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1-08-16白光霁

华夏文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华心理健康精神

白光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2页)这段话准确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以及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民族精神、国家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思维方式、深沉的生存智慧、深远的精神追求。文化建构着民族的精神家园,在民族生衍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离开文化的滋养,将无法谈论人类生活的意义。高度发达的文化是人类与生物界其他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正是文化促进并放大人类合作,使个体得以从属于某个群体,使“我”变成了“我们”,并给“我们”一种精神生活的家园。文化把人群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个体的人能从文化中寻求秩序和充满意义的事物,得以安身立命。同时,文化又如同环环相扣的链条,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解释、阐发、调适而形成传统。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文化传统之中,受到文化传统的熏陶,人类的创新都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创新。意大利遗传学家和人类学家路易吉·卢卡·卡瓦里·斯福尔扎认为,基因和文化是互相影响、共同演化的,他说:“文化是人类知识和创新的总和,它由人类创造,在群族内世代相传、广泛传播,不断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路易吉·卢卡·卡瓦里·斯福尔扎:《文化的演进》,石豆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2页)人们可以将生物进化理论扩展到文化演进上,也就是说,人类具有基因进化和文化进化两种方式,而且后者比前者更具灵活性。基因需要无数代的进化才能产生突变以适应新的环境,而文化则可以促使人类创造新工具、新事物、新观念来改造生存环境。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0页)深厚的文化传统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其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有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天文历算、医药养生、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不相同的文化形态,而观念文化是所有这些文化形态的核心。观念文化是有系统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是文化传统的结晶和精华,也是文化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根本上说就是要对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理念文化和价值观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文化自觉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对塑造人类认知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下的认知、人格与社会行为特征是现阶段我国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交叉领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与大学生群体接触最为紧密,具备充分的条件观察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为探讨中国人心理行为的发展规律和核心特征提供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道教和佛教为主要内容,渗透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灵。“儒家意在显扬圣者气象,道家陶醉于诗意化境,佛家则一苦心慧心谋求人类精神之灵明内照。要之,道家放旷于空灵意境之中,逍遥自得,宛似太空人之翱翔太虚。儒家豁达大度,沉潜高明,兼而有之,其于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处处通达,造妙入微,期能践高超理想于现实生活。佛家则蕴发慈悲,悲以疾俗悯人,慈以度人救世,苦心化为大心,慧心于以落实。”(方东美:《方东美先生演讲集》,中华书局,2013年,第39页)儒、释、道三家各具特色,同时又“一以贯之”,阐发着对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和体悟,不断丰富着中国人的心灵,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为人们解答什么样的人生是幸福的、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的价值与奋斗目标何在等问题提供无穷无尽的启迪。

二、发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结晶。考古学家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中国文明起源是多元的、多中心的,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夏商周时期,在中国大地的四面八方,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众多文明如同满天星斗一样散布着,正是这些星罗棋布的文明在不断的交汇融合中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史在我国各个地方都有着生动具体的体现,这就为我们在新时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地开展用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地方高校应该注重发掘其所在地方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以笔者所在的陕西省为例,这里的高校有充分的条件利用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强调:“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以下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发掘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起的积极作用:

第一,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创造创新的精神,促进大学生形成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的健康心理。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陕西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西汉时期大史学家司马迁撰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记载的第一人就是黄帝。根据记载,黄帝对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明创造,举凡文字、历法、衣冠、财产分配制度、设官治民的行政制度等都是黄帝时代创始的,这一系列创造从物质文明延伸到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为上古时期的中国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周文王、武王、周公、召公等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们的事迹、言论和思想被保存在《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等古代经典之中,他们在思想领域的发明创造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精神财富。比如《周易》中的变易之学,研究吉凶、祸福、生死、大小、进退、上下、否泰、内外、损益、出入、往来、既济、未济等互相对立的范畴,探讨自然和社会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互动关系,是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渊薮。《尚书》则以古朴的文字记录夏商周三代的治国之道,其中包含着敬德保民、居安思危、谦下不争、慎始敬终等重要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在春秋战国之际又经过诸子百家的深入反思、深刻阐释,“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周易·系辞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础。在陕西土地上诞生的思想家以及他们所提出的思想观念,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表现,其中包含的创造精神能够推动当代大学生心理的积极转化和升华。

第二,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愤图强的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攻坚克难、不畏艰险的健康心理。

西汉时期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前145-前90年,今陕西省韩城市有司马迁祠墓)撰写《史记》,记载了中国三千年的文明史,特别是汉兴以来的社会发展史。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见于《汉书·司马迁传》)中说他写作《史记》的意图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要探讨天道与人事的关系,探讨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变迁演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思想与理想,正如他引用孔子的话所说的,“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他在叙述历史时还强调“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史记·太史公自序》),即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历史,揭示盛世与衰世更替的深层原因,研究各种复杂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还记录其父司马谈研究先秦六个重要学派的心得———《论六家之要指》,这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上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写出《史记》这部中华文化经典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在人生旅程中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迎难而上,从不退缩,所以古人称赞《史记》“实发愤之所为作”。李长之曾就此评论说:“从来的史书没有像它这样具有作者个人的色彩的。其中有他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背境,有他自己的情感作用,有他自己的肺腑和心肠。所以这不但是一部包括古今上下的史书,而且是司马迁自己的一部绝好传记”(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开明书店,1948年,第257页);“所以他的历史,乃不唯超过了政治史,而且更超过了文化史,乃是一种精神史,心灵史了。”(《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38页)这准确地揭示出《史记》这部伟大作品所包含的内在精神力量,它对于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三,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勤奋笃实的精神,帮助大学生形成胸怀理想、脚踏实地的健康心理。

宋明理学是中华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研究儒家文化经典为主,又融合了佛教、道家道教思想。在北宋时期,产生了宋明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学派。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曾在关中眉县的横渠镇聚徒讲学,他所代表的学派被后人称之为“关学”,张载被尊為关学的创始人。关学既有深刻的理论,也十分注重实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求真务实、朴素敦厚的风格。张载曾经孜孜不倦地探究“天道性命”之学,其弟子吕大临在《横渠先生行状》中说他“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这种勤奋笃实的精神是关学的特色,也深深影响着关中的历代学子,“务为实践之学,取古礼,绎成义,陈其数,而力行之”(《宋元学案·吕范诸儒学案》)。张载及其关学在注重勤奋笃实、坚守传统的同时也强调开放包容、因时而化。张载用一首《芭蕉》诗阐述儒家经典《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他写道:“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连用七个“新”字生动地说明学问的真谛在于不断地去旧更新,接近真理;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变化气质,追求卓越。我们如果把这些道理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当中,应该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以上我们从创造创新的精神、发愤图强的精神、勤奋笃实的精神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努力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条可行之路。

(作者:陕西省渭南市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邮编714099)

猜你喜欢

中华心理健康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拿出精神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