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初中语文微课的设计与应用

2021-08-16陆月秀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设计与应用发展现状互联网+

【摘要】本文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微课的发展现状、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微课设计与应用等三个层面论述“互联网+”环境下初中语文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措施,旨为初中语文微课资源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微课 发展现状 设计与应用 价值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49-04

微课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能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本文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微课的发展现状、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微课设计与应用等三个层面论述“互联网+”环境下初中语文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措施,有效地融合现有的网络资源和校本资源,为初中语文微课资源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个共享平台。

一、微课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环境下,微课是一种以微格教学视频为主的微型课堂,是一种能通过在线网络开展多种学习方式的课程。微课课程教学时间短,同时具有内容精细、流动性强等特点。最值得一提的是,微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主题直接,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微课已成为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环境下,微课的发展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的。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发现微课在还原语文上极具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对教师而言,微课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研起到促进作用;对学生而言,微课不同于传统课堂学习,能激发、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由此可见,微课对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打造一个精彩的微課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微课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展开,详细论述微课在教学中的设计及具体运用,积极探索微课教学的应用价值。

二、微课的设计与应用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合理利用微课教学,针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

(一)微课选题

对一堂求精不求多的微课,选题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微课课题,其实就是对重点知识进行精准选材,这是制作微课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微课课堂时长一般比较短,要求微课选题的内容宜小不宜大,在精不在多;能做到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完整,才能算是一个达标的微课。笔者在设计微课教学内容时,也以此作为设计的要求,并且要求学生在结合学习实际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笔者的微课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两个关注点:

1.关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需要回归到教材之中,抓住课标要求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且针对学生较为困惑的地方进行设计。新课标对初中生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在阅读时,应该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厘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但在使用问卷星对学生的测试反馈结果显示,本班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段落句子作用答题比较模糊。结合课标要求,笔者初步将选题范围划定在现代文阅读部分。

2.关注学生薄弱知识点。学习的缺漏点,是学生亟须解决的难题,将微课选题定为这些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明显提高。课堂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才是微课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微课选题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知识储备、智力因素等,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定重难点。

以某次月考呈现的语文数据为例,笔者借助更为精细化的班级和个人答题情况的分析统计数据,发现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的薄弱点,如16题段落作用题。通过统计数据中答题区分度的描述,被描述为不强,这个部分的知识是需要整体巩固提升的。因此笔者从这次考试数据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将微课的选题定为“现代文阅读之语段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

选题结束后,笔者进行具体的微课设计:

1.根据微课选题准备相应的教学素材。根据“现代文阅读之语段的作用”这个主题,笔者以中考真题和课文选段为阅读材料,引发学生关注明确的内容与考试息息相关,学习目标更明确。

2.明确具体教学设计方案。明确教学目标为掌握段落在文中作用的方法。由于在录制微课时,笔者是面对着屏幕的,缺少和学生的互动环节,很难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因此笔者将微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脚本,让录制过程自然顺畅,表1是本次微课内容的脚本设计。

(三)应用和反馈

传统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课后完成作业。但通过微课,将本应在课堂学习的知识点放到了课后自主学习。学生在听微课过程中还可以在网上跟别的同学讨论,可以随时随地查阅相关资料,课堂时间就可以留给学生提问,进行当堂小练习,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更高,效果更明显。为了使微课的课程内容更具体明确,笔者也将课程设计完整记录。(如表2所示,见下页)

为了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逐步养成自学能力,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笔者还在设计中加入了相应的学习任务清单。这种学习任务清单能够辅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在任务单上明确提出要完成的思考内容,帮助学生将微课中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锻炼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能。与此同时,笔者还能通过学习任务清单,检验、诊断并且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后期再对学生缺漏的知识进行补充。这样的方式对提高教学效益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表3(见P52)是笔者针对《现代文阅读之语段的作用》这一微课制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清单的内容可以是各式各样的,把学习任务单结合到微课课堂之中,能够取得讲练结合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关注课堂教学,训练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标。学习任务清单的设置应回归文本、立足于教材,关注学生学情并且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清单时明确学习方向,感觉到学习有方法。

三、微课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一)突破难点,把握重点

教师利用微课来攻克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在设计微课教学方案时,回归教材文本,充分挖掘教材设计的重点难点。同时还应掌握学情,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点以及真实的学习需求。在语文微课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微课教学特点合理、科学地应用其中,达到突破重点的教学目标。

(二)开阔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初中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掌握教材里的文本知识,还应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延伸学生的语文知识面。例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时,笔者发现若是仅仅讲解课文文本内容,学生会因为不够留心观察生活而难以理解课本中月光之美,学生对文本中的宁静氛围难以共情。此时笔者选择用微课图片展示,将文字转变为视频图片,把课本中的美好景象展现出来。在幽幽月光落入堂前院后时进行文本的再解读,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升华学生的情感。

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QQ群,把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小视频、故事背景等推送到群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语文知识面。

(三)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并不相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这种个性的不同,尝试利用微课去打破传统教学的统一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首先,在开展课程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内容来完成对教材的预习感知。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能初步了解课程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快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避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教学的过程制作成微课视频上传到学生QQ群里。学生在课堂中没能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重新学习,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运用暂停、快进、后退等视频特有的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反复观看课堂内容,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微课让教师从传统教学中思考、发现、变革,使学生由学习者变為开发者和创造者。微课也方便教师教学与研究,让教师在微课设计与再制作中“研究—实践—反思”,逐步提升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燕.“互联网+”语境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两个关键维度[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2).

[2]房芳.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34).

[3]徐桂娥.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3).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广西教育研究“互联网+教育资源应用试点”专项课题“互联网+教育资源环境下教研组研修方式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2018ZJY1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陆月秀(1978— ),女,壮族,广西上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五一西路学校,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设计与应用发展现状互联网+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智能建筑通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