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用取向”的小学语文低中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2021-08-16李丽英

家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阅读教学称得上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半边天,它对于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语用能力、文学素养都有显著效果。笔者分析了“语用取向”下小学语文低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含义及重要价值,并阐述了行之有效的几条具体策略,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语用取向;小学语文;低中年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9-0155-02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Pragmatic Orientation" in Lower and Middle Grades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Mingxi County,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LI Liying

【Abstract】Reading teaching can be called half the sky in the Chinese teaching system. 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literary literac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t value of reading teaching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under the "pragmatic orientation", and expounds several effective specific strategies to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Keywords】Pragmatic orientati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ower and middle grades;Reading teaching

一、“语用取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析

语用实质上具有“应用”“交际”“实效”的多重含义,主要研究文字、语言在课文语境、现实生活中运用及产生的实际效果,也是语文教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实质意义。基于“语用取向”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无疑就是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及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灵活策略,营造出多样化的语言情境,教师、学生共同在文本阅读、口语交际的情境中正确合理运用文字、语言,以及书面表达、口语交际过程中达到的教学实际效果,以推进学生书面表达、语用能力、交际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语用取向”下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凸显语文学科本质的根本路径选择

语文本质是综合型、应用型的一门语言工具学科,语言类学科学习通体目标是确保学生能恰如其分地合理应用文字语言,掌握提升语用能力,无疑称得上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仍一直沿用多年不变的授课方式,缺乏语用学理论指导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日益膨胀的学习需求不相协调,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语用水平。基于语用学为教学指引,不断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并破译语言的密码,有效实现了对学生语用、交际能力的培养,完全符合新课改革的根本方向。

(二)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生都有自身学习个性需求与发展动机,强大的内驱力催促着学生努力探究、获知,急切地渴望借助课本、真实语境与他人轻松地进行口语交际和沟通,这种强烈的收获知识、口语交际、书面表达、语言理解的求知欲,是以发展语用能力为基础的,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社会进步发展的基本需要

在信息化水平急剧发展、经贸国际化的今天,我们逐渐认识到收获更多语言知识、口语对话社交、创新发展思维、认识拓展世界等综合能力是何等重要。对于日后步入社会的学生而言,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言语交际和发展思维,才能比竞争者有更多的发展机遇。身为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须抓住这个关键的启蒙阶段,立足语用取向的视角开展小學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语用水平与语文综合素养,以及帮助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基于“语用取向”的小学语文低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注重解锁“语用”密码

语言类学科的教学要求力证了掌握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和归宿。而明确、合理的语用教学目标,能正确指引和带领学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拓展语言的视野。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都不尽相同,依据语用取向、年段学习要求、学习情况等,帮助学生学会能口齿清晰、发音准确、用普通话流利朗读、掌握每个阶段的语用破译密码。实施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为注重引导学生对字、词、标点和句子的了解掌握,对于字要记清几声调、轻音和变调等,掌握组词方式、哪种类型词汇等,注重逗号、句号、感叹号等标点的正确使用,掌握有亮点的重点句子。比如,教师在授课《秋天》时,教学目标是对于几个语用点的掌握,第一是对字的轻声的掌握,掌握“凉了”的“了”“黄了”的“了”“叶子”的“子”“来了”的“了”四个轻声;第二是“一片、一群、一会儿、一字”几个“一”的不同变调;第三是两个词语“一会儿”中的儿化音;第四是逗号、句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第五是描写秋天来了的几个重点句子,并进行仿写训练。

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为:在完成低年级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下,学会使用普通话吐字清楚、顺畅生动地朗读课文,并投入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和体会。比如,教师在授课《灰雀》时,安排了学生对第一段重点描写灰雀形态的句子进行朗读,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意境,掌握本文“列宁用自己爱鸟的深情感染和启发小男孩放鸟归来”的主旨内容,这就是破解语用形态的语言密码,切实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营造与文本内容相宜的语境,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教师应倾心创设出与阅读内容完全合宜的各种情境,包括问题式情境、音乐情境、动画情境、生活化情境等,情境式的教学助力于学生对文本内容、课文主旨的了解和吸纳,学生仿佛置身于原文的情境中,化身为文中人物感受其心理动态,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教学情境,都能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助力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增强。例如,在进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阅读教学时,课文里描写“周恩来在法租界看到中国妇女的丈夫被外国人轧死却无处申冤”的场景,教师牵着学生的思路在语境、言语思维方面加以深入分析,与文本逐渐拉近关系,提升了对语言世界的灵敏度,这时教师要求几位学生分别扮演洋人、中国妇女、中国巡警及旁观者等文中角色。在真切的情境中体验和感悟是本节课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最大亮点,由切身感受来捕捉人物心理动态变化以此升华感情,强化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语用意识。

(三)对比不同的语用形态,强化阅读成果的语用转化

基于语用取向的小学语文低中年级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语言积累,深层挖掘出文本内涵,将知识精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积累,并能正确熟练地应用文字语言。教师应指导学生以课文题材、写作手法为着眼點,精读、细读文本内容,还可以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语用训练。比如,教师在授课《麻雀》时,要求将其与《灰雀》进行阅读对比,细读和对比一下两篇文章在体裁、写作书法、言语情感等方面,出自不同国度、不同作家的手下著作有何异同点,基于语用的角度,看看他们如何巧妙应用文字语言来描述麻雀和灰雀,在文字、重点语句、比喻手法、写作方法上进行多角度对比阅读,让他们思考怎样抓住每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实现了阅读成果的语用转化。

(四)运用多种训练方法,开展“语用”实践活动

低中年级的文本内容篇幅较短、结构简单、语言单调,通篇多为短句,读起来更加顺畅容易,满足了这个学段小学生阅读、背诵的学习需求,教师应立足于语用的角度,尤其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文字语言的表达手法,强化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全方位训练。比如,教师授课《我们家的男子汉》时,以图片为载体,细读作者笔下的“男子汉”到底是什么样的,在“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和“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大方面应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描述,掌握作者别树一帜的写作特点,在写作训练过程中通过复述、仿写、缩写、补白、扩写等多种手法,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用形态的掌握和自主发挥。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对主人公动作与心理变化进行补白写作,对于主人公独自去买东西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状态进行仿说、仿写练习,学生在多种形态的写作练习中将能掌握动词、形容词等多种形式语言的运用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完成了文字语言的迁移和表达,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语用水平。

四、结语

总体来说,小学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课用教材结构简单、篇幅较短、文字语言简练易懂,教师基于“语用取向”的指向,对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效果和意义加以关注,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深刻内涵,在理解、组织、迁移、转化的文字语言训练中,不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秋源.基于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2).

作者简介:李丽英(1976-),女,汉族,福建三明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责编  林  娟)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