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马拉松 量力而行
2021-08-16李娜
李娜
马拉松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按照比赛地点可分为公路马拉松和山地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半程21公里,是一项需要挑战自我体能、意志品质、强大时间管理能力的耐力型有氧运动。
总体来说,这项运动并不适合大多数人,这不是运动基础较为薄弱者进行减肥、塑形、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首选,更不是用来证明“自我挑战成功”,或在社交平台拍照打卡的一个工具项目。
●体能储备水平要求高
马拉松运动不仅需要优秀的心肺机能,还需要一定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在备赛期间,专业的跑者会提前进行跑量储备。比如一次跑20公里,每周跑三次。在开赛前,这个数字可能上升至每次42公里,每周三次。而如此高频次、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会伴随体重减少造成一定程度的、肌肉总量下降(即我们常说的消肌)。低体重虽然可以帮助跑者在跑动中能耗减少,有利于超长距离的跑步成绩,但是肌肉量过低则可能导致很多意外发生,比如肌肉关节损伤,甚至骨折。
●身体条件不适合极限运动
患有心血管疾病、肺部疾患,或患有颈椎病、脊柱弯曲的人,不适合参加马拉松训练。常年以坐姿为工作状态的人,由于颈前伸、驼背、二郎腿等错误体态,肌力不平衡,骨骼会出现各种姿势性“位移”,比如髌骨外移、骨盆前倾、脊柱侧弯等,此类人群也不适合跑马拉松。如果骤然参与马拉松等耐力型运动项目,必然会导致运动伤害,如膝关节、踝关节损伤,甚至骨折,建议咨询专业的运动康复师或教练纠正运动姿态,减少不必要的运动伤害。
此外,马拉松是极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心脏的供能要求会提高5~7倍。如果有心血管基础病的话,则可能在跑步过程中导致心室过度伸张,令心血管出现疤痕和硬化。
山地马拉松注意这几点
●建议穿长袖长裤
参加山地马拉松时建议穿长袖长裤,可以预防紫外线辐射造成的晒伤、蚊虫叮咬、寒风沙土的侵害、草丛、树枝可能造成的划伤等。发生意外摔倒时,衣服可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危险系数。此外,防紫外线的眼镜、防晒面料制成的口罩、手套、小腿弹力袜等,也都能降低户外运动给人带来的伤害。
●气温低时,衣着要保暖透气
户外有氧运动时,自身产热极高,人体大量出汗散热。如果衣着保暖性不强或透气性差,会导致汗液包裹在身上,体温快速下降。如遇大风暴雨等天气,在温度低、湿度高、风力大的情况下,体表水分快速被带走,人体恒温系统被打破,引起失温症,会发生恍惚、颤抖等症状,严重的可致人死亡。
如果身处高海拔地区,或是在平原地区的冬季从事户外运动,应穿着透气性佳、柔软、有弹力的速干面料。也可以选择防风运动夹克。这样做对核心内脏的保温效果更好。切记不要穿纯棉面料。此外,人在跑动过程中,手脚都会大量出汗,袜子也应该选专业的跑步袜。
●平时加强进行体能训练
进行至少每周三次,每次40分钟的大肌群训练,如股四头肌等的抗阻训练,以提高其绝对力量,保持一定的肌肉围度。
●出門前反复确认气象预报
穿好运动服,带好相关装备出门前,再用手机或其他设备查询实时的气象条件。如遇大雾、狂风、多雨、低温等恶劣天气,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马拉松是一项健康的运动,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要以安全为第一考量要素,参与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如发生感冒、发烧、咳嗽等疾病或比赛途中出现身体不适就应该果断放弃,切不可“挑战生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