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场加班,准点下班真的很难吗?

2021-08-15梁嘉蕾

上海工运 2021年7期
关键词:劳动法用人单位劳动者

◎梁嘉蕾

互联网大厂取消大小周,腾讯某事业部要求九点前必须下班——人在职场,劳动光荣。然而当“营业时间”不断被迫延长,职场人究竟在努力工作加班加点,还是在“表演加班”坐等晚下班?“996”工作制度从潜规则变成明文规定,加班是否形成了一种竞争风气?工作“加量不加价”,是否有方法维护打工人的正当权益?

与此同时,中铁六局南沙港项目部工会最近推出的一项新规让员工点赞。为让员工“到点下班”无压力,工会设置了下班打卡板:员工完成一天工作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后,即可打卡下班。

根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中国的标准工时制是职工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40 小时。用人单位若安排劳动者在工作日8 小时以外、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工作均属加班,需依法安排调休或支付加班费。

究竟如何保证职工的权益,达成真正的“到点下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期“新闻透视”,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加班这点事。

“大小周”“996”,加班文化由来已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工作时间、工作量的增大,“大小周”和“996”这两种新的工作制度从开始的潜规则演变成了现阶段一些企业的明文规定。“大小周”是互联网公司或公开或隐秘的一种上班方式,一周休息一天,下一周休息两天,如此反复。算下来,一年比正常工作日多上20 天班,相当于每年多上1 个月班。“996”即早上9 点上班,晚上9 点下班,一周工作6 天。

这两种工作制度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加班产物,实则都是企业对于员工休息时间的一种挤压,旨在通过增加工作时长,降低用工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早在2016 年,58 同城就被爆出过实行全员“996”工作制,2019 年,从事零售科技服务的有赞公司公开宣布实行“996”,而字节跳动自从成立以来,“大小周”的工作模式便是常态。

近些年,这样的高强度加班制度正从互联网行业扩散至其他行业,并有从超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扩散的趋势。

据去年12 月发布的《职场压力与加班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七成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目前的工作需要加班,占比约为72.58%。

调查中,让受访者选出造成自己加班的1-3 项原因,37.31%的受访者选择了“任务过重,无法在下班前完成”;33.84%的受访者认可能够带来高回报的加班,任务繁重必须加班与期望回报选择加班成为加班主因。还有9.8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之所以加班,是因为大家都在加班。虽然占比不多,但这种新的职场奇葩现象消解了奋斗的意义。有员工说:“有时候自己也不敢提前走,怕领导觉得自己不够勤奋,在绩效评估的时候打低分,影响晋升和年终奖。”

加班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是员工“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这种“领导不走我不走”的形式主义加班加剧了企业的加班常态,仿佛只有通过超时上班,才能获得领导的认可。

加班现象得到遏制?“准点下班”见曙光

互联网公司的代名词似乎就是加班,然而事实上,不少大厂正在发生变化。今年6 月起,先是腾讯光子工作室宣布实行新的加班机制,设立周三健康日,要求员工在健康日18 点准时下班,其余工作日不晚于21 时离开办公区域。随后,快手宣布从7月起正式取消大小周,员工按需加班,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快手今年1 月开始试运行大小周,经过半年试运行之后决定取消。继快手之后,7 月9 日,实行了9 年“大小周”工作制度的字节跳动将于8 月起取消隔周周日工作的安排,8 月开始有需求的团队和个人,可以通过系统提交加班申请。

连曾经加班加得最狠的互联网公司都取消了大小周,难道“双休”即将变成企业标配?一些财经博主深挖了这些企业取消“大小周”的原因,近些年对“996”加班的讨伐不容小觑,23 岁拼多多员工凌晨下班路上猝死、部分年轻人用“摸鱼”的态度来抵制企业狼性文化,互联网企业期望通过取消大小周的方式,降低工作强度、缓解对立情绪,暂缓舆论上的压力。同时,部分博主认为,互联网已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狼性加班的回报率在降低,现在市场格局已经确定,即使再像以前那么拼,企业和个人的回报都没有以前那么诱人了,取消“大小周”只不过是互联网公司放慢脚步、做精细化管理的开始。

面对重归的“双休”,企业职工的意见也褒贬不一。事实上,某知名互联网企业在7 月发布的关于是否取消大小周的调研结果中已经显示,三分之一的人不支持取消大小周。究其原因,不少员工表示:周末加班一天的工资高达上千,一年加班24 天,通过周末加班能够直接将房租挣出来。更有一些HR 匿名发表评论,公司加班并非行业秘密,在入职的时候就会告知员工“大小周”的情况,大部分人也都是接受的。职工在进入这家公司时已经接受了公司的加班文化。

“工作总量没变,不还是得带着电脑回家加班,原本6 天的工作量堆到了5 天。”部分网友则发出了质疑,换个地方带着电脑加班,得益的仅仅只是企业减少了用人成本。在广东华商(龙岗)律师事务所律师管铁流看来,真正的焦点在于薪酬制度的设定上。企业想追求利润,一些员工想追求更多报酬,就只能拉长劳动时间。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则要考量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关注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8小时工作制竟成福利?《劳动法》早有规定

在当时引爆网络的“腾讯强制6 点下班”热搜下,获得最高赞的评论为“8 小时工作制是大家应得的,感恩就没有必要了”。有些网友提出,到点下班这本就是劳动者应有的权利,腾讯还要多此一举,专门出个规定,做秀大于实质。

根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中国的标准工时制是职工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40 小时。用人单位若安排劳动者在工作日8 小时以外、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工作均属加班,需依法安排调休或支付加班费。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创业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尤为不易,员工在企业创业初期频繁加班也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赞同从企业发展阶段及员工工作岗位、性质等角度而言,加班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但尽管如此,‘996’工作制仍然是违法行为。”

企业的发展不能通过透支劳动者的身体和精力实现,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讲师崔丽萍在《劳动法视域下996 工作制法律问题研究》中早已明确指出:“996 工作制度已经形成了一种规范,但这样的一种所谓的规范,其实在劳动法的视域下是非常可笑的存在,并且,根据相关用人单位对这一种制度作出的维护来看,认可996 工作制度从法律知识层面上,无疑表示这些管理者在法律知识方面的匮乏,这也显得十分的不合常理。”

日前,西门子数控因员工超时加班被罚在网上引起热议,该公司2020 年8 月至2021 年2 月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时加班问题,2021 年2 月严重至超时加班36 小时以上高达76 名职工。对此,南京市江宁区人社局处以罚款人民币1.29 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 元以上500 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此次西门子数控被罚有法可依,也具有明显的警示意义:在中国,任何企业都应当遵守《劳动法》,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这张罚单值得所有企业引以为戒,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并及时进行自我矫正。

如果面临恶性超时加班,律师梁继威也给广大职工提供了一条保护自己的方法,“注意保留加班证据,提前向主管领导或发送加班通知的领导发送一条信息,写明我加班的内容是什么,之后向主管人员发送工作成果的汇报,最好是通过社交软件的方式留下这些加班证据。”

工会奖励“到点下班”,值得借鉴

与此同时,中铁六局南沙港项目部工会最近推出的一项新规让员工点赞。为让员工“到点下班”无压力,工会设置了下班打卡板:员工完成一天工作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后,即可打卡下班。对于每月“到点下班”次数最多的员工,在绩效考核评比中将适当加分,并予以鼓励。

“以牺牲员工的休息时间来赶进度、抢工期是下下策,这样不仅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还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生产。”项目部经理、工会主席宋艳双说,“到点下班”的初衷是希望大家上班时认真工作,下班后享受生活。如今,“到点下班”在该项目蔚然成风,员工“奋斗指数”和“幸福指数”双双提升。

保护劳动者权益不是一句空口号,中铁六局南沙港项目部工会将工作量具体化,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这一举措不但是对员工的一种关爱,更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爱岗敬业完全可以在8 小时之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情,值得广大企业工会借鉴。

劳动是人的自然本能,休息是人的自然权利,改变和调整畸形的职场文化和价值观,究竟如何保证职工的权益,达成真正的“到点下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劳动法用人单位劳动者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法教育实践研究*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2018劳动法规定:员工因降薪调岗而辞职,单位必须支付补偿金
在云端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