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模式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2021-08-14谢硕研刘中凯
谢硕研 刘中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SPOC;大学生
摘 要:文章研究了基于SPOC模式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设计策略,结合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将SPOC模式的教学设计分为课程的前期分析、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学习评价四个部分,并对每一部分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高校图书馆设计与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6-0107-04
1 背景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小规模订制在线课程”的英文简称。该模式结合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数据分析、课堂探究等多种先进教育教学方式于一体,既具有网络学习的高效性,又具有传统课堂的优势。近年来,SPOC模式不断被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运用于不同学科教学工作中。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责任,需要通过信息素养教育让学生具备检索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2 基于SPOC模式的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指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行为[1],良好的教学设计是课程顺利开展、完成学习目标的前提。
黄荣怀专门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研究,将课程设计分为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三个部分。其中,前端设计是在课程开始前对课程基本情况的分析;活动与资源的设计是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的具体设计;学习评价设计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估,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依据[2]。
陈然与杨成将SPOC教学模式的设计分为前期准备设计、限制性准入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设计四个部分。其中,根据SPOC模式的特点强调了限制性准入制度[3],限制性准入方式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基础对学生进行分类,从而使课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合前人研究,笔者将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分为前期分析、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学习评价四部分。
3 SPOC教学模式的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展前对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的分析,是课程设计与开展的前提保障,可分为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环境分析。对信息素養教育SPOC课程进行前期分析,对课程的设计与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学习对象分析
学习对象分析在前期分析中尤为重要,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本校在校学生。由于SPOC模式是小型定制课程,为了充分发挥其优势,图书馆需要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专业情况、学习层次、年级、知识水平、理想的学习时间、希望达到的学习目标、是否接受SPOC学习模式、是否具备完成SPOC学习模式的条件等。对学习对象的分析是定制更具针对性课程的有力保障。
3.2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学习者通过一系列研学过程后希望取得的学习成果。信息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检索信息、判断信息、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图书馆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与课程开展的层次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需要做到具体、明确、可量化、可观测,既要对课程总体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又要根据总体教学目标设立课程体系,对各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3.3 教学内容分析
图书馆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符合学习对象的特点。教学内容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练习题、测验、探究式问题等。SPOC学习模式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传统课堂的学习内容,还包括互联网上的海量视频、学习资料等,教学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线上教学内容与线下教学内容相统一。
3.4 教学环境分析
SPOC模式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部分组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应的教学环境也由线上教学环境与线下教学环境两个部分组成。
线上学习对SPOC模式非常重要,很多知识内容的学习是由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完成的,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网络学习平台,以完成线上学习的任务。目前比较成熟的网络学习平台有中国大学MOOC、泛雅网络学习平台、智慧树网络学习平台等。经过比对调研,笔者选择使用泛雅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是以泛在化学习和混合式学习为核心理念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丰富,包括课程视频、在线资料、通知、作业、练习题、考试、讨论、学习过程数据统计等。教师通过泛雅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将学习内容、学习资料发放到平台上,设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点,监控学习过程,统计学习成绩。
同时,教师也要分析学习对象是否具备完成线上学习的条件。如果学生不具备线上学习需要具备的硬件条件,则不能完成线上学习。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可在电脑端、手机端随时进行泛在化学习,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今天,该条件比较容易满足。
线下教学环境包括教室、课本等物质条件,线下学习环境给予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可以使教师与学习者有人格和情感上的交流,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化[4]。同时,课堂上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4 课程设计与开发
SPOC的课程开发由教师团队主导,首先根据教学目标与课程时长编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教学目标系统地分配为各教学单元的具体学习目标。其次根据教学大纲组织、开发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SPOC模式最重要的部分,其质量决定着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资源不仅要内容丰富、安排有序,还要与教学目标高度相关[5]。
SPOC模式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材、参考书、作业、小组项目、测验等,可分为组织网络教学资源和自主开发教学资源两种。
4.1 组织网络教学资源
我国优秀的MOOC平台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团队在认真分析优秀公开课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视频、课件、习题等资源,编入所建课程。
引进网络资源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海量的网络优质资源,特别是很多优秀的慕课资源由名校名师讲授,具有很高的教学质量。图书馆引进资源时需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充分尊重,使用网络资源需要与版权所有单位或个人充分沟通,取得授权后方可使用,避免侵犯知识产权。
4.2 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SPOC课程不同于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的地方体现在为特定的学习对象定制符合其特点的课程。各高校学生的学习层次、知识基础、学习专业、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很多时候名校的MOOC课程虽然优质,但并不适用于本校学生,这就需要图书馆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为其开发定制课程。
自建课程资源除包括传统课程所需的课件、教材、作业、测验外,最重要的是制作在线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的自主开发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为内容策划、录制视频、后期制作、质量评审[6]。首先,教师团队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制定各单元的教学内容,设置任务点,编写详细教案,撰写视频课程逐字稿,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各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合理分布知识内容,并编写合理的作业;其次,教师团队根据编写的逐字稿录制视频课程资源,并将录制的视频进行后期加工制作,包括美化画面与声音、添加字幕与音乐等工作。制作完成的教学视频经教师团队集体质量评审通过后,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学习。
5 课程实施
如图1所示,SPOC模式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分为线上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三个部分。
5.1 线上学习
在SPOC课程的线上学习阶段,教师需要准备好线上学习相关的学习资料,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文献资料等,根据不同的学习单元准备相应的学习任务清单,并在SPOC课程平台上发布,使学生可以依据任务清单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团队及助教利用SPOC课程平台的大数据统计功能实时监督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对未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学生及时给予督促和帮助,并在讨论区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并收集共性问题,集中讨论和答疑。
在SPOC课程的线上学习阶段,学生需要依据任务清单认真完成对相应学习资源的学习,并完成线上作业,以巩固和检测所学内容,对于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问要及时在讨论区提问。线上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线上学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课程的学习效果。
5.2 課堂学习
在SPOC课堂学习阶段,教师统一解答在线上学习时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重点讲解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推动学生从对知识的浅层理解向深层理解转化;集中讨论学生的共性问题,并通过现场讨论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果。同时,教师团队要开展小组项目式学习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检索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学习阶段,学生要抓住与教师、同学面对面学习的宝贵机会,积极与教师交流,参与课堂讨论。将在网络上不易表达和讨论的问题在课堂上面对面讨论解决,积极参与小组项目,与同学深入合作,深化学习内容。
5.3 课后学习
在课后学习阶段,教师通过SPOC学习平台布置课后测验,通过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SPOC平台收集学习过程数据,包括视频观看情况、课后练习完成情况、任务点完成情况、在线学习时间、在线学习次数等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及时对授课内容进行改进和优化。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可布置实践练习题目,供学生练习。
课后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深化、巩固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课后测试可检验自己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践练习题目,依据教师的指导继续完善小组项目,在练习中深化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6 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综合学生的任务点完成情况、学习数据、作业完成情况、讨论情况、考试情况等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综合评价。
课后评价不仅需要收集来自教师团队的评价,收集教学平台的各种学习数据,还需要收集来自学生的相互评价。教师团队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评价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收集来自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信息,通过对评价信息的分析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分数。
7 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SPOC模式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设计策略,重点对课程的前期分析、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学习评价的设计策略进行了阐述,在本单位教学实践中运用该教学设计策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8-140.
[2] 黄荣怀.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3] 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4.
[4] 冯甜甜.基于泛雅平台的SPOC教学设计与应用[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9.
[5] 尹合栋.“后MOOC”时期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5(11):53-59.
[6] 谢硕研.“微视频学习单元”教学模式在新生入馆教育中的应用:以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8):76-77.
(编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21-05-21
作者简介:谢硕研(1984— ),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刘中凯(1973— ),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
本文系2019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POC模式的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在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njg20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