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瘾高发季“孩子,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2021-08-16陈晓莹

健康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飞电子产品陪伴

陈晓莹

说起今年的暑假,38岁的吴女士愁得头发都要白了———吴女士的儿子小飞(化名)迷上了网络游戏,疫情期间每天在家玩手机、平板,好不容易等到开学稍微控制了一些,现在放假了,就又“无法无天”了,天天“趴”在屏幕前,脾气也越来越暴躁,还经常因为上网问题与父母吵架,严重的时候甚至对母亲大打出手,“网络把我儿子变成了另一个人……”吴女士忧心忡忡地说。

小飞今年14岁,读初一,接触网络游戏之前,他在班上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上。可自从一年前,他跟着同学一起在网吧接触了一款网络游戏,就开始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每天至少玩上5个小时。有时候要玩到凌晨两三点,直到自己头晕脑胀、昏昏欲睡才关上电脑去睡觉。不给他玩电脑,他就偷偷拿爸妈手机玩,家长发现一旦没收手机他就大发脾气,有一次甚至对母亲大打出手。久而久之,父母发现孩子的性格似乎也变了,除了上网,对其余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白天打盹混沌度日,成绩明显下降。原来以为放假在家,小飞可以借此机会充充电,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可事与愿违,回家后的小飞变本加厉,甚至恶语相向,发展到要动手打人的地步。于是,父母带着小飞来到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睡眠病区副主任医师冯虹处就诊。冯医生详细了解了病情,并做了相应的心理测试,最终诊断小飞患了一种病———网络成瘾。

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的定义仍有争议。《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首次提出“游戏障碍”这一概念。“游戏障碍”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地玩电子游戏行为(包括线上或线下),其特征是对游戏的控制能力受损,游戏行为优先于其他一切活动,并在出现负面后果的情况下仍继续游戏行为。行为模式的严重性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以及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严重损害。

冯医生结合小飞的特点,提出了“中西醫结合并辅以心理疏导和物理疗法”的治疗方案。经过一系列综合性治疗,小飞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了父母,认识到自己是通过网络游戏来获得某种依赖,企图在网游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同时,小飞父母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为人父母,应该真正关心孩子,而不是关心成绩;真正陪伴孩子,而不是监视孩子;真正理解孩子,而不是不分缘由责骂孩子。

如何预防网络成瘾

●家长以身作则

其实不光孩子,大人对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也是相当高的。大人依赖电子产品,那孩子自然而然也会依赖电子产品。

●增加亲子互动

陪着不等于陪伴,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放下手中的手机,把目光投向孩子,陪孩子玩耍、陪孩子探索,做些与学习无关的、孩子感兴趣的事情,陪孩子发现他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的亲子互动就是增加孩子与现实世界接触的通道和机会。孩子的成长需要足够的陪伴,而这种陪伴必须是有温度的。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很多家长就是因为孩子青春期前没有给予充分陪伴,到了青春期,孩子就把自己关起来了,家长再想进入孩子的世界,就没那么容易了。在这个需要和虚拟世界“抢夺”孩子的时代,在家中受到父母耳濡目染的积极影响,只有内心足够强大、对生活有满足感、安全感的孩子,才会在面对虚拟世界的诱惑时,有足够的免疫力。

猜你喜欢

小飞电子产品陪伴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小眼镜找朋友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陪伴”等十二则
襄阳市区3~6岁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
陪伴
小飞的63分
小飞的奇遇
令小偷无语的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