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系辞》中的阴阳思想
2021-08-16沈云
沈云
今本《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易经》是一本占筮之书,主要内容包括卦名,卦象,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战国以来形成的解释《易经》的著作,总共有七种十篇。通过《易传》的解释,原本的占筮之书呈现出了哲理化的倾向。《系辞》是《易传》中的重要一篇,其主要内容是通论《周易》和筮法的大义,解释时并非逐句分析《周易》经文,因此与其他篇目相比较更有哲理性,在易学史和哲学史上影响很大。《系辞》以阴阳说解释《周易》和筮法的原理。通过对《易传·系辞》阴阳观念进行探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周易》的基本原理,并探寻《周易》哲学的理论范式。
一、阴阳的涵义
(一)筮法中的阴阳
《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讲占筮的情况,从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演变中论卦画的变化,变化的基础是奇偶数的变化,阴阳二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在筮法中呢?在行筮过程中,蓍策进行参合比伍、错综统合,从而实现卦爻象数的参合交互的有机变通(张克宾:《从文辞到象数:论〈系辞传〉“参伍”“错综”说的意义衍生》,《周易研究》2019年第1期)。这也就是说,从卦画的基本单位看,阴阳是每一卦组成的基本单位,阴阳通过阴阳两爻的变化表现在筮法中,其变化的机理通过奇偶数的变化表现出来。《系辞下》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乾作为纯阳卦,坤作为纯阴卦,两者相互推移形成了六十四卦。阴阳二物构成了《周易》的门户,阴阳也是构成六十四卦的基础。《系辞下》又指出:“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阴卦奇,阳卦偶。”这里讲八卦的性质,而阴阳也是一种分类方式。按照阴阳的分类原则,八卦被分成了阴卦和阳卦。阳卦分别是震卦、坎卦和艮卦。阴卦分别是巽卦、离卦和兑卦。阳卦的共同点是由两个阴爻和一个阳爻组成,阴卦的共同点是由两个阳爻和一个阴爻组成,由此可以概括为“少卦原则”。以上六子卦被分成了阴阳两种卦。按照这样的分类原则,六十四卦总体上也是三十二个由对立面组成的卦,也是一阴一阳(黄宝先:《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周易研究》1998年第2期)。
阴阳能够作为一种分类原则,是来自将阴阳看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变化。《系辞下》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这一段讲卦和爻的变动,认为这种变动来源于阴阳二爻的相互推移。八卦所代表的八种物象存在于八卦中,将八卦相重合后,卦会发生变化,爻的变动也包含在其中。“刚柔相推”揭示了卦象和爻象的变化来源于阴阳二爻相互推移。这种相推,不仅包括阴阳二爻互变,而且还包括上下往来,彼此消长。所以,阴阳还指卦和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阴爻变为阳爻,本卦变为之卦。由于阴阳能够被看做两种变化,由变化的衍生,阴阳也就能够作为分类的依据,可见,《周易》的基本原则就是阴阳变易,离开了阴阳变易,也就没有《周易》的变易法则(施炎平:《〈周易〉和中国古代阴阳矛盾学说》,《周易研究》2001年第3期)。
(二)自然界中的阴阳
对于自然界中阴阳的描述,《系辞》上也有鲜明的体现。“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这一段讲自然界的变化。通过将筮法中阴阳相互推移的特性延伸到对自然的界说,比如在说气候变化时,雷霆和风雨相互变化说;日月变化时,日月运行一来一往。节气变化时,寒暑一来一去,相互推移。阴阳的相互推移是自然界发生变化的动力。“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这一段是对自然界中自然变化的解释,认为昼夜更迭、日月更替、四时变化、寒暑交替、尺蠖和龙蛇的变化等现象都是依靠阴阳相互推移、互相感召而形成的。人处于这样的变化中,应该顺应这样的变化,研究阴阳相互推移的精义,实现致用的目的。事有所受利,身有所安定,从而实现提高道德水平的目的。除了阴阳相互推移的精义,都不必追求。穷尽变易的道理,便是最高的德性。这样便不存在“天下何思何虑”的情况。这一段文字将阴阳相互推移的变化从自然界推移到了人类社会。这里的阴阳是指自然界中阴阳相互推移过程中不变的规律与准则。
(三)人类社会中的阴阳
当自然界中不变的规律与准则落实在人类社会上时,便成为了维持社会稳定的社会秩序。《系辞下》称:“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这是以社会现象说明阴阳的性质。它认为君为阳,民为阴,那么就是君子之道;君为阴,民为阳,便是小人之道。这种看法将承乘说运用到人类社会。此说认为,一卦中的两爻,在下者为承,在上者为乘。当阳乘阴,阴承阳时为顺,便是吉利。当阴乘阳,阳承阴是为逆,便是不吉利。其目的在于论证封建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主张君应该统治民,民应该接受君的统治。当这种不变的规律与准则落实在宇宙论上时,《系辞下》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将占筮中的阴阳引向形成天地万物的阴阳二气(陈鼓应:《〈易传·系辞〉所受庄子思想之影响》,《哲学研究》1991年第4期)。正是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推移,最终形成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系辞下》称:“天地,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也就是氤氲,表示阴阳二气相互交融的状态。这里,阴阳作为构成天地万物的阴阳二气而出现。有学者称,这时的阴阳具有了实体的概念,在秦汉时期广为流传和发展,是当时自然科学重要的指导思想(黄宝先:《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周易研究》1998年第2期)。
从以上对《系辞》的分析可以看出,《易传·系辞》阴阳所指有自然界中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流动,认为阴阳指形成天地万物的阴阳二气。筮法中的阴阳二分法,阴阳变易,认为阴阳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构成要素和阴阳之间的相互推移所生的变化和倾向。从儒家伦理的角度论述阴阳的作用,为儒家的仁义学说寻找到了形上的依据,从而实现了天道与地道的统一。《易传·系辞》中的阴阳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命题,《系辞》从自然界中提取了阴阳的思想,再用阴阳来说明筮法的变化,最后将其抽象化以作为人类社会中的规律与准则,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过程。
二、阴阳的基本原理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首先,“一阴一阳”确定了以阴阳为基础的天地万物的法则。“乾坤其易之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天地万物形成的基础,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阴阳二气的流动变化。同时,这种法则也是圣人效法的依据,“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周易·系辞上》)阴阳的相互变化,造成了天地万物的出现和变化,圣人通过观察,效法其变化,于是制作了卦爻象,以其作为判断吉凶的依据。
其次,“一阴一阳”可以解释为又阴又阳,也就是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这就是道(朱伯?:《易学哲学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也就是说“一阴一阳”将事物的种类分为了两类,指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面,其形式便是“一阴一阳”。表现在爻画中,阴爻和阳爻相互依存。在卦画中,阳卦和阴卦,本卦和之卦相互依存。在卦序中,上卦和下卦相互依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天地,日月,寒暑,昼夜,刚柔,明暗,进退,男女,君臣,君子小人等等,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都是《系辞》对于对立观念的普遍性认识。
另外,“一阴一阳”指出事物本身具有阴阳两重性的特点。在《易传》的作者看来,这种特点来自体悟宇宙生成的过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讲宇宙生成的过程,《周易》第一次把太极作为宇宙生成的根源,两仪指天地或是阴阳,四象指春夏秋冬四时,八卦是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相应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世界八种基本现象。太极生出天地(阴阳),天地(阴阳)生出四时,四时生出八卦,八卦所代表的世界基本现象相互交合,从而演化成万物。这里,宇宙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之所以能够分化,是由于太极本身作为天地未分的统一体,本身便存有矛盾的两个方面,这就是阴和阳,乾和坤。随着其不断的分化,出现了四象和八卦。《易传》通过揭示阴阳之气对立统一运动变化之道,解释了宇宙本根———太极(精气,元气),气化出天地之后,进而又阐明了其化生万物的过程。从理论思维来说,这是指出事物存在着两面性,在认识事物时既要看到阳的一面,又要看到阴的一面。事物本身所具有的阴阳两重性推动着事物的变化,也是中国古代内因论的鲜明体现。
(二)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一阴一阳”的事物变化源于阴阳相互作用。“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周易·系辞下》)这是讲由阴阳所引起变化的主要特征,即变化的永恒性以及阴阳发生变化的原因,刚柔相推的过程,也是对立面相互感召的过程。比如咸卦,卦象为兑上艮下,兑为柔,为少女;艮为刚,为少男,表示男女结合,同时也表示天地相互感召,形容天地相交之象。“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系辞上》)刚柔的相推也就是阴阳二爻的相互推移,阴阳二爻的相互推移造成了这个卦象的变化,其吉凶也就发生了变化。《周易》的基本原则就是阴阳变易,离开了阴阳变易,也就没有《周易》的变易法则。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只要对立面的推移和转换没有穷尽,那么事物也将不停地发生变化。可见,以阴阳相互感应来说明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变化是以阴阳解释天地何以生成和变化的关键点。《系辞下》:“天地,萬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这一段说阴阳二气相互感召,男女二人相互感召,万物才得以产生。如若三人出现,便不能相互感召;一人时易受到其友伴的感召。而当不能相应时,也就是不能相互感召,便会出现争斗。如《彖》在解释暌卦时称:“二女同居,其志不得行。”从卦画上看,暌卦离上兑下。按照取象说,离为火,兑为水。火焰向上,水流向下,二者没有交互,也就是没有感应。按照取义说,离为中女,兑为少女,二女同嫁一夫,也没有相互感召。之所以说其志不得行,就在于没有相互感召。所以说相互感召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将变化的原因理解为“刚柔相推”,其实是对应位说的发挥。此说认为,在爻位中,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有应。在阴阳爻中,相同则不应,相异则有应。有应则吉,不应则凶。此说的出现除了解释卦爻辞的吉凶外,还为“刚柔相推”的说法找到了依据。
事物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相续的过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认为事物的变化总是不停的,当一种变化到达极点时,势必会发生新的变化,其变化必将延续下去。换句话说,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过程中,只要对立面的推移和转换没有穷尽,那么事物也将不停地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线性的变化。它是由阳推动,阴承接,两者在交互过程中形成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存在主要、次要之分。不同的只是两者的作用不同,阳为主动,阴为被动。也只有两者共同发挥其作用时,变化才会发生,变化的格局才能延续。比如周敦颐称:“天阳以生万物,天阴以成万物”(《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3页)。朱熹称:“阴阳者,造化之本,所不能无。”(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735页)阴阳发挥主动的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变化。一旦两者作用发生改变,格局也将发生变化。就如同坤卦《文言》称:“阴疑于阳,必战。”阴阳在交互过程中的平衡性遭到破坏,最终两者势必发生激烈争斗,就改变了变化的格局。
当刚柔相推表现为不相应时,刚柔之间则会发生矛盾,而要解决这种矛盾便需要进行变革,从而达到刚柔相应的局面,用刚来支配柔,以柔来顺应刚。这也就是说当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时,就要顺乎天而應乎人,主动地进行变革,以实现新的变通,否则,便会阻碍事物和社会的发展。“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周易·彖传》)这说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当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通过进行变革的方式,达到一种更高的刚应柔、柔顺刚,刚柔协调的理想程度,也就是如《象》所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三)易以天地准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周易·系辞上》)这是讲《周易》对整个宇宙、整个世界的描绘,其中包含着宇宙和世界变化发展的奥秘,圣人可以从中找到判断吉凶的依据。其判断吉凶的依据在于天地与人的相关性。“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周易·系辞上》),认为天地的变化,不仅有自然的因素,还有人事的因素,因此有可供效法的地方。《系辞上》称:“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里,“几”指细微的变化,变化的兆头,其意义在于通过知道变化的兆头判断吉凶。因此,圣人能够研究变化的神妙,通晓天下的规律,成就天下的要务,圣人所为能够随变化一样迅速而实现。
通过蓍草和爻象的变化发现变化的兆头,从而做出判断,其目的在于除凶避害。“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里强调君子如何处理安危的问题,认为君子身处安全的情况下不会忘记危险,国家治理安和的时候能意识到避免混乱,所以能够让自己和国家持续长久。因为唯有能够如此的人,才能够见“几”而作,在发现事物变化苗头的时候,才会采取合适的对策。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危机意识。《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讲《易》的作者制作《易》的原因,认为作者的忧患意识促使其创作了这一部作品。可见,《周易》本质上就是一部忧患之书,其中包含了许多忧患的思想。比如:“潜龙勿用”,“终日乾乾”,“闲邪存其诚”等等,这些都充满着忧患意识。除此之外,“谦”也是一种重要的态度。《谦卦·彖辞》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这里讲天道的规律是亏损盈满而增益谦虚的,地道的规律是改变盈满而流向谦下的,人的心理是厌恶盈满而爱好谦虚的。从哲学上来看,这段话试图将天道、地道与人道统一起来,通过探讨前面的自然现象,将“谦”的态度落实在人事生活中。这种以自然现象比附人事活动的方式同样透露着自然现象与人的社会活动存在着相关性,认为人的行为活动能够在自然界中找到依据,也就是所谓的“易与天地准”。
三、阴阳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长期以来,以阴阳的角度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已成为中国人观察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在阴阳观的视野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被抽象为两个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方面,社会发展的动力被解释为阴阳的相互推移。当阴阳相互推移产生变化的规律上升为宇宙普遍的、根本的规律时,无疑提高了当时人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思维。按照阴阳分类的原则,社会万象被包罗于《周易》哲学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但尚很粗糙的体系,这便于提高人们对于世界变化发展的认识。在学术史上,阴阳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西汉时被董仲舒和《白虎通议》解释为“阳尊阴卑”、“阴得阳而序”的秩序不可改易,进而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主张。晋代玄学派的易学家韩康伯将“一阴一阳”解释为“无阴无阳”,将“道”解释为虚无实体,取消了阴阳的对立。宋朝张载“一物两体”、“感而后有通”的矛盾学说,邵的“一分为二”,清初王船山的乾坤并建理论,以及当代熊十力先生的《乾坤衍》中都有阴阳思想的影子。可以说,阴阳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逆生长”的最好体现,无数的古代学者以阴阳为核心,不断地吸收前代学者的思想,最终成就自己的思想体系。因此,阴阳是中国哲学和易学的重要特色,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学术思想体系的理论建构。
尽管说《系辞》的阴阳思想包含着对立统一的规律,但是它还是一种直观、朴素的思维方式,还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周易》经文本身是一本占筮书所造成的,里面包含的是对过去许多经验的总结,其思想基本上建立在直接的观察基础上,并非出于科学的论断,这主要是受到当时社会科学水平的限制。每一个时代的作品都可以看作每一个时代的缩影,《易传》也不例外。《易传·系辞》的阴阳思想表现在家庭、政治关系中,其目的无疑在于维护封建等级的隶属关系,提倡尊卑有序,君臣父子夫妇各正其位。它认为尊者为阳,卑者为阴。尊者处于阳位则为吉,尊者处于阴位则为凶。这种认识只是当位说的表现,主张尊者要靠卑者来侍奉,卑者要顺从于尊者,这是应位说的表现。主张卑者应该处于尊者之下,不能凌驾于尊者之上,这是承乘说的表现。目的在于通过当位说、承乘说、应位说论证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维护社会尊卑等级秩序。对于这一部分,《系辞》以阴阳思想比附社会秩序,在今天看来无疑存在着很大缺陷,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认识与冷静审视。
《易传·系辞》从自然界、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了阴阳的思想,将“一阴一阳之谓道”提高到了天地万物形成的高度,以“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解释天地万物何以发生变化,以“易与天地准”为人实现“圣人之道”指明了途径。这三个方面构成了阴阳变化的基本原理,为人们勾勒出了一个包括天、地、人三才的世界模式,在这个模式里天道与人道、自然与社会是和谐的。在社会结构中,君臣相互协作,家庭里夫妇相互配合。在社会意识方面,突出居安思危意识的重要性,培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反对极端化的思想,提倡谦虚谨慎的态度。
总而言之,《系辞》以阴阳的角度,将自然、社会、哲学思想加以概括和分析,构建了一个庞大丰富的体系,为人们认识与理解世界提供了一种范式。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邮编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