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应用

2021-08-14刘敏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生物现状

刘敏

摘要:问题式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有效地应用问题式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加深生物理解,锻炼学习能力。但是,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尽管有不少教师重视问题式教学,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没能有效地设计问题,展现问题,导致问题式教学价值没能有效实现,影响了生物教学效果。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详细阐述高中生物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式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78

问题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应用,不但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生物的主人,还可以使学生通过经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活动,有效地掌握生物知识,锻炼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生物学习效果。但是,当前的高中生物问题式教学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其自身价值的实现。那么,高中生物问题式教学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笔者将从高中生物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应用入手,就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与应用现状

1.问题零散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无论是设定课程目标,还是确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都是以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为中心的。但是,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不少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还在借助量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以课堂提问为例,在组织生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早已发现了课堂提问的价值,于是围绕教学内容,不加辨析地向学生们提出一个个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对于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无须过多思考就可以给出答案,缺少思考价值。对于复杂的问题,部分学生绞尽脑汁也无法想出答案,受到打击。此外,生物课堂上讲授的生物知识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围绕生物知识提出问题,导致这些问题是零散的,难以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建构生物知识结构,导致教学效果低效甚至无效。

2.随意性大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组织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先分析教学内容,从问题中抽取出问题,根据教学需要将问题展现给学生们,可以使学生们有针对性地展开思考,切实地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建构生物认知,提高生物课堂学习效果。但是,在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随意地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一般是讲到哪里觉得这里可以提问,就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导致教学问题随意性大,很容易使得宝贵的课堂时间在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下被白白地浪费掉。

3.忽视动态资源

生物课堂教学是具有生动生成性的教学活动。生物课程标准中早已指出,在实施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实施,同时使学生在有效教学资源的辅助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课堂的动态生成性,直接将课前设计好的生物问题展现给学生,当学生提出生物问题的时候,找各种借口拒绝回答,如此无形中打击了学生们的提问积极性,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问题价值的实现。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与应用策略

1.设计问题串,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问题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立足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在设计生物教学问题的时候,教师也要保证问题具有完整性,避免出现零散问题。问题的完整性是指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联系教学需要,以重难点知识为中心,设计出一个完整的问题串。问题串的设计,不但将问题按照难易程度明确地分开,还使学生们在有联系的问题的驱动下,思考、探究生物知識,通过解决问题,顺其自然地建构出完善的知识结构,切实地理解生物知识,提高生物课堂学习效果。所以,在组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一般利用如下方法设计生物问题串:

方法一: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串。这是因为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生物的指导。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串,可以明确生物课堂上的“主问题”,驱动学生们有重点地探究生物内容,促进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以“细胞膜”为例,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以了解细胞膜此维度的教学目标为指导,笔者设计了如此问题串:细胞膜的成分有哪些?细胞膜的结构是怎样的?细胞膜有哪些功能?借此使学生们通过解决问题,准确地了解细胞膜。

方法二:立足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串。立足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串是设计、应用生物课堂教学问题的关键,便于学生通过解决一个个有关联的问题,整体地认知生物内容,夯实生物知识基础。以“细胞增殖”为例,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设计、提出了如下问题:如果一个细胞要一分为二,在此过程中保证与母细胞的染色体等结构相同,请问这个细胞在此过程中要发生哪些变化呢?这个细胞在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在此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有何关系呢?借此使学生们梳理清楚本节课的基础内容,同时初步地认知基础内容。

2.展现分层问题,驱动学生思考

生物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难度程度是不同的,立足不同的难度的知识内容,教师设计出的生物问题也应当有着不同的难度等级。而且,在参与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形成了不同水平的生物学习能力。立足于此,在设计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切实地立足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生物学习实际情况,设计出难度等级不同的问题,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可以思考适合自己的问题,借助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理解生物知识,锻炼生物思考能力。基于此,笔者在组织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会联系教学需要,设计分层问题。

以“蛋白质”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围绕氨基酸及其种类,笔者设计设计了如此问题:1.组成氨基酸的化学元素有哪些?2.氨酸、羧基、R基础的写法是什么?3.这些氨基酸的结构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4.氨基酸的通式是什么呢?问题1和问题2较为简单,是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的;问题3和问题4存在一定的难度,是需要中等生和学优生进行思考的。

3.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生物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离不开学生思维,同时,设计、应用生物课堂教学问题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所以,激活学生思维是教师设计、应用生物课堂教学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思维的主要因素。在生物课堂上要想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要创设问题环境,使学生在环境的作用下,产生思维欲望,主动思考探究生物问题,通过解决生物问题,获取生物知识,同时锻炼生物思维能力。创设教学情境是营造问题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会联系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生物场景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同时使学生在具体的生物场景的辅助下,有针对性地思考生物问题,提高生物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效率。

以“细胞增殖”为例,细胞分裂的物质准备是学生们在这节课上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内容。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联系教学内容,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具体地,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先向学生们直观地展示了一张生物试卷,吸引学生的目光。接着,笔者提出问题:我准备把这张试卷分发给两个学生,要如何做呢?联系生活经验,学生们会给出“复制”答案。联系学生们给出的答案,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问题:细胞要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两个子细胞要与母细胞中结构相同,那么,在此过程中,这个细胞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联系刚才的生活场景,大部分学生可以给出如此答案:细胞内的相关物质与结构发生复制,一变为二,做好细胞分裂准备。如此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激活了学生们的思维,还使学生们在思维作用下,一步步地探究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4.提出启发问题,优化思维程序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指出,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学会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教学实践证明,启发性的问题是引导学生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生物课堂上,立足学生们的课堂学习表现,或者思考问题的情况,教师采用多种艺术性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但可以使学生受到教师的启发,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地探究生物内容,还可以借助对生物内容思考和探究,优化思维程序,提高生物思维水平。所以,在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并利用艺术性的手段将这些问题展现给学生,驱动学生继续思维。

以“内环境的稳态”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们理解发酵菌种的培育以及清洗葡萄的方法,笔者以果酒的制作过程为载体,向学生们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具体地,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现果酒的制作过程,在学生们阅读的过程中,提出这些问题: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工人们有没有人为地加入菌种呢?你能推出菌种的来源吗?根据制作葡萄酒需要加入的菌种,我们在清洗葡萄的时候需要哪些事项呢?这些问题是学生们通过阅读生物材料,联系生物基础知识来解决的,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可以做到跳一跳摘到桃子,提升生物思维能力。

5.灵活生成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曾说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所应用的教学技巧在于随机应变。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注重生物教学的预设,一般在课前先自主地设计好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落实这些活动,导致教学活动与学生们的学习实际情况存在脱轨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技巧,灵活应变。此外,高中生是具有思维能力的人,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在思维作用下提出不同问题,或做出不同行为,教师要善于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地生成课堂教学。一般情况下,笔者会以生物课堂教学生成情况为依据,灵活地生成生物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以“质壁分离”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们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笔者利用了生活实例解释生物现象,如将蔫吧的青菜放到清水中,青菜会变得鲜艳起来。但是,有的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对这个案例提出了反对意见,表示自己没有见过此类现象。对此,笔者顺其自然地讲述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使学生们加深理解。如此教学还切实地尊重了学生意见,便于学生发挥自主性。

总之,在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时候,立足课堂教学问题存在的零碎、随意性大等问题,教师要切实地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串、分层问题、启发问题等,并结合教学需要顺势提出这些问题,使学生们在问题的驱使下,活跃思维,深入思考、探究生物问题,解决生物问题,加深对生物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生物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文丽荣.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六种策略[J].广西教育,2018(46):158-159.

[2]杨卫华.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8(26):134.

[3]周萍.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J].高考,2018(19):88.

[4]丁月荣.问出课堂深度,提升教学效果——高中生物提问技巧探析[J].考试与评价,2018(05):114.

[5]史云寅.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山西青年,2018(03):222.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中学,甘肃 天水741009)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高中生物现状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