物,但嗖嗖刺来的晨风,嘴里哈着寒气,也怕冷似的到处乱窜,钻到人身上取暖;早晚都得加件两用衫才行,不然还真吃不消临近冬口的初寒。这天早上,再次上街的李吃粥,只穿了件灰不溜秋的衬衫,双袖还卷得老高;黑色的确凉长裤,倒没有像平常那样把裤管卷到膝盖上,是怕露出小腿肚上的那条长伤疤吧;还是那双破凉鞋——是朱竹清从车祸现场捡回去的,也不怕沾上晦气,夫妻俩真是节省。这个木死尸,在家挺了一百天,大概都挺傻了,还当现在是盛夏哪!他推着一辆老古董的羊头车——这都是啥年代的玩意儿,他倒是藏得牢的,陈年百古的东西到现在还没有丢掉——街上那些人见到羊头车比见到他本人还来劲,上年纪的是怀旧,年纪轻的则是好奇,老嘴与嫩耳凑在一起就热络了,以至于在羊头车的吱扭声里,李吃粥走过去老远,上年纪的还在向年纪轻的摆老资格,讲述当年羊头车在车村的光辉历史,错过了当面问李吃粥的机会,就连忙大声吼:“喂!李四害赔给你钱了没有?”

“叫化子屁眼里摳豆芽。”老妈撇嘴道,“怎么可能吗!”

三个多月前,李吃粥被他儿子李懂的丰田汽车撞了,而且就在七步街上。

这桩奇怪事,就连被撞坏了自家门墙的汉庄伯也看得眼泪都笑出来。

他笑弯了老腰,边抹眼泪边感叹:“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这对活宝!”事后,汉庄伯在他家肉店门口,嘴里直喷亢奋的白沫,手指着那个尚未修补的门墙洞,大讲特讲当时的情景。“一个是打定主意要寻死,一个是打定主意要撞死他,活脱活像老鹰捉小鸡,你东我也东,你西我也西,非要撞到一起,天生有仇的!”他哈哈了两声,双手一拍,“轰隆!比打雷都要响三分,这下还剩什么呀!”

听的人也都笑了,忙说:“一个洞!一个洞!”

“也就剩下一个洞了!”汉庄骂道,“只晦气了我一个人!”

李吃粥大概早就忘了羊头车该怎么推;又或许是过去推得少,技术还不够熟练;又或许是身上的伤还没有完全好透,毕竟右腿骨折,左臂和左腿骨裂,一时使不上劲儿。这就使得走在他面前的羊头车撇来撇去,东倒西歪,像头犟头犟脑的老山羊,主人再怎么使唤,它偏由着自己性子胡来。但李吃粥总算勉勉强强地走出七步街,去几个工地之间他偷耕的地里,收割春天种下去的庄稼。

他都有毛四个月没有下地了,庄稼应该老的老、死的死,地也不晓得荒成什么样了。

去年这个时候,老妈还活在世上。夏末,她又抱养了一只小猫——一只黄鼠狼般又瘦又黄的小猫,好像猫才是她唯一的儿子;家里要是没有了猫,她就过不了日子似的。她这辈子养过的猫,不会比一个连少,一只接一只,家里总归不断的;但奇了个怪,每只猫都养不长久,三五个月半年光景就会突然失踪,一点征兆都没有。“畜生就是畜生,扑心扑肝也永远养不熟的。”老妈骂过了,出气了,就又打听谁家有新生的小猫,就又慈母般地抱来养了。我一直搞不懂这些忘恩负义的小家伙,它们还要老妈怎么爱它们呀,就差在她肚皮里过上一过了。即使她晚年长期吃素,每天的猫饭碗里总少不了腥的,家里又没有老鼠,无需它们做任何事情,为何就留不住呢?我曾建议老妈放弃养猫,改养狗。我说狗多好呀,对主人忠诚,又能看家。“不要!”老妈勃然大怒,“吃屎的东西,有什么好养的!”我就不敢再说了,就怀疑狗咬伤过老妈,至今仍令她心有余悸。

这天,老妈坐在家门口一把乌黑发亮的老竹椅上,并拢的大腿上舒舒服服地趴着这只新抱来的小猫,她用右手一下下地捋着猫背脊上的顺风毛。小猫几次站起来,想做个弓背运动啥的,都被一只大手按了下去。“不要动!”老妈就是在跟我说这起车祸时,也不忘细心侍候它。

老妈在说李吃粥不好;说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这让我非常吃惊。难道她老到连是非都不分了吗?明明是李四害开了汽车把李吃粥撞伤的——差点就要了他的老命,而且还是开着李吃粥家的汽车,怎么倒是李吃粥的不是了呢?我搞不懂老妈是怎么想的,她的大脑回路还真够奇特的。我问为何?老妈说他“不懂规矩”。“什么?”我没听明白。小猫可能因为老妈的手势太重,又或许是在老妈的老掌下憋屈得太久,突然纵身一跃,滚落到地上就快跑,跌煞绊倒地蹿过七步街。老妈又大了点声:“不懂规矩!”听上去像在骂小猫。

“妈是说吃粥吗?”我忙追问。

我想她大概是搞错人了。

“娘都不要的,”老妈说,“这种儿子还算是人吗!”

我在心里“噢”了一声。

原来,老妈还在记恨老早以前的那件事呀。

李母都有些什么毛病,我倒是真不清楚。她是个矮小、单薄、体弱多病的老女人,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她就显得老相,一头黄白相间的乱发,满脸皱皮疙瘩的;而她才三十多四十都不到,却像一只直立而行的黄鼠狼,脚步总是歪歪扭扭的。可见,人老和年龄也有脱钩的时候。老妈总说李母和人站在同样的太阳光下,她的影子都淡一些的。老妈这是说她身上没有威光,脏东西容易上身,才会老生病的。老妈嘴上的“脏东西”,是指鬼。车村人忌讳“鬼”这个字,就用“脏东西”来代替。老妈又说她是生小孩生出来的一身毛病。李四害生于1961年;李吃粥生于1964年,与我同岁。让我吃惊的是,有年夏天,我亲眼目睹青筋像粗蚯蚓一般,密布在李母的额头和四肢上,纵横交叉,缠绕一团,在皱巴巴的黄皮肤下打架。从前干过重活的大人都有静脉曲张的毛病,无非轻重的区别而已,我父母也有,但像李母这样严重到令人发慌的地步,倒是少见的。李母肯定不只是有这个病,她应该还有很多其他病,走不了远路,干不了重活,但奇怪的是她常年病歪歪的,嘴上功夫却十分了得(李四害就继承了这一点),骂起李吃粥来总是杀气腾腾的,嗓门响得街上人都听得煞清爽,完全不像是个众病缠身的老女人。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但有的家庭里,父母嫌憎起儿子来,那如水(山)的母(父)爱也像是下了砒霜的。

每年大冬天,我们都会去街西头的九九河里敲冰锣。捞上来一大块冰,把它小心地竖在岸上,冰块冷到像会烫伤手,左手扶住,右手抖着一截去了节的细芦苇管,凑到冰上头的某一处吹气,要吹上很久才能吹出一个小洞来,然后串上麻皮绳,打上结,就是拎襻。拎在手上就像治保主任林进虎,经常拎着一面大铜锣,洋洋得意地上街。小时候我们嘴馋到会去舔冰,就如同狼舌舔刀,自找苦吃。有时候我们得意过头,一不小心就被自己奔跑的膝盖撞到了,来之不易的冰锣就碎了一地,不得不跑回河边重来。另外,大小孩要欺负小小孩,冰锣小的要欺负冰锣大的,一群孩子拎着冰锣在街上追来追去地疯,不时爆出炸弹般的哭喊声。那真是个冻得死人的游戏,敲冰时免不了弄湿袖口,弄湿鞋子,手指冻僵了,脚趾头也冻麻木了。那时候的冬天简直冷到家了,每年要下两三场大雪才肯歇,积雪堆到半扇大门高,早起拉开大门,一堵雪墙拦住了出路;整个冬天都结上冰,只是厚点薄点不同而已,最冷的夜里,接在屋檐下的水缸都冻裂了。我到现在都不敢想象,那么寒冷的冬天,那么缺衣少食的我们,竟然也熬过来了,竟然还敢玩冰锣的游戏,而且还是大冬天唯一能取暖的游戏。

有一天,九九河里照例冰结得石硬。我们在岸上想挖大石头,岸上大点的石头,就像铁块被焊牢在钢板般的大地上,只得作罢,捡一些小石头。因为石头太小,砸到结冰的河面上,小石头就像脚底抹油一般,嗖地滑到河对岸,撞痛了头,又嗖地滑回来,要溜上好几个来回才肯停歇,哪里砸得开冰层呀,给冰挠痒痒都不算。李家就在九九河北,这就使得九九河像是李家的私有财产,李四害霸持河埠头,不许我们靠近。他用一截粗竹竿戳坚冰,戳了半天,毫无起色,他就恼了,也可能是想到好办法了,就伸出右脚,用脚后跟去蹬戳过的地方,一下二下,小心翼翼;三下四下,越蹬越火;五下六下,脚后跟生痛,冰面倒是开出细裂纹的花朵来,像蹬出一个光芒四射的小太阳来。他高声欢呼,就加大了脚劲,用尽全力一蹬。这下好了,就听到咣当一声巨响,他脚下是出现一个大窟窿,但他的人也跟着长驱直入的右脚掉进了衔冰吐雹的河里。

“哈哈哈……”简直笑死人了。

“冻死他活该!谁叫他不让我们下河埠头。”

李四害挣扎了几下,左手攀住河埠头的石板,伸上右手,叫站在岸上的李吃粥拉他一把。

李吃粥冲下河埠头,弯下腰,伸出手去拉他。当李四害一把抓住他的右手腕,李吃粥就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吸了下去。咣当!又是一声巨响,李吃粥也掉进河里。李四害双手攀住河埠头的石板纵身一跃,跃上河埠头,转身骂李吃粥:“这么不小心,还要我来救你!”他一把揪住李吃粥的老棉袄领子,将他拎到河埠头上,就往自己家里奔。

“妈!弟弟掉河里了,我救了他……”

这天晚上,车村的母亲都跟老妈一样,对家里的孩子下了禁令,不许靠近九九河半步,更不许玩冰锣。在晚饭桌上,老妈就夸李四害这个做哥哥的懂事。她对大哥说,做大哥的就要有个做大哥的样子,要带好头,把弟弟们管起来。此话一出,就等于是给了大哥可以任意欺负我们的权力。在她唇薄嘴尖的唠叨声里,有此“壮举”的李四害,就是舍身救人的小英雄。大哥又得意又害臊,低头窃笑——他哪里有一點大哥的样子。二哥和我对视了一下。三哥一脸茫然。当时我们都在场,我敢说,整条街上的孩子,都知道李四害撒了个弥天大谎。

似乎老妈喝的不是薄粥,而是千年人参汤,浑身发热,连脑子都发热了,她一口气夸了李四害十七八下,沾沾自喜地说:“这才叫兄弟!”二哥忍了又忍,一碗薄粥他都停顿了七八下,才喝下去大半碗;他终于忍不住了,撇了下厚嘴唇上粘满粥衣(像封口的胶水)的嘴巴,说李四害是自己踩冰时不小心先掉进河里的,他还骗李吃粥下去拉他,故意把李吃粥拖下水的。我知道二哥只是禀明事实,他并没有冲撞老妈的意思,但老妈不需要真相,更不需要他开口,她认为二哥冲撞了自己,一双筷子往八仙桌上猛地一拍,厉声责问道:“你说什么?”

二哥低下头,小声强调道:“李四害就是故意的。”

这无异是全盘否定了老妈刚才所说的话。

“你聋了吗?整条街都在传李四害救了他弟弟!”老妈勃然大怒,“你的耳朵只是个拎襻吗?你是拿鼻子在听我说话吗?”

“造孽万千。”二哥也犟。他的声音轻如蚊鸣,但挨着他坐的我还是听见了。

车村人把“说谎”叫“造孽”,可见对说谎有多憎恨,那是把“谎”与“孽”等同来看待的;“造孽万千”就是“满嘴谎言”。但二哥的“蚊鸣”还是刮进了老妈的耳朵,她一字一顿地骂道:“你、这、是、在、作、死、呀!”老妈捡起她拍在八仙桌上的那双筷子,起身撩过手去,隔着八仙桌,抽打二哥捧住粥碗取暖的手指。

痛!阴森森的痛!

二哥不得不放下粥碗,藏起双手。

老妈又敲打他的头。

痛!木沉沉的痛!

二哥缩进脑袋,东躲西藏,却不敢起身离开八仙桌。

俗话说“雷公不打吃饭人”,但老妈做得比雷公都蛮横,可见她是被二哥逼急了。

“你个众生!你说谁造孽万千?”老妈气吼了,急促地责问道,“你妈吗?”

“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妈吗?!”

“你还用得着吃吗?”老妈继续吼道,“给我死出去!”

二哥索性不动了,眼里噙泪,一滴不落,任由筷头急雨般地落在他石头般坚硬的头上。

“啪啪!啪啪啪!啪啪!……”

我从小生性懦弱,胆小怕事,在我人生最初二十多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就活得像个影子,又或者说,我只是一个现实生活的旁观者,一直默默地记录着别人的生活,却没有自己的生活。这或许就是我现在能够成为作家的重要原因,而我的小说也总是绕不过我年少时的深刻记忆。

二哥或许早就忘了这件事,但我一直替他记着,其中有两点我更是不敢忘。

一是老妈骂他“众生”。

“众生”在普通话里,是指“百姓大众”的意思,如“芸芸众生”。但到车村人嘴上,这个“众生”却是指“野种”或“杂种”,暗示被骂的孩子除了现有的父亲外,还有一个或多个不确定的亲生父亲。我到现在都搞不懂,老妈为何骂亲生儿子“众生”,而且仅仅用在二哥身上;她骂我们或别人家的孩子,是绝对不用这个词的,只用“小死尸、畜生、短寿坯”等其他字眼。就算二哥从小就不讨喜,老妈也不至于要这么骂他呀?这不是当着父亲的面,骂和尚是秃贼吗?难道老爸真的不是二哥的亲生父亲?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埋下了怀疑的种子。我们四个兄弟中,只有二哥不像老爸,也不像老妈,他有着父母家族中完全不可能有的基因,满头拳曲的自然卷发像一面耻辱的旗帜,日夜飘扬在家里,确实起到了“警示”作用,也难怪他有此命运了。

我被父母无视,二哥被父母憎恨,我们俩从小就十分亲近。

我家从百余里外的党湾镇迁徙到七步街,恰恰是二哥出生后的第二个大冬天。冰天雪地,本不该是出门办事的日子,父母却迫不得已地搬家了,不能不怀疑有难言之隐,而且从此之后,我家就与老爸那边的亲戚瞬间熔断,老死不相往来,作何解释?老妈现在是过世了,她完全有可能是被老爸害死的;而沉寂了一辈子的老爸也八十八岁高龄了,即使我开得了这个口,他也一定不会说出半个字的,装聋作哑是他的拿手好戏。况且,不知从何时起,老爸已经不能算是个心智正常的老人了。我知道,百分之八十的国人都有精神疾病,说得难听一点,现代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些人住进了精神病院,而另一些人还没有住进去罢了。

当然,在原生家庭,父母喜欢一个孩子,或者嫌憎一个孩子,往往是没有理由可讲的,那是近乎天生的“亲情”和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

二是老妈用筷子连敲二哥的头,却怎么敲都不解气,就一把夺过二哥的粥碗,将他尚未吃干净的小半碗薄粥,随手就倒进喂猪食用的臭木桶里;显而易见,给二哥饭吃,还不如喂猪呢。即使现在看来,老妈的这种做法也太侮辱二哥的人格了。他哪里还坐得住呀,当即从长板凳上滑了下去,像一条觅不到食物的丧家犬,蹲在八仙桌底下抽泣。我知道,二哥不是一个心胸十分开阔的人,但在如此广阔的人世上,他也算得上是一个并不狭隘的人。不过,这件事,我想他永世不会忘却的。谁忘得了呀!换作是你,你忘得了吗,如果你的母亲也这么狠毒的话?

他不说,只是默默地埋在心里罢了。

在人世间,每颗心都是一座血色坟场。

我写这篇小说时,还是不明白车村的父母,为何要在这件事情上集体“造孽万千”?如果说李母只是喜欢李四害,嫌憎李吃粥,偏听偏信,而且顾及李家脸面,昧着良心颠倒黑白也就罢了。那么,其他父母为何要跟这个风呢?他们真的以为树了李四害这种榜样,就能教育好自家孩子?就不怕适得其反?再说,他们有那么善良吗?一起帮李母来圆这个弥天大谎?平日里他们可是相互拆台都来不及呢,巴不得人家比自家更倒霉,人家的子女比自家的更不堪……

我试图去理解他们,并自作聪明地将世上的人划分为两类:一类大人;一类孩子。两类完全不同并相互对抗的人。说谎仅止于孩子世界。大人世界只有利弊,没有说谎这一说,甚至都不分是非,怎么有利就怎么来。但真的都是这样吗?我在省城工作至今,已有三十五年了,我见过不少与他们完全不同的父母,正直、善良,有爱心,会与孩子交朋友。

李四害到谈婚论嫁时,硬要李父在七步街上给他造一间婚房,理由是对象嫌李家太破旧,坚决不住老屋。对象说是镇上人,来过李家几次。李家的箍桶舍就窝在九九河北,门前有棵三十多年的老槐树,阴森森的。朱竹清打扮超前,像煞个镇上人;其实她不是镇上人,是镇附近的农村人。她不梳车村姑娘那样的长辫子,而是披头散发,动不动就把齐腰的长发从后背撩上来,像两股黑瀑布似的挂在她高耸的前胸;穿着车村姑娘那时候还不敢穿的长裙,一双尖头红皮鞋,走路一踮一踮的,一副镇上人的派头。要是换在从前,她敢穿成这样来七步街,不被骂作阿飞才怪呢;但在1981年的夏天,却已然是时髦的象征。车村虽然离县城较远,但离省城很近,只隔了条钱塘江,车村人又不是没进过省城,吃不到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见到朱竹清出了太阳还撑把雨伞从街上走过,村里人就嘴巴一咧,“切”地爆出一朵冷笑来。

皇帝不急太监急,老妈是比李母都着急,说这种女人讨回来干吗?当女菩萨供着吗!

要不是后来红牡丹这个小妖精嫁到七步街,朱竹清就是车村头号美人;她皮肤雪白,容貌端庄,但端庄归端庄,就是脸上有一点不好,右鼻翼上長了颗毛豆大的黑痣,像一坨刚哼出鼻孔却来不及擦去的鼻屎,瞬间就破坏了整体的端庄美。经常来韩大爷开的茶馆里消磨孤老时光的阿华伯,在七甲渡口做了三十多年艄公,见多识广,又喜欢乱话三千,只要有他在,茶馆里就都是他的声音。有次他见到朱竹清从窗外走过,就大声地连叹了七八回气,终于引起其他老茶客的高度重视,问他有啥不开心的。阿华伯就乱摇头,说香喷喷的一锅粥硬是让一粒老鼠屎搞臭了。

“鼻翼称金甲,是储财的库府;鼻翼上有颗痣,那就是装钱财的口袋破了,谁家娶了这个大姑娘做儿媳妇,谁家就留不住财了!”他一本正经地跟人胡说八道,“唉,漂亮有个屁用呀,到时候穷得就跟洪水中凄惶的老鼠,还不是一样完蛋。”这话是老妈在饭桌上学给我们听的,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听来的,见她高兴,我们吃粥都落胃了许多。

李父举全家之力,在七步街上给李四害造了间新屋,就造在街南江家西边,是原先毒头阿毛家的地址。毒头阿毛是村里的五保户,一个人过得比乞丐都凄惨,最后冻死在一场大雪中。但他这间破草舍却一直孤立在街上,成了野猫的群乐宫;春天,有时候甚至是冬天的午夜,从千疮百孔的毒头阿毛家里,传来令人恐怖的鬼哭狼嚎声,吓得整条街的人都汗毛凛凛的。在车村人眼里,这哪里是人家呀,就是一座鬼坟。李四害要在街上建屋,其他地方是门都没有,街上店家鳞次栉比,想插进去一条腿都困难,更何况是个家了;唯独这个地方,好像专门替他留着的,而且谁都没意见。

墙倒是砖墙,但屋顶还是草扇,只不过草扇上多了层牛毛毡;屋里吊了顶,造得考究的。大家都说李父肯花钞票的,索性顶上盖瓦片多好,现在不上不下的,就太可惜了。但这些人在街上碰到李父,又一个劲地恭维他,夸他是个阔佬,挺会讨儿媳妇喜欢的。老妈也是见一次夸他一次:“你这个公公真当好的,儿媳妇是要开心死了!”“哈哈,公公的嘴角都挂到耳朵后头去了。”李父站也不是走也不是。“你又不是不晓得,我家能有几个钱呀,这都是向别人家借的,我也叫没办法,镇上人怠慢不起的,只能勉强这样了。”话虽说得漂亮,但终究还是站不住了,拔腿走人。

老妈哼了下鼻子:“民丰村是镇上吗?骗鬼呐!”

第二年暑假,我听老妈说,李四害结婚才三个月,就分家了。对此,就连老妈都觉得李四害做得有点过分了,要分也要等他弟弟结了婚再分呀。但她自个儿又笑道,谁晓得这个木死尸讨不讨到老婆呢。照她的意思,李吃粥这个戆大,这辈子是没有哪个女人肯嫁给他的,他是要打一辈子光棍的,像毒头阿毛那样,最后孤独终老。所以她就说,李四害做得也不无道理,要是李吃粥一辈子不结婚,难道就一辈子不分家了吗?

李吃粥晓得父母都是让李四害一个人牵着鼻子走的,他要方就方,他要圆就圆,现在分家,自己不就死蟹一只了吗?平常闷声不响的他,倒也急了,一开口就结起巴来:“我……不要!我就是……不要!”“你们为……为……他娶了老婆,又造……房子,又……买家具,家里背……背……了一身债,现在……就分……家,你们这……是要我……死……死呀,我还……怎么做……人?”他说,“分也要……等……我……我娶到……”

“吃粥,把你的大舌头理直了再说,”李四害切断他的话道,“要是你这辈子都娶不到老婆呢?”

李父李母或许也是这么想的。或许就是这么想的。他们能指望李吃粥什么呀,李家还不全靠李四害来光宗耀祖吗?对对对,分家,必须分,现在就分。

李父频频点头道:“早分晚分都一样分,现在分了好,债我会来还的。”

“我……我……我……”李吃粥更结巴了,他“我”了三“我”也没“我”出一句话来。

“……不要!”李吃粥嘴里蹦出最后一个字,就拔腿往外冲。

李吃粥跑去邻村请来了两个娘舅:一个是李母的大哥,一个是李母的三弟。

他还有一个娘舅,是李母的二哥,在家,但他不肯来,说腰不好,走不了路。

两个娘舅是晓得李家难弄的,也都不想来,但李吃粥一哭,他们是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匆匆赶来了;却不晓得李家有这么难弄的,居然连碗阳春面都舍不得给,就让他们空着肚皮,一直为两个好外甥的分家事宜调解到深夜,而且还没有他们说话的份。大娘舅最后忍无可忍,掀了八仙桌,一拍屁股就走了。

七步街上人精多,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从邻村打听到了消息,说两个娘舅都骂李四害狼子野心,连父母都算计在里面,而李家那真是父不像父、母不像母,李父李母赛过两只瘟鸡,着了李四害的道还木知木觉的,非要拼着老命往李四害设陷的火坑里跳,这哪里还是父母呀,简直就是河虾扯蛋——瞎扯淡,你们说是不是?

“这对河虾蛋多的,有得扯了。”

刚开始,李父打算由他来承担一千多块的债,李四害那个家什么都是新的,家里这些破东西也不值钱,就全归了李吃粥;李四害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为李家传宗接代,给李家长脸就行。两个娘舅就说李父偏心,这么多债全靠他一个人从沙地里扒出来,那要扒到猴年马月才还得清呀。这是1982年,有哪个靠沙地发过财的?李吃粥就不用花钱讨老婆了?既然是李四害结婚背的债,理应由他自己来还。李父顿时黑沉了脸道:“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我可没请你们来。”

两个娘舅的脸色立马比李父还黑沉。

李四害等他们争完,才轻飘飘地摇手道:“爸,我可不是这个分法。”

他笑嘻嘻地说:“既然分了,就索性分个彻底。”

李四害看看李父,又看看李母;但没有去看两个娘舅和李吃粥。李母被他盯着时,不小心碰到他的眼睛,情不自禁地哆嗦。她想起身去关上大门,但没有动。她是连起个身走两步的力气都没有。大娘舅催李四害赶紧说。他才慢吞吞、轻飘飘地说:“爸,妈,我怕你们老来吃苦头,索性就趁这次分家,把你们的安置问题也一起落实了,各家养一个。”

此话一出,别说李母,就连李父也大吃一惊,臭小子居然想得这么远,分得这么彻底。

“放屁!”三娘舅坐不住了,吼道,“哪有把父母也当家具一樣分了的道理!”

“三娘舅,你急什么呀,我话还没有说完呢。”李四害白白眼道,“债吗,我与吃粥一人一半;我是长子,爸理应跟我过。别的我都不要,就要那辆羊头车,和爸所用的农具。这样公平吧。”

两个娘舅嘴里嗖嗖地倒吸冷气,细思极恐。李四害要有多狠毒呀!你瞧他一脸笑嘻嘻的,说话轻飘飘的,家里给他造了这么考究的新房,添了镇上人才有的家具,娶了这么漂亮的老婆,还要把挣钱的正劳力挖走,把必须花钱的“药罐子”塞给弟弟,他哪里还是人呀,畜生都不会这么做的!

“这也叫公平?”大娘舅冷笑道,“你是脑子出水了,老天都救不了。”

“我不要!”李吃粥拉两个娘舅来主持公道的,但见他们也挺不直腰杆来,就嗖地直起身,满头青筋爆突,红了脖子,朝李四害和李父吼道:“你们就晓得欺负我!”他指着李四害又吼:“你把爸弄走了!你把羊头车弄走了!你怎么不把这个家也弄走了!”

李母缩成一团,就像大冬天掉进清水茅坑里差点淹死、刚被人救上来的老母鸡,冻得浑身直哆嗦。平日里见她嘴巴挺利索的,骂起李吃粥来半天不用歇力的,但这会儿却一点声音都没有,就晓得呜咽,就晓得抹眼泪。

三娘舅骂李四害:“你当自己是提壶(鹈鹕)呀,下巴大得像布袋,啥都想吞进自己嘴里。”

大娘舅也朝李母生气道:“你光流眼泪有个卵用,你倒是说句话呀!”

李母哇地哭出声来,算是唯一的回答。

“我坚决反对!”三娘舅冲李四害吼道,“你要这样,这个家不能分!”

“笑话!”李四害笑嘻嘻的,“说得客气点,我叫你声娘舅;说得不客气点,你算个什么呀!”

李父也厉声道:“行了,都别说了,听你妈怎么说。”

屋里顿时陷入沉默,十只眼乌珠盯着那团正在痉挛的瘦肉,一味地在竹椅子上摇晃。

“我……我……随你们……”李母嘴里艰难地蹦出一个个字来。

“操!”大娘舅就骂这个妹妹,“你是拿奶头当眼珠子使了吗?都这个时候了,还傻不楞登的,看不清小死尸的狼子野心,连句人话都不会说。”他愤怒地一把掀翻八仙桌,起腳就走;走到门口又一停,回头扔下一句话来:“我要是再走进这个家,就倒着爬出去!”

“你……等着吧,”三娘舅指指李父,又指指李四害,吼道,“会有报应的。”

车村从前叫七甲闸口,不像村名,到了六十年代靠羊头车出了名,才改名为羊头车村。

后来又改称车村。

从前那个穷呀,就穷在土壤上。

这片沙地是钱塘江里涨上来的滩涂,围垦造田后的盐碱地,最初什么庄稼也种不活,种活了也是零收成。而敢来这片荒凉又贫瘠的沙地上讨生活的车村人,都是在外地活不下去了,才迁徙过来的;要不然,谁会傻到上这种鬼地方来吃苦头呀。这一间间用稻草、茅草、芦苇和毛竹搭建的简易房,直筒筒的,我们叫箍桶舍,就集中在七步街及其方圆两里范围内的地方;再远就荒无人烟了,车村人称之为外草塘。那儿一片荒草萋萋,是生活在钱塘江的野鸭的故乡。

车村人要在这儿活下去,而且还想活得好,就得跟盐碱地扳手腕,唯一的办法就是种盐青子——一种既像油菜又像络麻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大量盐分,在根部结满独卵花生般的块茎,成熟时枝干有两三米高,浑身长满豆荚,唯一用途就是拔来当柴火。盐青子当柴火是一等的,火旺,经烧,饱含盐分的块茎是最佳助燃剂,不像稻草、麦草,点燃时火很旺,但一下就化为薄灰,没有一丝火力和后劲。盐青子拔了种,种了拔,十几年种下来,地里就可以种水稻、棉花和络麻等其他农作物了。

“十几年”就三个字,但活人要日复一日地撑下去,却是何等的艰辛。那十几年里,车村人两眼一抹黑,啥事都办瞎,除了口中的痰是多余的,就没有一样多余的东西,就连在外面见到块石头,也宝贝似的捡回家,压在草墙脚边。沙地的贫瘠,生活的贫困,让车村人变得贪婪又卑鄙,奸诈又虚伪,却又自以为是,不晓得自己有多么无知无识。

小时候,我们割羊草就去外草塘,那儿是草的世界。我们割了羊草,就地摊晒,等回家时已经半干。再在家里晒上几天猛太阳,就全干了,捆起来收到披屋里,积上一年,专等冬天江对岸的奶牛场来人收购,可以换取明年自个儿的学杂费。

在车村,这是必须的。不然,你就没书读。

李四害带李吃粥去外草塘割羊草,兄弟俩分工明确,李吃粥负责割两个人的羊草,李四害负责一个人玩耍。就在李吃粥钻进一人多高的盐青子丛,匍匐在外草塘荒凉而又恐怖的野地上,沙沙地割下一把把羊草时,李四害却在杂草覆盖的水沟里,筑坝、戽水,摸鱼抲虾,还抓泥鳅;若堤上发现蟹洞,那就够他大忙一阵子,用本该割羊草的茅刀挖出湖蟹来,既费时又费力。当他高举起横行霸道的战利品,就在沟里大喊大叫,非要惹得我们心痒难受才肯歇。直到有一回,总算有“人”替我们出了口恶气——从洞里窜出来一条蛇,往他脸上扑,吓得他跌倒在沟里,连吃几口泥浆。从此,李四害不敢再下水沟,而在盐青子丛里钻来钻去捉野鸭。这鸟人傻不拉叽的,野鸭有会飞的翅膀,他有吗?没等他靠近,野鸭就飞上天,逗他玩似的,在天上转上几圈,又落在不远处的盐青子头上,冲他呱呱乱叫。

外草塘的土壤改良后,开始种植庄稼。但问题来了,外草塘最远的地方,距离七步街有十来里路,空手走一趟都累,更何况挑上百斤重的担子;而抢种抢收都是赶节气的活儿,抢的就是时间,光是出力不出活,那怎么行呀!村里就号召大家添置羊头车,去外草塘出工,羊头车可以加一分工分。不出两三年,车村家家户户都有了羊头车。我家就有两辆,一辆是老爸的,另一辆是大哥的。

但李家只有一辆羊头车。李四害长大了,李父就让给他推,但他从家推到外草塘的半路上,就不高兴推了,还给了李父。从此,他碰都不碰一下。推羊头车太吃力,只有“呆虫”才会抢着去推。“呆虫”的“虫”,在车村人嘴上,就是男人的“精虫”,指尚未与卵子相结合的虫子;在“虫”字前面再加个“呆”字,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但李吃粥就是这样的“呆虫”,他还没长大成人呢,就缠着李父要推羊头车。李父当然不许。后来,他长大了,重提这个要求,李父还是不许。

对于李吃粥而言,能推上羊头车,就有了男人的尊严,就是真正男人的象征。

但自始至终,李父都否定了他的这个资格。

在这次分家中,李四害既然不喜欢羊头车,何不顺水推舟把羊头车让给李吃粥呢?当然不能。他是不需要羊头车,但李父需要。1982年我们村也包产到户了,李父分到李四害家,自然把他的承包地带过来了。另外,还有李四害自己的承包地,侍候这两块承包地的重任就落在李父一个人肩上,羊头车就必不可少的。

李吃粥也确实是“呆虫”,分家这么大的事,他可争要争必争的东西多了去了,像债务,像李父,像房子——老屋就不能在分家前也翻修一新吗?而他居然傻到对这辆早已过时的羊头车死抓住不放。其实,羊头车在车村盛行一时后,早已走下坡路了,它既没有后来的钢丝车装货多,也没有刚刚时兴的三轮车踏得快,他又何必执念于一辆笨重而小体量的羊头车呢?

李吃粥是争不到羊头车后,才想着要争李父的。李四害就说把李母分给他,是为了他好。李四害说爸和妈有区别吗?是人都会老的,等到爸老了,他一样要服侍的;而你看妈这个样子,她还能撑多久,这样一来,你不就省事了吗?说得好像李吃粥占了天大的便宜。但这是做儿子的能说的、该说的话吗?这不是咒李母早死吗?李父是不是该拎起捏惯锄头的老茧手,狠狠地给他吃上两个巴掌呢?但李父竟然一声都不响,或许他还认为大儿子讲得在理呢。

“妈给你。我不要。”李吃粥说,“你有这么好心吗?”

“听你哥的!”李父见李吃粥把李母推给李四害,就吼他。

当晚,李四害走了,李父睡了,李吃粥也挺尸了,只有李母依旧坐在客堂里,缩在春天的黑夜中,瑟瑟发抖。她一点都不觉得冷,只是无法叫心不颤抖,而心的颤抖又牵动全身在发抖。没有光的时候,就连影子都会离开你。李母坐成一尊“思想者”,但她脑瓜里却是空的,一样可以抓来想的东西都没有,仿佛只是个生锈的水龙头,拧到最紧,也一直滴着混浊的水。直到天蒙蒙亮,她抹了把水塘般的老脸,没有开灯,摸回房里去,帮老头子整理衣物。她从坏了半边门的木橱里把衣服一件件掏出來,重新叠好,放到老床上。

李父推着羊头车走了。

他去住新屋睡新床了。

买家具时,李四害非要再买张单人床,李父惦记着一屁股债,不想破这个费,李四害就说家里来个客人怎么办?他说临时搭个铺,又不长住。“那像什么样子,大头都花了,还难为这点小头吗?”李四害生气道。李父就狠了狠心,想不到居然是为他自己买的,莫非那时候臭小子就打好分家的主意了?“是老子的种!”单人床的床头板上雕有穿红肚兜的胖娃骑在大鲤鱼上,多喜气呀。李父觉得这幅胖娃戏水图应该雕在儿子媳妇的大床上才好,不过,他们有一对戏水鸳鸯,更不错。新床就是新床,那个香是真的香,味道好闻得很,李父恨不得立马躺上去,美美地睡上一觉。昨夜他起来过两三趟,呆老太婆成仙了,就是不肯回房里来睡觉,搞得他也没睡踏实。

李母像一头拴着绳子的老绵羊,跟着他走;李父推车到九九河边,停了,李母也站住了,六神无主地盯着他。李父嗓子有些哑,发出老鸭般的声音,叫她回去,别站在河边发呆。李父又扛起羊头车柄,沿着河边的小路走了。李母纹丝不动,落寞得像一只断了线掉到地上的破风筝,望着李父匆忙离去,绕过九九河东梢头,消失在去七步街的大路上。这一刻,李母不只是失去了一个男人,还有一个女人也在她心里头悄然死去。

世上有多少夫妻,拿一床旧被子盖住不堪的一生,而她现在连床旧被子也没有了。

李母没有哭,只是流了三天三夜泪,家里变得满地鸡屎的样子。

挺尸挺到第四天早上,李吃粥爬了起来。他饿极了,一下床就眼前发黑。他摸索到灶头煮粥,从霉干菜甏里抓出一碗下饭。他塞下去两碗热粥后,盛了一碗端去李母房里。可他怎么喊,李母都呈现出一个死尸的样子:不吭声、不睁眼、不动。都说人生来就有两种饥饿:一种“小饥饿”,是对食物的渴求;另一种“大饥饿”,是对生命的渴求。但这两种饥饿已经离她远去。李吃粥火了,将粥碗往床头柜上一搡,滚烫的汤水溅到他手背上。他头皮一麻,冲李母吼道:“要死嘛早点死,有哪个娘活成像你这个样子的!”

李母倒是没有像平常那样把他一顿毒骂,依旧挺尸在床上。

李吃粥找了把锄头出门,上街。

家里的锄头都生锈了,他挑了一把,还是锈的,但他懒得去磨。锄头沉重,他扛不动,就拿它当拐杖来用,锄头向前搡一步,他走一步;锄头又向前搡一步,他又走一步……锄头确实沉重,路面搡得咚咚响。村里人见李吃粥终于从家里死出来了,纷纷站在自家门口张望,咚咚的锄头同样搡在他们心上。他们紧张地盯着李吃粥从街西头走过来,一步一咚的,就等着看好戏。

“快了,快了。”李吃粥一步步逼近李四害家。

“停!”人们在心里头极叫。

但李吃粥太叫人失望了,他竟然直骨笼统地从李四害家门前走了过去。他怎么能这样呢?他怎么可以不拿起锄头去砸那扇全新的门呢?他怎么不跟那个狗日的哥哥你死我活地干一架呢?

“呆虫!”身高只有一米二多的昆元师傅十分不屑道,“五大三粗的,有个屁用!”

李吃粥一步一咚地去了他的承包地,那是分家时划给他的。他每走两步,眼前就黑一下,两碗热粥也扛不住分家分出来的虚脱。他磨磨叽叽地走到地头,两条腿软趴趴的,走过去,走过来,最后才确定哪一垄才是地界,就吭哧吭哧地挖起界沟来,把自己家的地和李四害家的地彻底区分开来,就像牧民把绵羊和山羊区分开来一样。他出了一身虚汗,拄着锄头歇力时,瞧着两边地上一模一样的扁柏树苗就十分来气。树苗已长到他膝盖高,绿油油的,在春风里轻浮地摇着尖尖的小脑袋,像一群怪物向上伸出长长的绿舌头,有滋有味地舔着天空。他往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唾沫清瘦又寡淡,搓了两下手心里也没啥感觉。他动手挖树苗,挖了一株,又挖了一株……他突然感到身上长力气了,整个人也跟着活了过来。

他把一株株扁柏树苗挖出来,将根部的泥在锄头柄上敲干净,扔作一堆。

他挖了一垄地,又挖了一垄地……他总共有十三垄地,估计要挖上大半天了。

他挖到第三垄地时,就有了成就感。也正是这个时候,李父闻讯赶来,大老远就大呼小叫:“你个小死尸呀!你在寻死呀!”李父边跑边吼,急得就像奔丧。李吃粥才不理他呢,他精神大振,奋力挖着自家的扁柏树苗。

“你疯了,这都是钱呀!”李父没有沿秧沟跑,而是从树苗地上抄近路过来。就在他跑近李吃粥刚挖出来的界沟时,李吃粥直身大吼:“别过来,这边不是你的地!”李父一向把他的话当放屁的,他是连脚步都没有慢一下,就冲到李吃粥挖掉树苗的空地上。李吃粥再次警告:“这是我的地!没有你的份儿。”李父生气地把双脚停在第一堆树苗前,弯腰去抱树苗。李吃粥暴怒了,把刚才就举起的锄头奋力朝李父身上扔过去。

李吃粥吼道:“你敢碰一下我的东西看!”

锄头太沉重,只斜着扔过一垄地,距离攻击目标还差一垄地。李父双手捧着一捆扁柏树苗,脸上却呈现出他此生少有的惊恐,毕竟那把锄头不是吃素的;更主要的是他想不到李吃粥真会扔,这可是要他的命呀!李吃粥见锄头也敢欺负他,就直奔过去,捡起和他一样懦弱的锄头,又高举起来,嘴里哇哇地叫喊着,扑向还在发怔的李父。

李吃粥本名李七洲,就像李四害本名李四海一样。

大李七洲三岁的李四海,从小就长得瘦相,身上所有零部件都细细长长的,就连脑瓜也是蒲子形的,但他比矮墩墩胖乎乎的李七洲不知灵光多少,那张像在蒲子底部斩出一个缺口来的小嘴巴,张嘴能让白鲞会游、咸鸭蛋会走,整个车村再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油嘴滑舌的小人了。他打小就是白糖嘴、砒霜心,出门在外,老远就叫这喊那,大人们个个喜欢他,李父李母更不用说了。就拿小时候去外草塘割羊草为例,李七洲割到要死要活,却在父母那儿讨不到一句好话,而李四海玩倒玩出功劳来了,李母夸他捉的河虾鲜、湖蟹壮、泥鳅肥……李七洲哪里晓得父母的心是长在右胳肢窝下的,下次去外草塘割羊草,他也不割了,就抓鱼摸泥鳅、抲虾挖湖蟹,还真让他有了收获,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来,总以为……却遭到李父一顿毒打。李母骂他正经事不干,是不想读书了吗。就是这样的。我家也是这样的,所以我印象深刻。李四海在外面拆天拆地玩,最终挨骂的,永远是李七洲;因为李四海算准父母要收工了,就飞奔回家,而李七洲做任何事情又慢又拖,天都快黑了,家里还不见他人影。李四海就自告奋勇出去找他,先在自家大门口大声地喊:“七洲,吃粥!”

李四海在七步街上走一步喊一声:“七洲,吃粥!”

也不晓得他是故意的,还是小时候口齿不清,“七洲”与“吃粥”听上去一模一样。

车村人听多了,也就跟着把“七洲”叫成了“吃粥”。

李七洲于是就成了李吃粥。

这个既像矮冬瓜,又是闷葫芦的孩子,尽管一脸傻样,但当仁不让地把“四海”叫成“四害”。李家就两个儿子,李父煞费苦心地为他们取了如此大气的名字:四海与七洲,可谓志向远大,彰显囊括天下的雄心,但兄弟俩小小年纪就起了内讧,最终沦为“四害”与“吃粥”:一个是消灭对象,另一个是穷鬼。村里人叫起他们来倒是欢快得很呢。

谁都认为,先走的人是李母,而身强体壮得能打死老虎的李父绝对长寿,就连李父本人也是这么想的吧,但李四害结婚还没满两年,李父就溘然长逝了。车村人说,人在弥留之际,会把自己一生走过的路重新走一遍,叫“拾脚印”。李父“拾脚印”时,是否有过深刻的反省?我深表怀疑。车村人在人性方面的无知无识,我在老妈之死上也深刻领教了,就算“拾脚印”也枉然;他们做人,习惯钻出脑袋,就不顾屁股了,更不要说回头去总结和反思点什么。

1983年夏天,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夏天。

村里有个叫鲁雪娟的大姑娘,在镇棉纺织厂上完小夜班回家途中,就在她家附近,就在九九河北的芦苇丛边,被人强奸了。

第二天一早,街上就传得沸沸扬扬。来我家隔壁剃头的李四害,就说鲁雪娟长得猪头猪脑的,要难看有多难看,昨夜换作有堂灯月亮,强奸她的人不被她吓跑才怪呢。“堂灯月亮”这个词是昆元师傅独创的,早先村里经常夜间开会,昆元师傅这个落后分子,十有八九不去,他走不惯夜路,说就是月亮像堂灯一样替他照路,他还要考虑考虑。这个词后来就在七步街传开了。李四害又说,村里在纺织厂上班的姑娘和小嫂子有十来个,谁都比鲁雪娟好看,那家伙难道不长眼睛吗。这就让老妈很生气,人家哭着闹着要寻死,将来还能嫁给谁去呵!他倒好,在背后风凉话说得起劲。

老妈又说:“人家好看不好看是人家的事,人家好歹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呢。”

这天晚些时候,警车就呜哇呜哇地开来了,街上跟扔了颗炸弹,把活人都从屋里震出来了,无数条泥腿如狂风一般,追着警车尾气奔去。警察先到九九河北岸的案发现场勘察,那儿除了七八根被压断的芦苇,小路上什么痕迹都没有;三五个警察东张西望,又下河瞧瞧,也瞧不出什么花头。警察去了鲁家。鲁家造反了。人多得跟钱塘江边鸭场的鸭子,都伸长脖子,在那儿挤来挤去。老妈没有看到鲁雪娟,深感遗憾,也不晓得她被人那个之后怎么样了。鲁雪娟的两个哥哥就像丢斧子的人,看谁都像是那个偷斧子的邻居,两眼架着刀。至于鲁雪娟的父亲,冲着警察大骂,当然不是骂警察;而屋子里传来隐隐约约的哭泣声,也不晓得是鲁雪娟的母亲,还是她本人。老妈没好意思进去张张。

比强奸案更让人震惊的是三天后,警车再次杀到七步街,用洋铐把瞌睡不醒的李四害铐走了。李四害听到上洋铐的“咔嚓”声,倒也“呆虫”了,两根络麻杆的长腿都抖弯了,就啪地软倒在地上,叫李父:“爸,爸……”李父操起门闩杠,问警察为何要拘他儿子?他到底犯什么法了?一名警察把李四害拎起来,但他站不住,又跪地了;再拎起来,还是站不住,就索性着地拖走了,和另一名警察将他塞进车里。李父试了几下门闩杠,终究不敢落到警察身上。

警察拉拢车门时,对李父说:“大伯,你会晓得的。”

街上造反了,而且热闹了很久,比春节都有过之。

我再次回家,已经过了个把月。那年我高考失利,回母校复读,暑假补课,直到学校开学前,才回家休息一周。我一进家门,老妈就冲我喊,李四害被抓走了。她说她从分家上就觉出李四害会有今天的,这个贼坯从小就流里流气的。老妈居然全面否定了她过去对李四害的种种夸赞。她说这下李家倒大霉了。老妈坐在竹椅子上,腿上躺着一只小猫。小猫四肢向上屈伸,一动不动,装死,像静静地等着低飞的蝴蝶。老妈兴致不错,伸出食指,猛地一戳小猫的白肚皮,好像猫肚皮是只气球,手指头没到里面;小猫挥舞四肢去抓手指,落了空,老妈抽得比猫都利索。于是,小猫又恢复原状,继续装死。过了一会儿,老妈又猛地一戳小猫肚皮,小猫的四肢应声而动……

老妈说:“鲁雪娟是被李四害强奸的。”

“是吗?”我大为震惊,“他老婆可是……”

“人家吃这碗饭的。”她戳了下猫肚皮道,“不会弄错的。”这回让小猫咬住了手指。小猫用四肢抓住老妈的手,嘴里咬着手指,老妈怎么甩也没法把猫嘴甩掉。老妈说李四害平时就喜欢叉田鸡,那个乌漆墨黑的夜里,他就在九九河芦苇丛里叉田鸡,不是他,还会有誰?鲁雪娟是没看清楚脸,但她晓得那个人瘦长,长头发,身上有股鱼腥味。朱竹清大肚皮后,这个二流子有半年没地掘了,锄头都快长锈了,哪里还熬得住呀。案发第二天,他把长头发剃短了,还故意在隔壁剃头店里说那些不三不四的风凉话……

“李四害被抓后,朱竹清在七步街哪里还呆得住呀,被人家嘲笑都要嘲笑死了,就挺个大肚子逃回娘家去了。”老妈颇为不屑道,“这种女人,我老早就说靠不住的,这下李家要绝后了。”老妈又说,“也不晓得她肚皮里的是男是女?”她很是替李家可惜。

“那也不能确定就是他做的呀?”我插话道,又没有人证物证,仅仅是猜测而已。

好像我是李四害的帮凶,老妈大皱眉头道:“那你倒说说看?街上除了他还能有谁?”

“李父成了无头苍蝇,我看他寻死的心思都有。”过了一会儿,老妈又笑眯眯地说,“你可能不晓得,李四害的三娘舅有个儿子在镇政府当文书,李父以前对他老婆那边的人是什么态度呀,这回硬着头皮跑去拍三娘舅的马屁,哈哈,结果用力过猛,拍出一堆烂屎来。三娘舅指着他鼻子一顿痛骂,说是有他这么个爹才会有这么个逆子的,让他自个儿受去。”老妈挤眉弄眼地笑道,“老死尸回来后,挺了三天尸,再出来时,头发全都白了。”

事后我所听说的,跟老妈讲的大有出入。李四害被抓那天的傍晚,李父确实赶去邻村求过李四害的三娘舅,他还拎去了一篮水蜜桃。三娘舅并不像老妈所说的,一见面就指着李父的鼻子痛骂,而是阴阳怪气的,见李父上门故作惊讶,故意大着个嗓门啊哟一声,说是什么风把我们“牛皮的大姐夫”吹来了。“蓬荜生辉!蓬荜生辉!”他倒还是请李父进屋的。李父把一篮水蜜桃往客堂八仙桌中央一摆,水蜜桃个大圆润,白里透红,煞是馋人。他细声问忠秋回来没?忠秋就是那个镇政府的文书。三娘舅说还没呢。“他呀,连个绿豆芝麻官都不是,却比谁都忙,也不知忙点什么事,天天加班,没个准头的。”他又问李父找他有事吗?李父说是为四海的事,想托忠秋帮忙。“四害?”三娘舅故作关心地问道,“他又出什么事了?”

“你不晓得吗?”李父有点儿吃惊。

“我不晓得呀?”三娘舅大声问,“到底是什么事呀?”

李父盯着三娘舅阴笑的脸儿,有些疑惑,也有些迟疑。

“大姐夫,你倒是说呀。”三娘舅催他道,“你不说,还怎么帮你呀。”

都到这个时候,李父见不说也不行,就硬着头皮把鲁雪娟被强奸、警察不分青红皂白把李四海抓走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末了,他说李四海是冤枉的。三娘舅一直有滋有味地听着、笑着,这时他呵了一声:“还有这种事?四害真的是被冤枉的吗?”

“那是你外甥,你还不清楚吗。”李父忙说,“就请忠秋帮这个忙……”

“最近风头很紧,”三娘舅大为感叹道,“四害这是顶风作案……”

“他没有。”李父连忙摇手道。

“你自己生的儿子,你还不清楚吗?”三娘舅把话还给了他,“大姐夫!”

……

李父碰了一鼻子灰。他早该明白的,他来前就该明白的,三娘舅怎么会有这么好心呢?他怎么会不晓得呢,这种事一个屁工夫就能传十里八里的。三娘舅是成心要看他的笑话。李父黯然离去,三娘舅抢过桌上的桃子篮,塞还给他,两人推推搡搡地出了门。三娘舅或许是故意的,或者不是,但失手打翻了篮子,水蜜桃滚了一地。李父蹲下身去捡时,身后的门砰地关上了。水蜜桃还真是伤不起,没有一只不烂了,李父捡了三只,就愣住了,随即又从篮里取出刚捡回的烂桃子,放回到原处,带着空篮走了。

李父并不像老妈所说的,从三娘舅家回来就挺了三天尸,他是想了一夜办法,第二天一早就赶去李吃粥家,让李吃粥去鲁雪娟家,说事情是他做的,只要鲁家撤案,他愿意娶鲁雪娟。这便是李父想了一夜想出来的好办法。李吃粥直翻白眼,问李父:“不是我做的,我干吗要承认?”

李父说:“你哥是被冤枉的。”

“你找警察说去呀。”李吃粥说,“关我鸟事!”

“你嫂子已经有了,你哥一走,她就跑了。”李父说,“你得帮帮你哥,那是李家的后代。”

“我不要!”李吃粥铁了心,“我就不要!”

“你个小死尸呀,生你有何用?!”李父气急败坏道,“今天你不要也得要!”

“你等着。”李父说,“我这就跟鲁家说去。”

李父一贯是捏着李吃粥做的,他信心满满地沿着九九河北的小路,快步去了鲁家。鲁雪娟的大哥见李父竟敢来家里,哇呀一声惊叫,当即就像狼狗一般扑上去。李父砰地倒地,脑瓜嗡嗡直响,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已经吃了七八个巴掌。鲁雪娟的父亲走出来,让骑在李父身上的儿子住手。李父爬起身,腰酸背痛,掸了两下衣裳后,双手撑着膝盖,抬头朝人笑。

鲁雪娟的父亲面无表情地问他来做什么。

李父先劈自己右脸,又劈自己左脸,才说:“对不住呀,老哥。我本该带七洲来认错的,但小死尸哪敢来呀,我在这儿替他向老哥认罪……”

“为何?”鲁雪娟的父亲和大哥一头雾水。

“事情是七洲做的,他会对雪娟姑娘负责,他会娶……”

“老狐狸!”鲁雪娟的父亲一听就明白了,破口大骂,“你想包庇李四害……”

“就是他做的,”鲁雪娟的大哥也叫道,“没这么便宜的事情!”

李父说李四海真的是被冤枉的,他想见一下鲁雪娟,听听她怎么想、怎么说,但鲁家父子寸步不让,让他死了这条狐狸心。李父赖着不肯走,鲁雪娟的大哥操起扫帚,劈头盖脑地拍过去,他才不得不逃窜。李父逃出鲁家道地,回头骂道:“老畜生,你就留着女儿做种吧!”

李父在鲁家碰了第二鼻子灰,依旧不死心,回头又去李吃粥家找李母商量。说是商量,其实是去教她怎么做,非得让李吃粥就范,去派出所自首不可,否则李母就抱不到孙子了。这天傍晚,李吃粥从地里回来,刚走进自家道地时,李母正忙着在屋檐下上吊。

李吃粥抱起李母极细的布满粗蚯蚓般青筋的双腿,让她赶紧下来。但李母就是不下来,她要李吃粥答应明天一早去派出所投案,才肯下來。李吃粥让她下来再说。李母要他先答应。李吃粥就问她为何要这样?李四害是儿子,难道他就不是儿子吗?李母只管哭,嚷嚷着让她死了算了,她还真上起吊来。李吃粥也哭了,问李母为何要生他?就是为了明天替四害顶罪吗?

第二天一早,李吃粥瘟鸡笃头地跟着李父去镇上了。

但是,到中午边,李吃粥回来了,李父却没有回来。

李父是被拘留了三天后,再次出现在街上时,才头发全白了的。

十一

老妈眼浅。这是从古到今有点姿色的女人的通病。老妈在她那一代农村妇女中,算得上是有点姿色的,即便从老远的地方迁徙到七步街后,也仍旧有男人老是来我家串门,而且个个烂屁股,围着八仙桌乱话三千起来,只愁天亮不愁夜。老妈是真不晓得他们的小心思吗?我不得而知。但她对自己养的猫也总是养不长久,好像也没有半点疑惑。小猫养不了几个月,身上就会出现伤疤,像是被烙铁烫的,也像是被其他凶残的野猫咬的,这边一大块,那边一大块,光秃秃的,露出艳红而又丑陋的皮肉。老妈只晓得骂小猫:“叫你跑出去!”老妈“啪啪”地拍猫头:“看你还敢不敢跑出去?”但她从来不去搞明白猫身上的伤疤是怎么来的?为何越来越多,真的是被外面的野猫撕咬的吗?就不可能是在家里发生的吗?

她这一辈子就没有怀疑过家里吗?我深表怀疑。

有天我从省城回来,那是我刚到杭州钢铁厂上班,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从七甲渡口上岸后,在半路上碰到老爸,他单手骑了一辆女式自行车,左手把着车龙头,右手提着一只瘪塌塌的尿素袋,袋底有东西在动,个儿不大,像是个活物。我忙跟他打招呼,准备下车,但他说有事,都没有慢一下,就面对面擦肩而过。我回到家问老妈,老爸去渡口干吗?老妈说她也不晓得,是去买鱼吧。老妈随即就跟我抱怨,家里的猫又不见了。“也不晓得死到哪儿去了?”她在到处寻找。

去年冬天,老妈在家里摔了一跤(老爸说她自个儿摔的),右腿摔伤了(我猜测),在家静养。我的三个哥哥商量决定,不给她去医院看了。一周后,她的右腿能活动了,但人却不行了。这个“不行”,我是指精神方面的。就像当年她说李母那样,她现在也失去了“威光”。但我這个做儿子的,却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原本就皮包骨头的老妈,突然被抽走了全身的骨头,就剩下再也直不起来的一层老皮。都说温顺的猫不说话,她还真成了一只“温顺”的老猫,除了流眼泪外,蠕动的双唇间再也吐不出一句我们能听懂的话来。

从第二周开始,老妈开始“抓空”。那周我去服侍她时,她经常默默地伸出右手(或左手),缓缓地,坚定地,一路向上伸去,五指呈碗状,有的放矢地伸向某个空无一物的点上,开始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频频地拿捏,好像那儿停着一只花蝴蝶。但那儿什么都没有。老妈专心致志地抓着我们看不到的蝴蝶。这只蝴蝶十分狡猾,始终不让老妈抓住。老爸见状,急忙冲过来,用力打掉老妈停在空中的手,吼她不要动。车村人把这一行为叫“抓空”。一直生活在村里的二哥,说老妈抓的并不是蝴蝶,而是先人的手;他们在引诱老妈,骗她去那边。我在网上查过,这是对周边环境产生极度恐惧才有的行为。那么,老妈躺在熟悉的自己家里,由老爸全天候守护着,她恐惧什么呢?

是恐惧熟悉的自己家?还是恐惧结婚五十多年的老爸?

老妈“抓空”的行为,只持续了一周。老爸说她还当自己是猫呀。

就这句话,让我突然想起老妈养过的那些夭折的小猫。

如果人真有前世的话,老妈前世是猫吗?

但猫有九命,老妈却一命呜呼了。

在四个兄弟中,二哥最被父母憎恨;可是到父母晚年,二哥对他们却是最孝顺的,尤其对老妈。有一次我回去,那是老妈摔倒前,二哥在客堂里给老妈洗脚。我拍了照片,晒到朋友圈。另外两个哥哥就点赞,称赞二哥这个儿子孝顺的。二哥就很不高兴,让我把照片撤了。老妈摔倒后,也是他去买了医疗床,尽管老爸对此大发脾气:“有什么用场,不要!”但最终还是给老妈用上了。一周后,二哥怕老妈老是躺在床上,容易长褥疮,又买了气垫,他这是准备打持久战了。但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老妈只瘫痪了短暂的二十九天就走了。

我始终认为,老妈并不是死于一次轻易的摔倒,而是死于她的心死。这“心死”就是老爸一手造成的。他应该是憎恨老妈的。他应该是憎恨老妈所喜欢的一切的。对此,或许老妈也是清楚的,心里跟明镜似的。她养了一辈子都养不活的小猫,就是一种抗争。她刻意虐待二哥,也是一种抗争。当老妈瘫痪在床上,像她养了一辈子的小猫时,就毅然放弃了抗争,她的灵魂犹如贝壳般地合上了。

人常说,身体是灵魂的牢笼。在这儿,我想弱弱地反对一下,我认为身体其实是灵魂的天堂。没有了身体,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十二

李父死早了。

1983年入秋后,七步街被一股阴魂不散的恶臭所困扰,气味越来越浓烈。这天早上,村支书毛立远开门出去,边揉太阳穴,边踱在街上瞎嚷嚷:“他妈的!到底是啥怪味儿?”

毛立远走到李四害家前,推了下大门,发现里面上了闩,但门缝大了些,一股恶臭就从门缝里钻出来,形成扑鼻之势:“四害他爸死到哪儿去了,有段时间没看到他了。”张进步见毛立远问,说是回李吃粥家住了吧。“也不晓得什么东西在里面腐烂,有这么臭的,得有十来只猫死一块儿吧。”毛立远让张进步去把李父叫来。张进步拔腿就跑,一会儿,李吃粥跟他来了。

“毛书记,”李吃粥说,“没在我家呀。”

“奇怪!那他死哪儿去了?”毛立远说,“你把门打开。”

“毛书记,我没钥匙。”

“去,叫你嫂子来一趟。”

李吃粥站着不动。

“还不快去?”毛立远追问。

“我……”李吃粥欲言又止。他就是不想去找朱竹清。

朱竹清没有来,她在坐月子。李吃粥打开门,就像洪太尉打开了伏魔之殿,一道黑气直冲街上。毛立远第一个进去,也是第一个出来。他刚走两步,返身就逃,差点撞倒后面的人。后进的人东张西望,也没看见有什么,他们倒不是被毛立远吓出来的,而是实在受不了那味儿,蹲到街上拍胸、干呕。候在大门两侧的人强忍着汹涌而来的恶臭,想弄明白屋里到底有什么,却又不敢贸然进去。老妈也在那儿,她屏住呼吸,头往门洞里一探一探的。

“你家有老鸭吗?”毛立远问张进步,“去捉两只来。”

“为何?”

“叫你去你就去!”

毛立远从不跟人解释。张进步跑去,又跑来,手里各抓着一只老鸭的翅膀,两只翅膀被反剪的老鸭,实墩墩的,像坐着轿子,在他身两侧一上一下地晃悠。张进步把老鸭交给毛立远。嘟!嘟!两老鸭飞进门后,拍扇着翅膀,伸长脖子,下巴紧贴着地面,长嘴张得像畚斗,疯狂地啄食。门口迅速围拢来的人们,呆望着老鸭在客堂里啄白色食物。

毛立远把另一块湿毛巾递给李吃粥,让他捂住嘴巴和鼻子。两人跟着鸭子,缓缓地穿过客堂,拐进第一个房间。两只老鸭又跟着飞上床,疯狂地啄起食来。在老鸭的啄动下,床上那个人像怕痒似地抖动着衣裳。那是一件盛夏时该穿的崭新的黑绸衫,黑绸上印满了金色的“福”“禄”“寿”和“喜”四个字,每个字滚圆滚圆的,圈在一个个金圆里。

说李四害被判了死刑,那是车村人搞错了。李父或许是清楚的,“死缓”不同于“死刑”,李四害没有被一枪毙了,还是有可能从“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但他终究还是个死囚,和死了又有什么不同呢!李父一向把李家的未来寄托在李四害身上,现在,李四害“死”了,李家还能有什么指望,他还能指望谁去?轻易去依赖一个人,他就会成为你的习惯,当你失去他时,你失去的不只是这个人,还有你的精神支柱;这时候摆在李父面前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审判大会就在镇上召开,李父去了。他怎么会不去呢?当他听到判决书上那个“死”字,他也就“死”了。他一脚重一脚轻地离开镇上,也正是冤家路窄,半路上就碰到李四害的三娘舅,这家伙居然还有心思问李父,他在分家时最后是怎么说的?

两只老鸭从李四害家里出来,撑得连路都走不动了,肚皮拖着地,一趴一趴的。

第二天一早,张进步的母亲去捡鸭蛋,摸到两砣鸭石头:它们不是撑死的,就是被毒死的。

十三

朱竹清是第二年入秋后回七步街的。车村人十分意外,就连老妈也愤愤不平:“她还有脸回来呀!她还回来干吗?”我不禁哑然失笑,她嫁到车村,就是村里人,不回这儿,你让她回哪儿去?老妈说直接再嫁人呗,反正总是要嫁的。老妈左手托住小猫下巴,右手捋着猫头皮;她捋一下,小猫就低一下头,两只耳朵一折,又一折。我没再吭声。造孽万千就没劲了。朱竹清,我不熟,听说这个女人有些做作,但我每次见到她,她总是静静地点个头或笑笑,还是蛮知书达理的。

她回来当天,就带来一辆卡车和十几个苗农,把她家地里的扁柏树苗都挖了,卖了。村里人是当西洋镜看的,纷纷跑去地头,老妈问她女儿多大了?为何把树苗挖了?朱竹清说女儿刚满周岁,又说她想种点吃的。老妈说回来好,你早该回来了,娘家毕竟只是娘家。朱竹清阴沉了脸,只说了声“是呀”。事后老妈在饭桌上说,瞧她那张寡妇脸,就晓得在娘家过不下去了。

从第二天开始,朱竹清用布兜背着女儿,独进独出的,下地了。

老妈一直注视着她。

整个车村人都注视着她。

他们都看着,她这是打算在车村扎根了吗?她怎么呆得下去呢?她到底会怎样?车村人应该和老妈有着同样的想法:她和娘家人彻底闹翻了。她回娘家其实并不是住在父母家里,而是住在她大哥家里。她有三个兄弟,老早就把她的娘家分了,把她的父母也分了。李四害的那个分家法或许就是从她娘家学来的。兄弟毕竟只是兄弟,而不是父母,就算兄弟能容忍她,嫂子终究是外人,又能容忍到几时呢?谁家都不宽裕,兄嫂可没有这个义务,也没有这个实力,抚养她和她的女儿一辈子。

李吃粥家的地和李四害家的地原本就连在一块,李吃粥去地里劳作时,就会碰到朱竹清;这让他感觉非常不爽。在朱竹清还没有回来时,李吃粥的心硬得很,也有志气得很,山羊和绵羊分得很灵清的;但是现在,他稍事休息,拄着锄头抽支烟时,眼睛总是情不自禁地撇向那边,瞧着朱竹清手忙脚乱地给女儿喂奶,瞧着她干着男人干的重活,他就特别气愤。他也不知该气愤谁,是气愤李父和李四害?还是气愤他自己?還是气愤朱竹清?正如街上人所说的,她还回来干吗呢!

是朱竹清先开的口,她边抖哭泣的女儿,边走到他的地头,隔了一垄地,叫他叔叔。

李吃粥没有吭声,但停了活,拿牛眼瞅她。

她说:“叔叔,你能帮我挑担水吗?这畦菜刚种下去就黄了,再不浇水就全枯死了。”

她眨巴潮红的大眼,鼻翼上的那颗黑痣随着她的呼吸,一凸一凹的。

李吃粥没有吭声。他扔下锄头走了。过了会儿,他挑来一担水,顺手把她的菜地浇了。但一担水远远不够,他又去挑了一担。直到浇完三担水,才把她的菜地全部浇透。朱竹清抱着女儿做了个鞠躬动作,并以女儿的口气细声细气地说:“谢谢叔叔,谢谢叔叔。”

李吃粥依旧没有吭声,继续忙自己地里的活儿。

一个深秋的午夜,李吃粥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问谁呀。门外好像有人回应,但声音太轻,他听不清。他边问谁呀,边起来开门。是朱竹清,一身单薄,像刚从被窝里逃出来的,抱着女儿,在门口瑟瑟发抖,客堂的灯光照在她脸上,比纸都白。他忙请她进屋,并大声地喊李母。李母利索地来到客堂,接过孙女,歪着头就问朱竹清:“是哪个野男人……”朱竹清都要哭出来了。“不是的,妈。”她说,“是鬼。”

“鬼?”李母顿时双眼放光,又问,“你看见鬼了?”

“我……”朱竹清欲言又止,似乎不便细说。

“是你公公吗?”李母一个劲地追问。

李吃粥见朱竹清和她女儿只穿着单薄的内衣,而且朱竹清脚上只有一只拖鞋,浑身抖得不行,就拉了把李母,劝她们去她房里,上床再说,别冻出病来。李母这才噢了一声。母女俩上床后,李母穿上衣服出来。李吃粥问她要干吗?李母说去捡鞋,还要拿衣裳,嘴里却嘟嘟囔囔的:“我倒要问问老死尸看,他到底想干吗?”李吃粥说外面乌漆墨黑的,还是我去吧。

李母生气道:“你去有何用!”

李吃粥找来手电筒给李母,让她路上小心点。

李母出门后,李吃粥就坐在客堂里等。过了会儿,朱竹清在里屋劝李吃粥回去睡吧。李吃粥说没事,妈应该很快就回来了。朱竹清就感叹:“你哥要有你一半就好了。”李吃粥没听明白,想了想,又忍了一会儿,问一半什么?朱竹清笑道:“傻呗。”李吃粥还真以为说他傻呢。不过他也确实傻,就老实地嗯了声。朱竹清又说:“我都听说了,你还真去替你哥顶罪呀,这不傻吗?”李吃粥嘀咕道:“我要不去,妈就死给我看。”朱竹清说:“爸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岂是儿戏,你以为警察是这么好唬弄的吗?”说起李父和李四害,李吃粥倒也会生气的:“在老死尸眼里,他白我黑,他天上我地下;他的命才是命,我的命哪是命。”朱竹清一声叹息,又说:“同样是一个父母生的,你哥要有你一半就好了。”这回李吃粥听明白了。

他埋怨他妈这是干嘛,去这么久。

“大概在说爸吧。”朱竹清说,“她刚才不是说要去问吗?”

李母直到天蒙蒙亮才回到家。

李吃粥坐在客堂里睡着了。李母怪他不回自己房里去睡。李吃粥问她怎么要许多工夫的。李母精神抖擞地摇摇手中的拖鞋,让他猜在哪儿找到的。李吃粥摇头。李母说你总归想不到的。他问她说过爸了吗?她却问朱竹清呢?李吃粥说还在里屋。李母小了点声说,让她们住过来吧,家里也热闹点。李吃粥说,那也要人家愿意才行,她要喜欢住老屋,当初也不用去街上造了。

李母说要看命的,命里有的,推都推不开;命里没的,强求也求不来的。

十四

我到现在才总算明白过来,老妈摔倒一周后就米水不肯进,那不是厌食,而是绝食。

而我们兄弟几个(大哥应该不算在其中),直到老妈过世,都以为她是长时间躺在床上,肠胃功能出问题了,我们想尽办法,八宝粥、芝麻糊和菜粥等,一样样试着喂,希望她多吃点,才有力气康复;但老妈总是咬牙切齿,即使启开一条牙缝,也是上嘴角塞进去,下嘴角就漏出来。最初我还劝老妈:“别,千万别咬牙切齿,太伤牙齿。”我哪里想得到呀,她这是在绝食。

老妈摔倒二十九天后,竟毫无病痛地走了。

那天凌晨,我在沉睡中突然被惊醒,因为老妈悬空一声喊。她只喊了一声我的小名,就一声。即使我现在写下这句文字时,浑身依旧起鸡皮疙瘩。没有梦。也没有出现老妈的形象,只有她的声音。就只有这么一声喊,深远而尖利,像喊“救命”一般绝望。我开灯,看了下闹钟,凌晨一点半。我当时是在心尖起过一个念头的,打电话给二哥,让他赶去老妈家瞧瞧。但转而一想,大门被老爸上了保险,他有钥匙也开不进去。叫门吧,老爸说他早就耳聋,地震都不妨碍他睡觉,我想就不给二哥添麻烦了。万一老妈没事呢。

早晨五点我开手机时,二哥的电话就冲进来了。

他说,老妈没了。

我听二哥说,这天凌晨三点半,老爸打电话给二哥,说老妈死了。二哥二嫂连忙赶过去,那时候老妈已经叫不应了,但身体还是热的,热气冲上了头,脸红得一塌糊涂。他们连忙给她擦身体,换上寿衣。四点过后,二哥才给大哥打电话。大哥大嫂是四点半才到家的。

在老妈的丧礼上,那帮假道士的领班,在向上天通报老妈死讯的“榜”上,把老妈的忌时写成了“子时”。这个错误还是二嫂发现的。领班就贴上手指甲般大小的一块黄纸,把“子”字盖住了,重新写上“丑”字。我当时一愣,问二嫂是谁告诉领班的。二嫂說是大嫂,并埋怨她这都会搞错的。

这不是很奇怪吗?

他们到家都四点半了,接到二哥通知也四点过了,这个“子时”是怎么来的?

难道是老妈确切的死亡时间?

我联想到凌晨的那一声喊。

从老妈摔倒第二周开始,大哥家就十分诡异。大嫂很早就把老妈死后要用的东西买回来了,说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她建议我们一起去庙里点满堂红,为老妈疏通回去的路,她说她去庙里求过菩萨了,菩萨说老妈回去的路不通。大哥也说要去山上准备坟头,以及给老妈做遗像用的照片……总之,大哥家从第二周开始,就着手准备老妈的后事,好像他们已经得到了老妈死期的通知书。

按人之常理,老妈只是硬伤,与生命无碍,做儿子的应该竭尽全力,让她尽快康复才对;就像二哥和我们所做的,那才是人子之心。大哥一家为何只盼着老妈早点死呢?我实在想不通,即便在老妈的丧礼上,我也无法停止思考。我把我们兄弟四个的家里事梳理了无数遍,别的兄弟家无事,唯独大哥家的独子,在老妈摔倒前五天,生了个儿子。我们四个兄弟,只有大哥有个儿子,也就是老爸唯一的孙子,现在唯一的孙子又给老爸生了个唯一的重孙。老妈过世前,重孙满月了。这事要放在以往,满月酒不知要办得多热闹呢,那是许家两代单传的唯一传宗接代的后代呀,大哥大嫂脸上不知有多贴金呢,像这样的机会,他们怎么舍得放弃呢?奇了个怪了。

有天夜里,我忽然想到巴金小说《家》中的一个细节,爷爷病重在家,大嫂要生产了,家里认为这是与老太爷犯冲的,就把她送去城外的破庙生产,结果他大嫂难产死了。这时候我终于想通了,只要把老妈与重孙联系起来,以往不明白的地方就全理顺了。

给老妈做完“五七”的那天晚上,我把哥嫂召集到一起,我有话对他们说。我就问大哥大嫂,你们家去香港验过性别的孙子出生后,肯定去算过命、排过八字,在老妈摔倒的第一周,你们是否也去给老妈算过命、排过八字,老妈与你们家孙子是否八字犯冲、命里相克?老妈的存在是否对他构成了生命威胁?要不,你们怎么知道老妈回去的路不通呢?而且忙着去给她通路。你们家孙子出生五天,老妈就躺倒了;满月才四天,老妈就走了。谁也不是傻子,你们心里更清楚,老妈是死在子时,而不是丑时,对吧?那么,她在你们规定的时辰里又是怎么咽的气呢?

二十九天前,老妈在储藏室——城里人这么叫,其实就是堆垃圾的小屋——摔了一跤。

老妈“二七”时,为了腾出安放老妈牌位和遗像的地方,我们在老爸家整理房间,顺带把有异味的储藏室也清理了,结果发现一只卷着的扎了绳子的尿素袋里,有只腐烂的小猫的尸首。

时间从不说话,但回答了所有问题。

十五

2001年夏天,坐了18年牢狱的李四害,无罪释放了。

一年前,在九九河上游养鸭的鸭场老板,在钱塘江防洪堤上的林子里奸杀了一名妇女。鸭场老板被捕后,还交代了18年前,他在江边鸭场当饲养员时,在九九河边强奸过一名妇女的犯罪事实。经过一系列法律程序之后,第二年夏天,李四害重返七步街。他依旧细细长长的,剃了个光头,身上西装笔挺,脚下皮鞋锃亮,哪里像个劳改犯呀,简直就是国家干部下基层,派头十足地踱着方步。不过,他的右脚有点儿瘸,见人就哈哈大笑,称老子回来了。谁知在哈哈声中,他就冷不丁地摔倒在地上,挺了好一会儿,才又没事似的爬起身走了。

他家一副破败相,大门紧锁。李四害呆站在自家门前。村里人可热情了,七嘴八舌的,都抢着问他话。李四害漂亮地转过身来,朝众人摆了摆手,就赶去李吃粥家。村里人哪里肯歇呀,就跟一群屎苍蝇似的,嗡嗡地追随他而去。

他现在可是车村首富,政府赔给他20万块钱。那是2001年,20万元人民币是个什么概念,我记得前些年有万元户还胸戴大红花,说是这辈子都不用干活了,坐坐就能吃了。村里人细究起来,李四害只赔到19万零点。但也足够了,车村有哪个人奋斗18年,能积下这么多钱的。一个都没有。大家就骂李四害这个贼坯,坐牢都能赚大钱,运气来了推都推不开。

李四害走到九九河头,愣住了,过去能撑水泥船的河流瘦成一条臭水沟,老家门前的老槐树也不见了,李吃粥家也变了个样子,好像高大了许多。他再次起步时就大声喊:“爸,妈,我回来了!”

李母扶在门框上的双手滑落下来,人跌坐在门槛上,呜呜哭泣。李四害站在李母面前,朝屋里张张,问爸呢?李母只是哭。忽然从里屋跑出来一个男孩,朝李四害看看,就扑到李母的背上,双臂圈住她的脖子,细声细气地问:“奶奶,这是谁呀?”

“呵呵。”李四害后退两步,反问男孩是谁呀。

“我叫李懂!”男孩歪个小脑袋生气道,“你干吗欺负奶奶?”

“这是吃粥的儿子。”有人说。

“臭小子倒也结婚了,”李四害又问男孩,“你多大了?”

“这是吃粥和你老婆生的。”有人又说。

“什么?”李四害高声地问说的人,“你说什么?”

“你老婆早就嫁给吃粥了。”

李四害也不管李母哭不哭的,只顾自己进屋,拖了张竹椅子坐在门里边,尖头皮鞋搁在门槛上,吩咐李母给他倒杯茶来。李吃粥和朱竹清回来时,他连起个身的意思都没有,只是盯着朱竹清看,两眼一点点黯淡了下来。她晒得黑,头发又黄,显得老相,没有一点他心里面的影子。李母已经告诉他,他和朱竹清有个女儿叫李想,在县二中读书,还没有放暑假回家。兄弟俩相对无语时,朱竹清忙着做饭。家里的饭菜也难吃,李四害只吃了大半碗就剩下了。他们都没有说话。就连男孩也闷闷不乐的,时刻警惕地注视着这个陌生人。李四害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就走了。

李四害现在有钱了,他把过去的老房子推倒了,重新造了一幢两层半的楼房。

李四害突然走了,失踪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带回来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左眉有颗黑痣。

尽管李吃粥家的饭菜难吃,但李四害在家时,睡是睡自己家的,饭却是去李吃粥家吃的,踩着时间点儿,牵着有痣的女人,有说有笑地走过七步街,拐过九九河东梢头,去李吃粥家蹭饭,白吃还嫌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放下饭碗,两人就回自己家,形同散步一般,从街上经过时,旁若无人。住上一段时间,李四害和有痣的女人走了,失踪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四害突然又回来了,又带回来一个女人,同样的年轻漂亮,但不是上次的那个;眉梢没痣,但做过兔唇手术,人中怪怪的。街上就有人说,李四害带回来的女人,都是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有人在省城和县城就见过这种女人。很烂的。但车村人说归说,李四害做归做,这样又过了两三年,李四害就不再带女人回家了。有人说他没钱了。这么多钱就让他这样乱花花光了,村里人替他可惜,但李四害自个儿却一点都不觉得。他说钱吗纸嘛,花了才叫钞票;再说他的大好青春都在牢里浪费了,他不得补回来吗?老妈问他这么做图什么?李四害就问老妈:“你知道牢里的日子吗?我出狱那天,一见到太阳就哭,眼泪哗哗地直流。现在这种日子,过一天也值。”

没钱之后,李四害依旧不肯下地,却对赌博上了瘾。

十六

这天黄昏,被汗水和泥巴“漆”成泥人一般的李吃粥,开着一辆电瓶三轮车从地头回来。他从东头进入七步街后,三轮车开得并不快,但还是带起一股热风,老是掀他的大草帽,只因为他刚才懒了一懒,没有把断了的帽绳重新结上,现在他不得不腾出右手来,按住这顶调皮捣蛋的大草帽,让它永世不得翻身。另外,烈火一般刮到身上的夏风,让他比在地头都会出汗,别的倒是无所谓的,衣服湿了就湿了,唯独额头上黄豆大的汗珠,直挂下来,像辣椒水似的,侵入了他的双眼,辣得他又痛又流泪。他拼命地交换着眨眼睛,左睁右闭,左闭右睁,但还是不能赶走眼中的汗水,他就索性把抓着大草帽的手,连同帽儿一起高举起来,用火辣辣的衣袖去擦脸上的汗珠。

就在袖子蒙住双眼的瞬间,对面开来一辆汽车,近到让他惊恐,像突然从地下冒出来的,朝他直撞过来,又或者说,是他的三轮车朝汽车直撞过去。如果他没有迟疑那么一下,也许就能避让了,但他瞧着眼熟,继而发现这辆汽车竟是他儿子的,这就让他在心里很是那个了一下,因为他清楚开车的人不是儿子。怎么说呢,他居然忘了自己开着三轮车,反应就慢了那么一拍,等他清醒过来,大声地朝开汽车的人喊:“踩呀!刹车!”开汽车的老兄应该听不见他的喊声,但肯定看到了他和他的三輪车,又打方向,又踩刹车;而在此之前,李吃粥连大草帽也不要了,握紧手刹,三轮车朝右一拐,往街北的汉庄伯家门口撇去。

开汽车的老兄大概也吓死了,手忙脚乱的,不仅打错了方向,还把油门当刹车踩了,这就使得汽车和三轮车命中注定有此一劫,并历史性地撞上了。汽车力大,把李吃粥从三轮车上撞下来不说,还把三轮车挤到汉庄伯家门墙上,硬生生地从墙上挤出一个洞来,才熄了火。

从汽车上慌忙钻出来的,正是李四害,他怯怯地站到地上,左手叉腰,右手愤怒地撸了一把倒驳的长发,仍旧不解恨地在原地转了个身,怒吼道:“人都要昏倒!”他这才上前,弯下腰去查看倒在墙脚边的弟弟。李吃粥是被汽车和三轮车合伙拖过去的,他的左脚挂在挤扁的三轮车上,鲜血直流,右脚弯曲抵住墙头,整个人背对着街道,扭曲成“L”形。李四害扳过他的脑袋,看到一张血肉模糊的面孔,和一对在血污中瞪得老大的眼珠,以及露珠般渗出来的鲜血。“吃粥!吃粥!”他连叫数声,李吃粥丝毫没有反应。李四害吓得浑身哆嗦,该不会是被撞死了吧?他赶紧把弟弟的头扳回原位。

李吃粥没有死,他被送到镇卫生院后,简直就是用白纱布裹成的埃及长老。

他的右腿骨折,上了石膏板,小腿(一长条皮被刮了下来,像剥了皮的田鸡腿)缝了三十多针。左腿和左臂有五处骨裂,也上了石膏板,白纱布从头缠到尾。腰也撞伤了,需要白纱布的帮忙。还有脸也全擦破了,中度脑震荡,白纱布同样缠满了头,只在眼睛部位露出一条细横缝来。在送去镇上的途中,李吃粥把隔夜粥都吐干净了,之后两天三夜,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李四害站在病床前,面对木乃伊般的李吃粥,对他的前妻说:“医疗费我会出的。”

他急促地搓着双手,又说:“汽车吗,你让李懂找保险公司……”

事实上,一个月后李吃粥都出院了,也不见他拿来过一分钱。他是有过钱,从前很富,曾经是车村首富;五年前,车村的土地又全被征用了,李四害靠李父和他自己的承包田,又发了一笔横财。李吃粥家只赔到五十多万,而他倒有八十多万。这里面应该有朱竹清的份儿,但他一分钱都不给。对于李四害这个孤老头,钱来得容易,去得也快。他现在是连女人都不感兴趣了,他就只爱赌博。李四害上了赌桌,戒饥戒寒戒色戒一切,不分天地,不分昼夜。土地赔偿款到手,他一夜之间就输掉了二十来万。他还光荣死了,在七步街上喉咙梆响,说给这个听,说给那个听。这个傻逼脑子混沌沌的,被人抬了轿子都不晓得,人家诚心提醒他,他还跟人家急呢,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们都是硬碰硬的,只是他手太臭罢了。

若是朱竹清还在跟他过日子,不知又要背多大的冤屈了——家财都被她的鼻痣漏光的。

李四害是有了钱就大赌,没了钱就小赌,反正总是一个赌,一天不赌是过不了日子的。

出事之后,李母吓死了。

孙子的汽车钥匙是她偷偷塞给李四害的。

李四害来借车,就是趁着他们都不在家时来的。他涂了蜂蜜似的一声“妈”,李母早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他本想开了这辆车去作抵押,借了钱,再去赌一把大的,他想翻本。喝老酒为醉,娶老婆为睡,赌博吗就为了赢钱。谁晓得他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车子刚开到七步街上,就冷不丁地碰到李吃粥。这做贼的人,虽然别人不晓得他是贼,但自个儿却心虚得很,他手忙脚乱地想避过李吃粥走掉的,但终究还是撞上了,倒霉也真是不挑日子的。

李四害偷了李吃粥家的丰田汽车去抵押借钱,再去赌博这件事,可不是我为了写这篇小说而“造孽万千”的,那是事后李四害在街上当笑话讲的。那时候李母已经过世。但即便她还活着,李四害也不会因为顾及她而不讲的。他说那天他肯定大赢,那天赢钱的美妙的预感特别强烈——一个赌棍的第六感觉。他说车祸之后,他就应该去买彩票的,大奖非他莫属,但他没有钱,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没有做,才导致现在还这么穷,他在街上说这些时仍后悔不已。

十七

李母落下了心病,常常心口生痛,没有半点食欲,夜里噩梦连连,常说老死尸来找她了。朱竹清见鬼之后,李母就留她住在家里,自己却得了夜游症,常常夜访李四害家,直到李四害回来。朱竹清劝她去医院里看看,她说没用的。三个月后,李吃粥能够下床了,她却再也下不了床了。白天睡,晚上醒;睡着时,胡话连篇,醒来时,盯着蚊帐顶发呆。她老早就替自己准备好了,清醒时告诉朱竹清东西都放在哪儿。她都说过十来遍了。朱竹清答应了,她非要她拿出来,在她床前清点:寿衣、寿裤、寿鞋、香袋……

这天早上,李母对李吃粥说自己快了,让他送她去李四害家。

李吃粥吃惊:“为何?”

李母让他别问了,送去就是了。

李吃粥不送。李母执意要他送。朱竹清看不下去了,就劝李吃粥遂了妈的心愿吧。李吃粥准备了羊头车,一边压上两块石头,另一边铺上棉被,抱李母躺到车上,用绳子捆了三匝。朱竹清说这样多难看呀,她扶着妈就行了。“万一你扶不住,摔下来呢?”李吃粥没好气道,“出了事,都是祸水!”朱竹清想想也是,这个责任她可负不起。

李吃粥推着羊头车,朱竹清扶在边上,两人小心翼翼地上了街,顿时引来不少围观者。

街上人啧啧称奇,说过去上镇供销社交肉猪,就是这个样子的。羊头车这边捆着一头肉猪,那边压上两块差不多重的石头,等交了肉猪,两塊石头各放一边再推回来……

李吃粥把羊头车歇到李四害家门口。

朱竹清敲门。咚咚!咚咚!

“开门!”

家里没有一点动静。围观的人说,他在家的。

“李四害,我知道你在家里,开门!”

咚咚!咚咚!咚咚……

【责任编辑朱个】

猜你喜欢

羊头李四二哥
无意河边走
木手枪
你追我赶
巴山背二哥
五柳肚丝与红烧羊头
伊斯坦布尔的两只羊头
冬至“熬羊头”
此地无银三百两
反客为主
十日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