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索分析

2021-08-14赵营远由媛

关键词:教学探索初中化学新课改

赵营远 由媛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入改革,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逐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对教育环境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强调素质教育,因此在新课改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课堂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化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学科,化学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对教学形式和内容做出积极的调整,为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化学课堂。为了确保初中生的化学素养发展,本文将围绕新课改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探索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77

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教育环境逐渐得到了改善。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成长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初中化学是培养初中生素养的重要学科,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不符合新课改的素养教育。

一、传统课堂模式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弊端

1.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初中化学教师影响颇深,因此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将自身看作为教学课堂的主导者,忽视了初中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教师在开展化学授课的过程中通常是单向的教学,教师将教材中的化学知识理念讲解给学生,学生只要记忆和背诵就行,然而,初中生却无法进行有效的反馈。学生无法将自身在化学课堂中的体验和参与感表达出来,导致学生在化学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由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初中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减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无法得到培养,不利于高效的化学课堂构建。

2.化学教学模式的单一

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中,可供选择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多,然而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随着教育改革而与时俱进,教师仍然保留着传统滞后的教学理念。因此,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单一的弊端。教师没有将新时代的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课堂中,导致化学课堂的形式仍然是陈旧和滞后的,无法满足当下初中生逐渐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时,化学教师对学生讲授的化学知识内容也存在着局限性,在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化学教师需要全面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然而,初中化学教师却将学生的授课内容局限在教材中,学生的化学知识面较为较窄,不利于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

二、新课改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化学教学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投入到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其中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较大的力量。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改变自身故步自封的教学理念,需要将与时俱进的精神贯彻到教学中。教师需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化学的教学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具有充足的优势,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形象的化学课堂,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保障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发展。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中《制取氧气》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为学生展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这一化学实验视频。通过多媒体这一现代信息技术,教师突破了教学环境的限制,为学生呈现了直观具体的化学实验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往往对学生呈现过于复杂的现象或实验,抽象复杂的化学知识不利于每一位初中生的理解,将影响到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然而,化学的知识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在初中生的生活中化学知识都是有迹可循的。教师可以抓住化学学科的此项知识特点,同时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有助于完善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中《燃烧和灭火》这一课的内容时。由于安全防护的要求,无法在课堂中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火焰的燃烧和灭火的场景展开想象,也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针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将教学内容变的形象化,方便学生学习观察,使学生在积极自主的探索过程中去分析燃烧的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使学生的化学学习观念得到完善。

3.开展化学实践教学

在新课改的素养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化学应试能力,教师还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知识能力看作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丰富的化学教学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化学实践教学,有助于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化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化学知识,使学生对化学的认知更加全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化学素养。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中《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一課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学生亲手来完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实践教学。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直观地感受到了化学知识的魅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全面的化学素养。

总之,初中化学教师需要依据新课改素养背景下的教学理念,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完善化学教学形式,充实化学教学内容,为初中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丁福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1(11):102-103.

[2]林勇胜.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J].教师,2017(26):52-53.

[3]赵兴旺.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0(03):35.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①;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②,山东 淄博255300)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初中化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