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统整 指向深入

2021-08-14黄巧英

关键词:情境设计学习任务高中语文

黄巧英

摘    要:“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一大特色,越来越受到高中语文教师的关注。“任务”是“学习任务群”的导向。面对教材中明确的学习任务,教师要通过真实的情境设计,在把握住情境设计的整体统整性和重点深入性的基础上,将它们转化成一个个鲜活的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任务;情境设计;高中语文

随着统编教材的陆续启用,新课标的理念也在教学一线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贯彻。“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一大特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如何通过真实的情境设计,将学习任务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学习项目,让它能真正达成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的意义,成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载体,是新课程背景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学习任务的要求

“任务”是“学习任务群”的导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群”出发,立足学生的兴趣点,关注各个学习任务之间的内在关联,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学习项目,让学习活动更具有驱动力。

因此,在创设学习情境时,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各个学习任务之间的逻辑,从“任务群”的高度统筹把握学习任务,形成贯穿课堂的教学情境。“情境提供了语境,是学生学习的‘主场”[1]。既是“主场”,便不宜太多。因此,任务情境的设计要具有统整性,要能够统摄各个学习任务。同时,因为这些学习任务也有主次之分,故教师创设的情境还需要紧扣重点任务,给学生的深入探究指明方向。

学习任务的情境设计,需要把握教材任务与学生生活的关联,从课堂情境的统整性和教学重点的深入性两个方向入手,抓牢学生的兴趣点,推动学习活动走向纵深,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科素养。

二、课堂情境的统整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习任务尽管多样,其内在的关联却是清晰的。要帮助学生厘清学习任务间的逻辑,建立起对某一任务相关知识系统全面的认知,那么具有统整性的任务情境不可或缺。比如浙江省某市课堂教学评比中的一堂“中庸之道”课,上课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学习任务定为:

1.结合选文中不同人的行为,了解“中庸”及“和”的实质。

2.从《论语》中找一些事例,把握孔子是如何贯彻中庸之道的。

3.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課堂上,上课教师以一则热点新闻视频创设情境,摘录新闻内容如下:

美国90岁老人开车送妻子去医院看病,路过学校时,未意识到自己超速行驶3公里,收到罚单。在法庭上,老人称自己已30年没有收到过罚单了。检察官指出,城市法规规定,驾驶记录良好的人超速,可以撤销罚单,只给予警告。

此时,教师开始对课堂情境进行细化:

分别假设自己是子张、子夏、乡原、君子,你会如何分析这个案件并做出何种判决?

教师引入这一实际社会案件,通过情境角色分配,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大家开始迅速进入文本,推敲四个形象在选文中的行为表现和各自的特点,再将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四个人物断案的比较,较为清晰和深刻地把握了“中庸”及“和”的内涵,很好地解决了学习任务1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原有情境进一步推进,播放了这个案件中法官的断案结果,摘录新闻如下:

法官表示,因为大爷的年事已高且爱妻心切,可以理解,但是法不容情,也不可以简单地进行口头警告以示惩戒。最终,法官按照超速的应有处罚予以判罚,但加了一个20年缓期。

这样一个意外的结尾,让大家陷入思考。这个时候,教师继续创设情境:

根据对《论语》的认知,假如你是孔子,你会如何评价这位法官的判罚?

这一情境的设计,在立足学习任务2的同时,又紧贴这堂课的内容核心,让课堂有了更加宽广的语境。学生在理解了“中庸”“折中”“乡原”等概念的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了“乡原”“君子”的本质差异和“中庸”处事态度的通权达变,对“中庸之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这一情境中,学生角色的评判与法官的评判出现了很多的重合和差异,这样的语境场也实现了在人性之美的情怀下,中西方文化的一次碰撞,让学生对“中庸”的现实意义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综观整堂课,学生的探究欲望强烈,探究推进过程非常顺利,三个学习任务完成得也非常出色,课堂呈现十分精彩。这固然是授课教师课堂把握能力的体现,但这个极具统整性的课堂情境设计也是颇有功劳的。授课教师通过一场案子的判罚设置任务情境,并将这个审判情境贯穿于整堂课,通过对情境的细化和对事件发展的追踪,推动课堂走向深入。学生在这个“主场”中展开学习活动,活动链更具逻辑性,思维也更加连贯,形成了对同一问题的持续性探究,对课堂要点的把握便顺理成章地走向更深的层次。

三、教学重点的深入性

在学习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热点之后,解说员、导引词、书签等各种情境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内容。但过于雷同的情境任务设计常会显得空泛,同时也会让课堂脱离语文教学的本色,显得喧哗。任务情境“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切忌笼而统之和一刀切,要有层次性,要能够体现重点任务,强化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的各项基本训练”[2]。所以,一个好的任务情境,还需要具备针对教学重点的深入探究价值,帮助学生真正学懂课文,切实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而不是只求任务新鲜,课堂热闹。下面笔者以“《百合花》研讨”课为例说明。

根据统编教材,《百合花》所在板块的学习任务为: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时代背景,把握小说的细节描写,感受文本感人的青春情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文章中的“我”是文工团成员的身份,设计了文工团表演创作的统整性情境。在完成揣摩表演、感受人物情怀这些情境任务之后,针对教材任务指向“文章的细节”,笔者设计了一个子任务:

如果剧团要将《百合花》拍摄成电影,请你选择文章中的任意一个细节,拟写一份电影脚本。脚本提纲见表1。

电影脚本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学生在笔者介绍及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很快就能掌握它的基本内容,选定细节,进行创作。

在选择细节时,文章的结尾作为小说的高潮,得到了很多学生的关注。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于是,笔者便以这段文字为例,在第一课时让全班学生设计脚本,第二课时展示某学生的脚本,见表2。

然后,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探讨:

生1:我觉得这份脚本挺好的,它把文章结尾的内容都涵盖了,而且通过各种镜头的调动和配乐的辅助,将文章的感情烘托得比较到位。

生2:鏡头里还有对新媳妇转过头之后的想象,刻画也比较生动。

生3:我觉得后面两个镜头处理得简单了一些,从这个脚本看,似乎镜头2才是这个脚本的中心,但在这段文字中,应该后面部分更加重要。

师:很好,你发现了文章这段细节的表达重点,那么你们觉得这个重点该如何呈现呢?你的依据又是什么?

生4:镜头4在推进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之前小战士与“我”和新媳妇交往过程的切换,因为文章结尾本身就有“平常的、拖毛竹”这样的描述。

师:不错,很有想法,但是“平常的、拖毛竹”这两个词都不是本文中小战士呈现的状态啊!

生4:这里作者应该也是想表达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用之前画面的切换也是想达到这个效果,而且,如果真的拍成片子,那么这两个词语在第一次“我”与战士对话的过程中出现时,可能就要加入这个画面了。(生笑)

师:非常好,你发现了这两个词语在这里的意义,是为了表达一个普通的美好生命在战争旋涡里的惨烈境遇,而且,你的自证也非常有力,很棒!

生5:(脚本原作者)我觉得我的第四个镜头还有一个地方也不够准确,原文说“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这段文字的主语是“花”,不是“被子”,所以镜头上推的时候,应该特写一朵百合花慢慢盖上脸的过程,来突出这种生与死的悲剧感。

师:你的这个自我修正非常好,你敏感地捕捉到作者文字表达的细节,也非常出色地在你的镜头里进行了再创作。

生6:对第三个镜头我也有一些想法。这个脚本当中,推进性质的镜头太多了,有一些重复感,文章中“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句话,没有用我们常见的“绣”字而用了“撒”字。我觉得“撒”字是很有仪式感的,电视里面牧师在举行仪式的时候经常有这个动作。所以,这段静态的被子在拍摄的时候可以把镜头放低,利用新媳妇整理被子的轻微动作,拍出百合花上下浮动的“撒”的感觉,可能会好一些。

……

经过讨论,学生最终修改了镜头脚本,见表3。

情境任务的设置,需要有针对教学重点的可塑性和深入性,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帮助学生深入、扎实、自主地开展语言学习活动。这个教学环节,利用镜头脚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将文字进行细分,并在这个过程中揣摩切分的理由,较为扎实地完成了“结合文本内容,把握小说的细节描写”这一学习任务。《百合花》的结尾文字表达非常细腻,在用词和句法上都有独特的地方,但由于长句较多,容易被读者忽略。而从这个情境任务来看,学生在完成脚本的过程中自然地开始探索作者在语言处理上的匠心。虽然学生最终呈现的脚本还有不足,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切实地收获了阅读体会,语言审美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学习任务是当今语文课堂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它需要给学生以“持续性探究”[3]的空间和动力。从课堂任务情境的整体统整性和重点深入性入手,可以较好地保持学生思维的连贯,让学生能够较为专一地在学习任务上做长久的有深度的停留,帮助学生获得较为深刻的阅读体验,达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兴才.语文学习和测评中的任务情境创设[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2):18.

[2]黄厚江.预防任务群教学“跑偏”的策略性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18(8):18.

[3]褚树荣.渗透与介入:学习任务群进课堂的难度化解[J].语文建设,2018(9):18.

猜你喜欢

情境设计学习任务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技工院校物流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
初中生英语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