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科技新产业引领新发展
2021-08-14李健民
李健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科技创新摆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提出“四个面向”的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对国际国内大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推进,人类社会处于新的历史拐点。新科技和新产业成为颠覆全球秩序的力量,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处于一个“纠缠性”的革命性状态。能否把握新科技新产业新市场的发展路径和范式,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又一次大考,这需要我们开启新一轮一往无前的改革创新。
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产业形态模式发生重大变革。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加快普及;下一代的互联网、物联网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加速全面应用;推动商业模式、生产制造贸易形态和方式、服务业业态发生重大的变化。全球治理模式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万物互联和信息计算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新的国际秩序的生成正在围绕着数据的挖掘、存储、使用和跨界流动而开始展开,给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理念带来深刻的变化。数据即生产力、数据即财富、数据即权利。数据资产决定了未来领军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商业模式,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撑。
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风险,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主要有以下方面。
——大数据。大数据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同时也带来了思维的变革、商业的变革和管理的变革,实现了量到质的提升。一方面,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改变已渗透到生活的每个领域,从学术到商业、从政府到百姓等等。
——区块链。从2008年的比特币开始,区块链经历了可编程货币、可编程金融与可编程社会三大应用时代,其应用的范围已经扩展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区块链的广泛应用,打破中心化体系的信用枷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透明度。
——脑科学。脑科学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其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揭开大脑高智能、高效率、低能耗之谜,提升人类健康水平,还可以在工业创新领域为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提供重要支撑,改变创新模式并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正在进入供需融合的创新发展期。从需求侧看,在长期的经济转型压力和近期的抗疫恢复中形成双重牵引;从供给侧看,人工智能产业各生态层不断丰富成熟,已经在工业、医疗、金融、城市管理等多方领域应用。
——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技术正在加快商业化,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已经得到应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将为新型电子元器件、车联网、卫星导航、新一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创造上万亿元的市场机会,其上下游产业将成为新的产業增长点。
——石墨烯。独特性质让石墨烯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用在传统产业体系,可撬动产业转型升级;用在新能源、智能设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有望产生真正的产业革命,不仅颠覆过去的工业体系,还将产生新的生产领域,进而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物联网。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呈快速上升之势。各国正在加速布局物联网技术,我国在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物联网应用层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感知等基础层面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传感、信息存储传输和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进入新一轮快速突破和应用周期,智能化成为新一代机器人的核心特征。
——量子科技。量子科技在军事、国防、金融等信息安全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量子技术已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和应用。
——精准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的不断突破,以基因测序、靶向药物、定制医疗等为代表的精准医疗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催生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抓住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在全球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十四五”时期,江苏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一是进一步明确科技发展的思路。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总体布局,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更多落在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关于“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改革为突破口,奋力创新,努力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模式创新上取得新进展。找准定位,形成特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在整个科技发展的布局中已经明确了三个科创中心:北京科创中心、上海科创中心、粤港澳科创中心。江苏要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按照国务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规划把江苏(苏南)定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二是构建完善高质量科技创新系统。构建符合创新规律、具有江苏特色的科技创新动力系统,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解决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阶段,找准参照系且保持创新的路径和方向不偏的问题,力争创造出更多的原创性成果,加强科技自立自强。解决有创新高原但创新高峰不突出的问题,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和领军型创新企业。克服发展中的短板和瓶颈制约,解决关键领域和环节“卡脖子”问题。构建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高校院所与有实力的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开展联合研究,促进企业向创新链的上游延伸。
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展研发型企业。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开放合作。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布局。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产业门类齐全、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但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并不牢固,应重视培育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力量——研发产业。硅谷和波士顿是美国研发产业的集聚区,集聚了大批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的研发公司,支撑了美国新科技新产业的发展。我们要率先发展、走在前列,也必须领先一步培育自己的研发产品与研发产业。应围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沿江创新走廊的建设,布局一批研发产业园或研发社区,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和研发型企业,形成产业量级的研发力量。研发产业园或研发社区实际上就是一个创新生态圈,良好的创新生态圈能够形成较好的虹吸效应,使得更多的高端创新资源在这个区域集聚。
(作者系江苏省科技咨询协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