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应用与研究
2021-08-16田冲
田冲
【摘 要】数学是一门贴近实际生活的基础学科,教师从生活的视角出发进行教学,更易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小学数学之中,不仅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理解力,还能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课堂质量。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9-0078-02
Effectiv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 the New Era
(Jiangji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Ningyang County, Tai'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IAN Chong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a basic subject close to real life. Teachers tea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which makes it easier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mathematics. Integrating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to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s, but also strengthen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ensure classroom quality. Therefore,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combines hi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o conduct research on thi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Life-oriented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教师将生活中的场景或案例导入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学生更为高效地掌握课堂知识,实现有效学习的目标。因此,本文从生活话教学的概念和意义、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方法、生活化教学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出发,对新时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究。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作用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一种成长模式,从而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将生活化教学作用于课堂活动之中,可以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获得更为直观的学习内容和认知理解,更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深入探究。同时,将生活化教学运用于课堂活动之中,还能帮助学生降低对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知识迁移转化的效果。
二、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变化和教情发展,合理构建生活化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向,使学生在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引导下,实现有效学习的目的。例如,“中国的热极-认识负数”的教学是关于正负数的意义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对正负数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此,笔者利用多媒体投屏技术,将日常生活中各地区的温度变化表呈现给学生,如黑龙江日间平均温度-4℃、江西日间平均温度23℃、海南日间平均温度33℃等信息,并提出“你们从这些地区的温度变化中可以看到什么吗?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回答:“我算出江西和海南日间平均温差10℃。”通过生活化情境的构建,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堂新知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二)引入生活化常识,发挥学生能动心理
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引入课堂,不仅能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意识,使学生在生活常识的导引下获得灵活、全面的思维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导入生活化常识,以生活实例为目标,组织学生对现象的讨论,发挥学生的能动心理。例如,“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主要是要求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抽象能力。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情基础,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基础特性,对此,笔者将生活中“商场手扶梯的四边形玻璃”导入其中,并运用计算机剪切功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转化关系。同时,笔者还让学生对四边形伸缩衣架进行拉伸与观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的特點,拓展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和实物模型的观察,纷纷了解到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特点和计算方法,这对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探索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
(三)开展生活化活动,增强学生操作技巧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是数学教学发展的重点之一。因此,在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开展生活化活动,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展开实践化的学习,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在不断操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例如,“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教学内容是关于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学生通过对平移与旋转的方法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对此,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剪纸,让学生在美仑美奂的图片欣赏中,体会剪纸所蕴含的数学现象。随后,笔者组织学生运用剪刀和纸张,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对折、剪裁,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与转化效果。学生通过趣味性的生活剪纸活动,不仅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了解,动手能力还得到了培养。
(四)创设生活化问题,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在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创设生活化问题,把握学生的探究方向,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数学意识,从而达到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的教育目的。例如,在“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的教学中,笔者考虑到学生已初步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并掌握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笔者将生活中的數学问题导入其中。①找出10和4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②一个长方形果园长150米,宽120米,在果园的周围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而且最远,至少要种多少课树?③3名同学去阅览室读书,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5天去一次,丙每6天去一次,上次他们都是星期一去的,他们至少还要几天才能同时去?这一天是星期几?④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如果9人一组则少2人,如果8人一组也少2人,参加植树活动的至少有多少人?对生活化问题的设置既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生活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主体性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认知方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体验得以最大化。此外,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情发展,还应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正确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习惯。
(二)多元化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多元化的组织原则,灵活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趣味化、生活化、多样化的活动体验中,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夯实课堂学习的基础。同时,在多元化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考虑内容的适度性,避免出现超纲、超限的现象发生,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三)拓展性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生活场景为基础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中包含的生活知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强学生的内在发展。因此,在生活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拓展教学资源,丰富课堂的组织内容,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生活化情境的构建、生活化常识的引入、生活化活动的开展、生活化问题的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这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爱莲.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