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1-08-16江六一
杨 洋,江六一
铜陵学院经济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1 问题的提出
制造业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现民族复兴梦想,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同年,安徽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制造业放在安徽经济发展蓝图上突出的位置,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寻找创新制造业发展路径,提升制造业水平,从而打造制造业强省。但从统计数据看,安徽省离制造业强省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目前安徽省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还比较弱,制造业在产品质量、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信息化的水平和对品牌的塑造等国际水平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大而不强仍然是安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
2 理论综述
Atkinson等[1]学者认为,制造业的重要性是保持和实现国际贸易和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在当今高度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世界里,如果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贸易,要创建一个强大的国民经济是不可想象的。朱晓静等[2]学者认为,“德国制造”之所以享誉整个世界,是因为德国的制造业本身就拥有各企业间紧密交流合作产生的强大具有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科学技术基础、坚实的高技能人才竞争力保障、拥有协调作用的各种机构等。霍忻[3]认为,全球各国制造业可持续性质量的竞争力可以被划分为四个独立的梯队,分别是卓越型可持续性质量竞争力、恢复型可持续性质量竞争力、潜力型质量竞争力和沉寂型可持续性质量竞争力。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属于卓越和恢复型质量竞争力国家,而金砖国家诸如中国、俄罗斯等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均是处于潜力型和沉寂型质量竞争力两者之间的国家,这些国家制造业质量存在经济效益偏低、质量安全隐患较大、品牌缺乏国际竞争力和质量低端化等瓶颈问题。
在国内,吕铁等[4]专家认为,从制造业发展持续高质量的角度来看,与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已经成为全球性著名的制造业先进技术强国相比,中国制造业在一些关键要素如劳动力、技术、能源等,其投入产出效率仍然存在着明显差距。推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制造业体系顶层设计、建设产业创新体系及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区域产业协作机制等。何帆[5]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本土制造业发展有很多成功经验,如家庭联产承包制探索、国有制造业改革、“非公”制造业发展、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等。胡迟[6]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很多成就,如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与国际先进水平比,其观点和吕铁的观点类似,认为我国制造业有明显的差距,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为了突破这一中低端陷阱,实现制造强国,我国需要升级产业链、构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促进以服务型制造的升级发展。
从安徽省来看,江激宇等[7]认为,随着安徽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是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其中,企业规模、人力资源素质、市场化水平等因素对其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张会恒[8]分析认为,安徽省可以通过加强环境管制、利用市场机制、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创新绿色制造技术等措施促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方向。李博等[9]分析认为,推动安徽省制造业升级作用较明显是技术转移,而人力投入与人力资本提升、进出口贸易、政府资金投入对安徽省制造业升级作用不显著,碳排放递减的要求,成为制造业升级的限制条件。
3 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3.1 国内外制造业发展比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00万亿美元,是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排名第二的美国的1.71倍。在中国制造业发展如日中天的同时,全球制造业强国如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但是,与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发达国家制造业来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技术含量低等问题,中国政府也于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力求加快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可以看出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31.98%下降到2018年的29.41%,逐步向发达国家靠拢,不断追求制造业发展质量,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数据来源:http://www.kylc.com)。
3.2 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虽然安徽省出台许多有助于提升制造业水平的政策,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强省地位。但是,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7》上的数据来看,安徽省制造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2017年安徽省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为2 315.16亿元,居华东六省一市倒数第二名,仅比倒数第一名的江西省高出182.59亿元;2017年安徽省制造业利润总额为2 062.07亿元,居华东六省一市倒数第一;2017年安徽省制造业出口比重(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例)仅为6%,居华东六省一市倒数第一。由此表明,安徽省制造业在国际上竞争能力还比较弱,出口比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制造业利润总额还有待提高。
4 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综合评价
4.1 数据来源
由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把制造业分为30个行业(2012年前),2012年之后把制造业分为31个行业,为了不同年份的行业间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和数据的连续性,本文采集了安徽省制造业中31个行业,这些行业又分成三种产业类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10]。将31个行业的12项指标的面板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13—2019)》,各行业数据统计范围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2 评价指标构建
根据制造业的分类标准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以及安徽省制造业发展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从行业规模、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发展潜力、社会贡献五个一级指标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每个一级指标下由若干个二级指标组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包含了12个二级指标。其中单位营收成本和负债率这两个二级指标属于逆向指标,其数值越小,说明制造业发展质量就越高;其余的10个二级指标属于正向指标,其数值越大,说明制造业发展质量就越高。具体指标及内容见表1。
表1 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
4.3 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
1982年邓聚龙教授首次提出了灰色关联理论,即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涉及多个变量,选取一个参照系作为参考序列,通过分析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间相似程度的大小作为关联度的衡量尺度。序列数据变化趋势越相似,相应地关联度得分越高,反之则越低。该方法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比较序列。根据本文研究对象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比较序列为不同年度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指标。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单位不统一,为了便于比较和研究,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公式如下:
(1)
其中,Yij(t)为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第i个行业的第j项指标的第t年度原始数据,把Yij(t)标准化后就得到Xij(t),μj(t)表示第j项指标的第t年度均值,σj(t)表示第t年度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
(2)选取参考序列。为了研究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状况,必须选取一定的参照系。参照系用X0j(t)表示,其值为第t年度所有行业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正向指标)或最小值(逆向指标)。
(3)求关联系数。在比较序列和参照序列的基础上,可以求出比较序列各项指标与参照序列的关联系数Rij(t),其计算公式如下:
第t年度最小极差:m(t)=min|X0j(t)-Xij(t)|
(2)
第t年度最大极差:M(t)=max|X0j(t)-Xij(t)|
(3)
第t年度第i个行业的第j项指标关联系数Rij(t):
(4)
其中Rij(t)表示第t年度第i个行业的第j项指标的关联系数,0.5表示分辨系数。
(4)计算关联度。因为关联系数的各个平均值间距是比较序列的各个基本同类参考变量与其其他参考同类变量间比较序列的各个平均值间距的关联系统程度的平均值,所以它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过多,不利于整体性比较。一般采用平均值来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第t年制造业各行业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
(5)
第t年制造业发展状况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
(6)
再将第t年制造业各行业关联度或第t年制造业发展状况关联度进行排序,就可以研究第t年关联度最高的行业或发展状况,进而可以探索不同年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4.4 实证分析
4.4.1 数据处理
为了保证关联系数与原始数据的一致性,先把指标体系中的逆向指标变为正向指标,一般取其倒数,再进行标准化,就可以得到第t年度第i个行业的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数据Xij(t)。然后根据公式(1)(2)(3)(4),计算出第t年度第i个行业的第j项指标的关联系数Rij(t)。
4.4.2 行业关联度分析
把已经计算出来的第t年度第i个行业的第j项指标的关联系数Rij(t)代入公式(5),就可以计算出相应年度行业关联度IDj(t),如表2。从表2中可以发现,各年度全行业的关联度平均值在0.40~0.46之间,方差在0.10~0.14之间;从行业关联度的发展趋势势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行业关联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他行业关联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整体关联度的发展趋势来看,2013年和2014年度分别比上一年度的关联度有所减少,但其余年份分别比上一年度的关联度有所增加。
表2 2012—2018年度安徽省制造业各行业关联度
(续表)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取每年度行业关联度最高的前5个行业,计算不同产业类型中关联度最高的行业数量,得到表3。
表3 2012—2018年度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联度最高的五个行业产业类型数量分布
从短期发展情况来看,2012—2014年,安徽省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安徽省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本密集型发展行业的关联度最高,且这三年内属于安徽省的制造业技术高质量密集型发展与安徽省关联度最高的行业数量在三种类型产业上的分布也保持不变。2015—2018年,安徽省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安徽省的劳动密集型和制造业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关联度最高,且这四年内属于安徽省的制造业技术高质量发展与安徽省关联度最高的行业数量在三种类型产业上的分布也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当前安徽省的制造业在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一些领域存在明显的短期发展路径依赖;从长期来看,安徽省制造业呈现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扩散,说明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由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4.4.3 发展状况关联度分析
把已经计算出来的第t年度第i个行业的第j项指标的关联系数Rij(t)代入公式(6),可以得出每年度制造业各发展指标关联度DDj(t),如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每年度各项指标关联度的差异较大,其中极差基本上在0.20左右;每项指标各年份关联度的差异也不大,其中除了人均利润和人资产关联度的年度极差值超过0.10以外,其他指标的年度极度极差值都不高于0.10,最低的仅有0.04。
表4 2012—2018年度安徽省制造业各项发展指标关联度
(续表)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状况,计算一级发展指标所包含关联度最高的前5名二级指标数量,得到表5。
表5 2012—2018年度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联度最高的二级指标数量分布
由表5可知,安徽省的制造业在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与安徽省的行业规模、发展潜力和推动社会为其作出贡献的能力关联度最高,说明了安徽省的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以安徽省行业规模的扩大、发展潜力的提升、社会的贡献能力增强为主要发展引擎,不断地落实国家安徽省政策促进制造业的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同时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安徽省制造业在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劳动效率和资本效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牵制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 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5.1 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准则,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首先,要从制造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而低端产品供给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入手,要在产品供给端下大功夫,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制造业标准的引领和作用,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的发展,支持制造业出新品、出国际精品。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打造质量管理的标杆型企业,着力在保障和提升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建成一套适应世界经济科技新形势变化、市场新发展需要、优质高效多样化的制造业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11]。
其次,安徽要在保障和提升制造业质量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始终坚持信誉和质量至上,做好制造业品牌建设,追求制造业产品和服务的日臻完善。可以中国奇瑞、江淮等一批国家知名品牌企业为培育重点,加快对制造业规模、技术、质量、服务、营销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企业培育,创世界制造业知名品牌,以多种方式获取中国制造业内部分工管理体系“哑铃型”的价值链和产业结构中高比例的产业附加价值,提升其在中国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
再次,要准确把握先进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模式、新技术产品、新服务产业,智能自动化制造、绿色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的发展成为下一代制造业技术生产管理组织的方式和下一代产业技术发展意识形态结构性变革的重要组成表现,数据、信息、知识技术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12]。扎实地推动制造强省建设,推进一批智能自动化制造示范工程、实施一批智能自动化制造的试点和示范建设项目、加快和发展现代工业制造和互联网,推进对传统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化技术改造、资源高效循环和集约化利用、构建好绿色智能制造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服务型智能制造。
5.2 强化主体地位,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第一,不断强化政府和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地位。安徽省要积极引导各地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支持政府和企业建立更多的研发合作机构、让政府和企业承担更多的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同时要着力于搭建一批产学研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领域创新技术资源的深度有效整合和对开放成果的共享,为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创业和创新活动提供了支撑;同时要强化工业模式技术创新与传统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的有机联动和结合,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新兴产业模式创新的发展。
第二,着力于攻克一批关键产业核心技术。政府要紧紧围绕先进技术和制造业的核心产业价值链发力,引导政府激励和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切实为企业提供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基础技术要素。
第三,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抓好企业基础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重点在规模化推广应用上继续下功夫,加快和落实国家关于支持重大技术和装备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政策激励和扶持政策。
第四,大力培育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家和队伍,稳定企业家预期,引领和鼓励企业激发全经济社会的创新和创业的活力,为优秀企业家的健康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5.3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转变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式
其一,继续加大制造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和功能,与高校的教师之间也开展了密切合作,教师可以走进高校了解企业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国际先进制造业的人才储备强大的力量。
其二,制造业企业也得到许可对其在岗的员工进行开展一系列的培训,积极开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与其交流,掌握该技术领域的世界先进技术创新发展动态,具有跟踪和了解国际先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动态的意识和能力。
6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制造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制造业指标评价体系,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 对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相关对策,以寻找创新制造业发展路径,提升制造业水平,从而打造制造业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