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激光多普勒的杯形波动陀螺频率裂解测量

2021-08-16李靖轩孙小燕于亚龙胡友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21年7期
关键词:谐振子扫频陀螺

李靖轩,孙小燕,于亚龙,林 星,胡友旺

(1.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0 引言

杯形波动陀螺是固体波动陀螺的一种,利用谐振子的振动产生驻波,进而敏感转动角度产生哥氏效应,实现角速度的测量[1-2]。与传统的机械转子陀螺相比,杯形波动陀螺的结构更为简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由于杯形波动陀螺的振动幅度较小,且附加质量会对陀螺的振动特性产生影响,因此频率的测量应尽量采用非接触式的方法。激光多普勒测振仪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接触式测量仪器,具有频率响应范围大、动态范围宽、高精度、高分辨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微器件的振动测量[3-4]。

本文设计了扫频激励、单频激励2种激励方案,在周向不同方位对陀螺进行激振,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进行振动信号的采集,实现了陀螺频率裂解的准确测量,并对陀螺的低频轴与高频轴进行了区分,为陀螺的调谐与性能表征提供了支持。

1 测试原理

1.1 陀螺基本工作原理

杯形波动陀螺有驱动模态与检测模态2个工作模态,如图1所示,两者在周向相隔45°。陀螺利用哥氏效应实现角速度的测量,当激励位于驱动模态方位、激励的频率与谐振子的固有频率相同时,驱动模态的驻波被激励出来,谐振子做四波腹运动;当有轴向角速度输入时,陀螺谐振子上振动各点受到哥氏力作用,检测模态被激励出来[5-7]。

图1 杯形波动陀螺工作模态

将陀螺谐振子视为只在自身平面内振动的薄弹性环,建立谐振子的环形模型。克里莫夫等人证明,受外分布载荷作用时,圆环的运动微分方程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8]:

(1)

假设作用于谐振子的激励力为F=Asinωt,由于谐振子沿切向变形很小,可近似认为pv=0,则可得到pw的表达式为[9]

pw=f(φ)Asinωt

(2)

式中

式中θ表示激励作用范围。

将f(φ)在[0,π]范围内进行傅里叶展开,由于仅分析谐振子在工作模态下的振动,因此只保留圆周角的二次谐波,得到激励法向分量表达式为

(3)

代入式(1),则圆环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4)

该方程的解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

w(φ,t)=p(t)cos2φ+q(t)sin2φ

(5)

将式(5)代入式(4),使用布勃诺夫-加廖尔金法,可以求得谐振子在外部激励作用下的边缘位移为

w(φ,t)=k2sinωtcos2φ+k4sinωtsin2φ

(6)

当没有角速度输入时,谐振子边缘位移只有k2项,只在驱动模态振动;当有角速度输入时,谐振子的运动则是工作模态与检测模态振动的合成。

理想情况下,两工作模态的谐振频率是一致的。但受谐振子材料不均匀性、加工误差等因素影响,谐振子工作时驱动模态与检测模态的固有频率间存在差值,称之为频率裂解[10-11]。此时由于质量偏差四次谐波的存在,理想谐振子中的驻波被破坏而发生进动,谐振子的振动过程可以表示为2个谐波振动和的形式[12]:

w(Φ,T)=Acos2φcos2φ0cosω1t+Asin2φsin2φ0cosω2t

(7)

式中:A是谐振子的振动幅值;φ0是波相对于低频轴的方位;ω1、ω2分别是两工作模态的振动频率。

当激励不位于驱动模态或敏感模态所在方位,而是处于两工作模态之间时,陀螺的振动是两工作模态振动的叠加,同时包含2个模态的振动信息,通过采集此时的振动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即可实现频率裂解的测量。

1.2 激光多普勒测振原理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利用光的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表面的位移和速度[13-14],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束,由分光镜分解为同频率同相位的测量光束和参考光束;测量光束通过透镜聚焦在被测物体的振动表面,光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经振动表面反射至光敏元件处;通过计算测量光束与参考光束的频差,即可求得被测件的振动速度:

图2 激光多普勒测振原理

(8)

式中:Δf为测量光束与参考光束的频差;v为被测结构振动速度;λ为激光波长。

2 测量方案设计

2.1 激励方式与激励信号的选取

只有当激励位于两工作模态之间时,采集的振动信号中才同时包含2个模态的振动信息。杯形波动陀螺通常采用压电驱动的方式,且压电片的粘贴位置与两工作模态所在方位一致,无法实现2个工作模态的同时激振,因此必须选择其他的激励方式。

常见的非接触式激励方式主要有声激励、静电激励和磁激励。由于声激励装置简单易于实现,且当激励源与陀螺距离较近时,可以认为激励源产生的声波具有较好的指向性,因此本文选择麦克风作为陀螺的激励源。为保证陀螺被充分激振,所选用的麦克风应具有充分的输出功率,这使得麦克风尺寸较大,因此在麦克风前设置了一中心开有圆孔的挡板,以保证声波准确的激励目标位置。

常用的激励信号有正弦激励、冲击激励和随机激励,其中,冲击激励和随机激励一般用于激励出被测件的所有振动模态[15]。由于只关心陀螺两工作模态的谐振频率,无需激发其他模态,且正弦信号易于控制,因此选择正弦信号作为陀螺的激励信号。

2.2 实验装置

激光多普勒振动测试系统如图3所示,主要由信号发生器、麦克风、激光多普勒测振仪、计算机组成。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和幅值一定的激励信号,施加到麦克风的两驱动端,使麦克风产生高频振动。麦克风在振动过程中对周围的空气产生周期性压力,传导至陀螺谐振子的目标激励位置,实现谐振子的驱动。谐振子的振动信号由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采集,并传送至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实现陀螺频率的测量。

(a)原理示意图

(b)实验装置图图3 激光多普勒振动测试系统

3 实验与讨论

测量陀螺的频率裂解时,根据激励源与陀螺的相对位置,既可以同时激励2个工作模态,同时测量两模态的谐振频率,也可以单独激励2个工作模态,分别测量两模态的谐振频率。针对上述两种情况,本文采用扫频信号、单频信号两种激励信号,分别开展实验。

3.1 同时激励两工作模态

扫频激励是用频率缓慢变化的正弦信号对结构进行激励,当频率变化率小时,可以认为实际的测量数据具有稳态响应的特征;当响应出现最大幅值时,即表明是该振动模态的固有频率。测量时,首先在大频率范围内进行粗扫频,确定陀螺的大致谐振频率;然后在谐振频率附近进行细扫频,实现频率裂解的测量,细扫频时主要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扫频主要参数值设置

扫频激励所测得的时域信号及对应频域信号如图4所示。随着激励信号频率的增长,陀螺谐振子的振动速度不断增大,并出现第一个峰值,该峰所对应的频率即为一个模态的谐振频率;随着激励信号频率继续增大,由于逐渐远离第一个模态的谐振频率,导致振动速度减小;当激励频率靠近第二个模态谐振点时,振动速度再次增大,直至到达谐振点而出现第二个峰值。

(a)时域图

(b)频域图图4 扫频激励双模态

单频激励信号的频率固定、幅值不变,具有激励功率大、信噪比高、信号稳定的特点。测量时,设置单频信号的频率为5 100 Hz,略高于陀螺的谐振频率;当陀螺受激振动一段时间后,撤除激励信号,使陀螺作衰减振动,并由激光多普勒检测该过程的振动信号。在衰减过程中,陀螺的振动频率会经过两工作模态固有频率而发生谐振,振幅显著增加,通过对信号进行FFT变换,即可实现频率裂解的测量。

单频激励所测得的时域信号及对应频域信号如图5所示。初始时段,由于陀螺振动频率远离两模态谐振频率,所以振动很微弱;随着衰减振动的进行,出现了2个振动速度显著增加的峰值,这2个峰所对应振动频率即为2个模态的谐振频率。由于衰减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快,导致时域第二个峰值明显小于第一个峰值。

(a)时域图

(b)频域图图5 单频激励双模态

采用上述两种激励信号进行多次测量,所得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同时激励两模态频率测量值 Hz

为衡量两种激励方案的测量稳定性,引入标准差作为评判依据。扫频激励方式下,A、B模态频率测量值的均值分别为5 005.742 Hz和5 006.935 Hz,标准差分别为0.026 7Hz和0.020 6 Hz;单频激励方式下,A、B模态频率测量值的均值分别为5 005.717 Hz和5 006.983 Hz,标准差分别为0.068 7 Hz和0.146 2 Hz。单频激励较扫频激励的标准差更大,主要是由于陀螺在空气中振动衰减很快,导致采样时长较短,而FFT变换的分辨率与采样时长成反比,使得分辨率较低,可通过真空环境测量的方式加以改善。

扫频激励、单频激励所测频率均值基本一致,频率裂解分别为1.193 Hz,1.266 Hz,两者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2 分别激励两工作模态

将麦克风分别对准陀螺的2个工作模态,采用扫频信号、单频信号分别进行激励,所测得的数据如图6、图7所示,此时,陀螺的振动中只包含某一模态的振动信息,因此时域图中的振动速度只出现单个峰值。

采用2种激励信号进行多次测量,所得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分别激励两模态频率测量值 Hz

扫频激励下,A、B模态频率测量值的均值分别为5 005.877 Hz、5 006.957 Hz,标准差分别为0.017 0 Hz、0.026 2 Hz;单频激励下,A、B模态频率测量值的均值分别为5 005.950 Hz、5 007.067 Hz,标准差分别为0.050 0 Hz、0.047 1 Hz。2种激励方案仍具有较好的测量稳定性。扫频激励、单频激励所测频率均值基本一致,频率裂解分别为1.080 Hz、1.117 Hz,频率裂解的测量结果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在上述2组实验中,单频激励方案由于采样时间短,频率分辨率较低,因此测量稳定性较扫频激励略差,但能够实现谐振频率与频率裂解的快速定位;扫频激励方案频率分辨率较高,测量稳定性较好,但前期一般需多次粗扫频以确定细扫频的参数配置,且单次测量耗时较长。可以将两种激励方案相结合,先通过单频激励,实现谐振频率与频率裂解的快速确定;再通过扫频激励,实现谐振频率与频率裂解的准确测量,从而在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同时,使测量效率得到提高。

(a)A模态时域图

(b)A模态频域图

(c)B模态时域图

(d)B模态频域图图6 扫频激励单模态

(a)A模态时域图

(b)A模态频域图

(c)B模态时域图

(d)B模态频域图图7 单频激励单模态

3.3 低频轴与高频轴的区分

在采用去除质量式方法对陀螺进行调谐时,需要在陀螺谐振子的低频轴位置进行材料去除,使低频轴的固有频率增大。因此需要对低频轴与高频轴进行区分,以便在调谐前明确修调位置;在调谐后判断是否发生高低频轴的交换,避免过修调现象的发生。

低频轴与高频轴的区分可以在3.1节扫频方式测量频率裂解完成后进行。将谐振子转动一定角度,则激励会靠近某一工作模态并远离另一模态,根据式(7),靠近的模态时域幅值会增大,远离的模态时域幅值会减小。由于扫频方式为低频率向高频率步进,因此,第一个峰对应低频轴,第二个峰对应高频轴;设第一个峰与第二个峰的幅值之比为β,当β<1时,说明激励在靠近高频轴;当β>1时,说明激励在靠近低频轴。按照表1的扫频参数对谐振子进行激励,同时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记录谐振子的时域振动信号,所得波形如图8所示。

(a)顺时针转动谐振子

(b)逆时针转动谐振子图8 低频轴与高频轴的区分

当陀螺谐振子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得到图8(a)所示波形。此时β<1,说明激励在远离低频轴而靠近高频轴,所以低频轴在激励的顺时针方向。也可以将陀螺谐振子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测量结果如图8(b)所示。此时β>1,说明激励在靠近低频轴而远离高频轴,所以低频轴在激励的顺时针方向。谐振子转动方向的不同对低频轴与高频轴的判断结果没有影响。

4 结束语

针对杯形波动陀螺的频率裂解测量问题,本文设计了扫频激励、单频激励两种激励方案,在周向不同位置实现陀螺的激振,并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实现振动信号的采集。测量结果表明,在同时激励两工作模态或分别激励两工作模态情况下,两种激励方案均能够实现陀螺谐振频率与频率裂解的稳定测量,且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还对陀螺的低频轴与高频轴进行了区分,为陀螺的调谐与性能表征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谐振子扫频陀螺
电力通信在5G网络使用700M频段的注意事项
正弦扫频速率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分析
做个纸陀螺
谐振子支柱偏心误差对谐振子振动特性影响分析(英文)
玩陀螺
陀螺转转转
我最喜欢的陀螺
带电等效阻抗扫频测试的互感器绕组及外绝缘隐患快速识别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一种线性扫频干扰信号的参数估计方法
三维各向异性耦合谐振子体系的非形式性严格波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