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安徽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1-08-14倪漫
倪漫
摘要 :大运河安徽段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沿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运河的流淌一起成长,源远流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河存在的状态和发展变迁。不仅寄托着人们对大运河的情感和价值取向,更像是一种精神力量,改变着人们对大运河的评价与观点,折射出运河文化的变迁与传承。从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现状、传承与保护策略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大运河安徽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 :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 :G1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码 :1672-7053(2021)07-0153-02
Abstract :The Anhui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and Canal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long the canal grew up with the flow of the canal. It not only reposes people's emo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 to Grand Canal, but also is a kind of spiritual power, which changes people's evaluation and view to the Grand Canal and reflects the change and inheritance of the canal culture.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present situation and method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long the Grand Canal coast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Grand Canal.
Key Words :The Grand Canal;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Heritage
大運河安徽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古运河的时代烙印,是对两岸人民情感的凝聚,其意义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区域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潜在保留着原生态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存在于人们所处的时空、社交活动之中。
1 大运河安徽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1 形式多样
大运河安徽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主要表现在戏剧、音乐、美术、民俗、文学、美术等方面。无论何种形式,都有运河文化的典型特征,体现了两岸劳动人民的智慧。对历史、科学、艺术等学科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比如处在大运河沿岸的“宿州坠子戏”和“淮北花鼓戏”都已经入选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 内容丰富
大运河安徽段沿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上也是极为丰富的。以花鼓灯为例,在花鼓灯表演中,“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有七人、九人、十一人等,第一人为“伞把子”,其余“鼓架子”“腊花”各占一半。在表演场上,“武伞把子”舞罢,奔至上场门,高喝一声“唉!”引出群众演员 [1]。“腊花”多人各自站在“鼓架子”肩上,通过手的不同力度来翻转扇花和绢花,来展现不同的姿态造型,能够在全场的欢声锣鼓中脱颖而出。
1.3 多元统一
大运河的舟楫之便促进了沿岸城镇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让不同的文化在此交流和融合,兼收本土特色和外来文化。例如,淮北的泗州戏和宿州的泗州戏在整体风格上大同小异,但是因所处地域不同,而又有所区别。两者的戏剧曲目、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最终还是多元统一的,无论怎样变化,戏剧的本质说唱是固定不变的。
2 大运河安徽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2.1 传统保护容易忽略
石永民先生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保留着该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和思维方式,根植于人们所处的时空、周边和社交活动之中。正因如此,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和破环容易被忽略”[2]。以宿州马戏为例,由于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马戏表演项目的人才越来越少,表演的内容仍以传统的马戏动物表演为主,节目数量有限,质量要求不高,缺乏创新动力,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观赏需求,难以吸引观赏者的目光。此外,对马戏的宣传效果和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出现代媒体宣传的优势,普通观众对此了解知之甚少或者全然不知,因此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所忽略。
2.2 内容状态发生濒危
大运河安徽段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沿岸的生态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变化,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已经达到濒危状态。正如 2006 年 6 月通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指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大运河部分河段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发生改变,河道以及沿河的风景也随之发生变化。加之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如果再不对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进行保护,就会遭到破环,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就将不复存在。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3]。
2.3 保护机构不够健全
农耕文明和运河漕运孕育了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部分大运河已经处于干涸状态,原生态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渐渐远去,以农业文明和水生文明为依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资料、实物的流失和毁弃,正在迅速消亡。如果在当下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和保护,终究有一天会不复存在。
3 大运河安徽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3.1 遵守传承保护原则
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责任、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 [5]。呼吁社会各界保护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和健全有关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为保护和传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基础。
如果离开了大运河沿岸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自然生态环境,也就孕育不了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遗产的价值也将不复存在。因此,在保护本体的同时,要连同它所生存的客体一起保护,在大运河沿岸设立生态保护区,实行等级划分和管控势在必行。有些遗产项目已经失去存在的客观条件,应该尽快搬离原产地,采用博物馆的保护手段,对其进行录音、录像等方式留住记忆进行传承与保护。
不仅要对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进行保护,也要对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唯有如此,才能够达到长效保护的效果。一项遗产的传承不仅要保护其成果杰作,更应该要保护它的技艺、经验和传承人,这些都离不开文化生存的环境及土壤。例如,堪称中华一绝的灵璧钟馗画艺术,一直以来延续盛唐的画风,先以墨线构图,再进行勾填,施朱敷丹,精彩绝艳。技法选用工整细密的线描,装饰选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这说明民间艺人既保留了传统,又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
3.2 有效保护濒危内容
保护大运河沿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对运河文化的一种传承。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运河开凿与变迁及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体现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的展现。提升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知名度,将原本的遗产变成可以带动沿岸城镇经济、文化、教育的有效资源,给大运河沿岸的人们带来精神文化的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
处在大运河沿岸的城市文化有关部门,应对沿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领导,成立专业机构,由专项机构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保护的具体方案,精心策划,有序开展,采取动静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相关的重要活动。统筹协调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组织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与此同时,邀请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相关机构,齐心协力参与到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研究中来,遵循“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管理”的原则,为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例如,宿州市灵璧县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由县文化馆牵头成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馆馆长兼任保护中心主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下开展相关工作,宣传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同时,利用本单位的优势,对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整理、归档、传承人审核申报和保障监督,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积极贡献 [6]。
3.3 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田青指出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建立在充分挖掘资料的基础之上。要知道我们的家底有什么,是什么,然后才能谈到保护”[7]。
位于宿州市西关大街北侧的一处步行街工地,2005 年在施工的时候发现了許多陶瓷碎片,经过考古人员发掘,此处属于大运河通济渠遗址区,遗址发掘面积 600 平方米,清理发掘水井 4眼、墓葬 1 座、灰坑 1 个,出土各类文物标本 1400 余件。通过这次发掘,对大运河在安徽段的河床剖面得到了第一手资料,清晰地掌握了当初运河开凿的技术、使用用途以及疏浚等详细信息。因此,西关大街遗址对于研究大运河的兴衰变迁、通济渠与宿州城市格局关系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可靠的实地材料。
处于大运河安徽段的淮北与宿州,根据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要求,精心谋划,融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制定与之配套的工作规划和具体指南,按照制定的目标要求层层落实。
此外,应对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研,鼓励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校园和社区,对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激发和培养他们对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例如,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北殷派面塑传承人殷铤崴走进淮北市实验小学,给孩子们开班讲授面塑技艺的课程,现场展示捏、揉、碾、挑等娴熟的指法技艺,在孩子们面前出现出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不仅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在孩子们心中撒下了传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 [8]。
4 结语
运河文化铸就了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实行切实有效的传承与保护,是能够让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因年代久远、运河功能减弱而消失,让它可以继续保持永久的历史印记,因为其是承载几千年运河文化的灵魂和根。
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 :AHS KQ2020D142)。
参考文献
[1] 张秉政,李华锡.隋唐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特点 [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1):110-111.
[2] 石永民.试论对京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J].现代城市,2007,2(03):49-52.
[3] 王龙.环绕地球看风光 [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4] 石磊.泰安市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D].山东农业大学,2017.
[5] 于蓉.基于传承主体视角的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J].南方论刊,2019(02):82-85.
[6] 宿州灵璧县挂牌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EB/OL].http://news.yuanlin.com/detail/ 2014910/194942.htm
[7] 田青.流布与融合――中国大运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J].人文天下,2015(15):40-44.
[8] 淮北非遗文化进校园动手动脑弘扬传统文化 [EB/OL].http://www.wenming.cn/syjj/dfcz/ah/201612/t20161220_39568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