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新路开新局 抢新机出新绩奋力谱写贵州粮食行业发展新篇章
2021-08-16彭显华
文/彭显华
(作者系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视察,提出了贵州发展的总体要求,勉励贵州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殷殷嘱托,激励人心。2021年是“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关键之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核心职能,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稳市场、保安全,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情国情粮情,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要求“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在刚刚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 亿人的粮食安全。”面对当前国内外更为复杂的背景和形势,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为强大的粮食安全保障。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受山区自然条件制约,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耕地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尽管从2012年起全省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保持在千万吨以上,但粮食产量增幅空间不大,粮食生产增长潜力有限依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瓶颈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受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粮食自给率逐年下滑,全省粮食消费缺口主要依靠粮食主产省的产销衔接、外运输入进行填补,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产销缺口仍将持续扩大,保障省内粮食安全是当前必须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聚焦主业创实绩,在狠抓落实上尽锐出战、彰显担当
(一)增强储备,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更加夯实
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实施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大储备”这篇文章。抢抓国家“强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机遇,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化粮仓,高质量改造一批老旧粮库,全省完好仓容较“十二五”期间大幅增加,储备粮油规模创历史新高。以“省级西南粮食城为中心、市州级粮油物流园区为骨干、县级粮库为基础”的三级储备体系更加完善。深入推进粮油仓储信息化应用,扎实做好“大数据”这篇文章。今年,省级“1930”信息化平台投入使用,数据涵盖省内涉粮企业、库点及智能化粮库,实现粮食储备远程动态监管、粮情在线监控、信息互通共享,粮食仓储设施功能显著提升、管理效能明显提高。深入开展政策性粮食库存专项检查,坚持依法管粮管储,依法执法督查,有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等手段,提高执法督查效能,织密粮食安全防护网。突出事前介入、过程管理,巩固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成果,组织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切实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收储政策执行到位、数量落实到位、质量监管到位,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二)保供稳市,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贵州将继续大力实施“引粮入黔”工程。出台了《关于促进粮食产销合作深入发展的意见》,强化与黑龙江等14 个粮食主产区的合作,建立“省外订单”等新模式,深化产销合作内涵。精准实施统筹调度,粮源渠道稳步拓宽,粮食调控能力大幅提升,配置方式更加完善。积极开展市场监测预警,加强重要节点和自然灾害期间粮源组织调度,抓好夏秋两季粮油收购工作,对全省粮油价格监测网点实行动态监测,研究分析供需情况,确保市场不断档、不脱销,省内粮食市场价格保持平稳。同时,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修订完善了《贵州省粮食应急预案》,适时开展粮食应急演练,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保障网络,完善粮食应急加工企业、配送中心、储运企业、供应网点布局,并实行动态调整,“第一道防线”和“压舱石”作用明显。
(三)五优联动,特色粮油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贵州省在培育优势产业上突出“特”字,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米、特色米、薏仁米、香禾糯及山茶油等核心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优质粮油新品种15 个。贵州省连续三年集中打造并向社会推出“贵州好粮油”产品100 个,“侗粮牌锡利贡米”等5 个粮油产品先后荣获“中国好粮油”产品称号,产品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在示范引领上突出“专”字,围绕一地一品,推广优质稻、杂粮、油料等连片种植100 余万亩,遴选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实施“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项目340 个。兴仁市成为“中国薏仁米之乡”、榕江县成为“中国原生态锡利贡米之乡”,粮食产业实现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在实施品牌战略上突出“精”字,积极出台《关于“科技兴粮”的实施意见》,成立黔菜学院、黔菜研究院和薏仁米研发中心,研发新工艺新技术;升级改造加工设备、生产线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扩宽网络销售渠道,规划建设“贵州好粮油线上线下集中展示体验平台”,连续3年组织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贵州省优质特色粮油产品。
(四)富农强企,脱贫攻坚巩固成果纵深拓展
贵州抓好政策落实,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连续三年下达优质粮油订单种植计划,持续带动农民创收。兴仁市将薏仁米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抓手,2020年薏仁米种植面积35万亩,帮助薏农实现种植收入9.18 亿元,惠及人口占全市的34.3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全市的48.2%。强化服务指导,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构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调优种植品种,稳定优质粮源,实行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力度,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参与粮食生产、加工。积极推动基地粮企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和协作,向下游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实现三产融合,切实惠农富农。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促进项目落地落实。以“中国好粮油”行动为载体,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投入,加快粮食仓储物流设施、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协调金融机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粮食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各环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开局之年谋新篇,在改革发展上乘势而为、再创新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贵州省要结合本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实际,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找准五中全会精神与粮食和物资储备职责职能的契合点,围绕疫情防控、“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粮食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等国之大事,把深入贯彻全会精神体现在抓落实的担当上。
(一)纵深推进改革,着力构建更高层次储备管理体系
贵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共担同保、优储适需”为原则,改革完善储备体系,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储备规模,夯实粮食安全保障物质基础;健全充实成品粮油储备,增强粮食应急和市场保供能力;统筹建立社会责任储备,实现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功能互补、协同保障;优化调整储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衔接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粮食产业发展需要。以“运转高效、管理规范、保障有力、安全可靠”为目标,改革完善储备运行机制,推进各级储备直属化管理,重点防范监管主体不一、责权交叉不明等管控风险;组建省粮食储备管理集团公司、省粮食发展集团公司,推进市县两级储备企业人员、实物、账务、财务管理“四分开”,做到政策性和经营性职能分离,重点解决储备与经营“一肩挑”监管难、风险大、隐患多等问题。以“法治建设、制度建设、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改革保障措施,重点在储备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法治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路径设计;适时修订《贵州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贵州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政府法规规章,研究制定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贯彻落实意见,加快推进“依法管粮、依法治粮”进程,制定成品粮油、社会储备等管理办法,完善储备企业选择、仓储安全管理等规定,健全储备质量数量和轮换管理等规章,实现各级各类储备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规划建设西南粮食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中心、西部陆海通道粮食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支持县(市、区)建设一批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应急设施,全面补齐补强基础设施短板,为储备安全管理提供基础性支撑。
(二)精心谋篇布局,充分激发行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
“十四五”时期贵州进入加快建设新阶段,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要实现赶超跨越,特别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重要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工业基地,推动物流大通道、枢纽物流园区建设等新发展方向,给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应大力夯实储备、做大市场、做强产业,推进粮食行业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在更高层次上保障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因势而谋”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通过深化基础研究,全面摸清底数,深入分析问题,瞄准未来需求,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贵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规划》,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促改革、谋创新、求突破,增强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确保贵州粮食安全提供战略指引。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国家规划、省规划和行业“十四五”规划内容的衔接,坚持底线思维,抢抓战略机遇,梳理主要问题,提出对策措施,积极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快“十四五”期间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强弱项、补短板的步伐,谋划建设好高质量粮食收储供应体系、绿色高效仓储物流体系、现代特色粮食产业体系、统一高效的物资储备体系、互通共享的信息体系五大体系,实施好“应急体系工程、仓储物流工程、物资储备工程、优质粮食工程、科技兴粮兴储工程、数字黔粮工程”六大工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核心职能,推进生产、储备、流通全过程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三)坚持党政同责,较真碰硬开展粮安责任制考核
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坚持高位推动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强化考核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始终把工作落脚点放在如何有效补强粮食安全薄弱环节、解决制约粮食安全瓶颈的问题上,认真研究制定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年度工作方案,突出耕地保护、稳面积稳产量、强化地方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基础和关键,逐项梳理、全面盘点,聚焦难点、精准发力,查缺补漏、狠抓落实,真正做到考核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融合促进。完善考核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履行职责,从工作部署、目标制定、方案细化、过程督导、上传下达、横向沟通、自评总结、问题整改、绩效评估等方面统筹安排,抓总重细、抓大管小,点面结合、循序推进考核工作,确保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考核办抓总牵头、多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将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列入省委、省政府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对粮食生产、储备、供应等各环节,以及各级各部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情况进行严督细考、真考实核,充分调动全省上下抓粮食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过程问效,强化结果应用。把年度考核和日常执法督查紧密结合,加强日常调度检查。对工作进展慢、工作质量不高、重点任务落实不力的,及时督促提醒。紧紧扭住问题整改的“牛鼻子”,组织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确保改到位、见实效。在对各地安排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财政资金时,予以倾斜支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真正体现考核“指挥棒”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