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KP 治疗Kummell 病的效果及对减少骨水泥渗漏情况的影响分析

2021-08-14谭镇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状面伤椎椎体

谭镇南

Kummell 病是在1895 年经德国外科医生Kümmell's首次对其描述并得名[1]。Kummell 病的疾病特征主要是轻微创伤患者经历一段症状隐匿期之后,接着出现迟发性椎体塌陷情况,或者椎体缺血性坏死情况等不良事件[2]。由于Kummell 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病程时间变长短不一,因而容易造成延误诊断及治疗。同时,Kummell 病经保守治疗而无效时需实施手术治疗[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PKP 治疗Kummell 病的临床效果及对减少骨水泥渗漏情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12 月收治的120 例Kummell 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45 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69.67±5.11)岁。实验组男17例,女43 例,年龄65~83 岁,平均年龄(69.50±4.5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PVP 治疗,实验组选择PKP治疗,具体操作:手术体位为俯卧位;实施局麻下单侧伤椎穿刺;在C形臂X射线机透视辅助下作正侧位定位。经皮单侧经椎弓根穿刺针穿刺至前方椎体内,确保穿刺针达椎体内及椎体前1/3 处;常规建立通道,将可扩张球囊置入,以使椎体高度恢复,一般情况下球囊扩张压力<1200 kPa;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调制至拉丝期,选择骨水泥推杆注入椎体内,控制注入骨水泥量为4~6 ml,直至骨水泥弥散满意为止。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VAS 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伤椎矢状面Cobb 角,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VAS 评分比较 两组手术前、手术后3 d、手术后1 月的VAS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手术前后ODI 指数比较 两组手术前、手术后3 d、手术后1 月的ODI 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ODI 指数比较(,%)

表2 两组手术前后ODI 指数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2.3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 手术前,两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手术后1 月,实验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

表3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

2.4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矢状面Cobb 角比较 手术前,两组伤椎矢状面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手术后1 月,实验组伤椎矢状面Cobb 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矢状面Cobb 角比较(,°)

表4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矢状面Cobb 角比较(,°)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

2.5 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 实验组发生3 例术后骨水泥渗漏,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5.00%(3/60);对照组发生11 例术后骨水泥渗漏,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8.33%(11/60);实验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2,P=0.0229<0.05)。

3 讨论

Kummell 病属于临床特殊性、少见型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不愈合现象。Kummell 病主要是指发生轻微脊柱创伤之后的迟发性椎体塌陷现象以及进行性脊柱后凸畸形。

Kummell 病保守治疗措施包括卧床制动、辅助支撑(外用)、使用镇痛药物等,但是上述操作仅能够使患者部分疼痛缓解,而骨折不会自然愈合,因此多为无效,需实施手术治疗[4]。针对Ⅰ、Ⅱ期Kummell 病患者以选择PVP 或PKP 为常,二者均可以取得良好临床疗效。针对Ⅲ期Kummell 病(合并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而言,则应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措施,包括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5]。相关研究报道指出[6],前路手术对于矫正后凸畸形方面较后路手术更有优势,但是前路手术出血量较多,且造成较大内脏损伤以及手术时间长。而后路手术则手术难度较低,且术后螺钉松动发生率、螺钉断裂发生率、螺钉拔出发生率更低。同时有研究也比较了单侧穿刺和双侧穿刺的手术效果[7],指出无论单双侧穿刺都可以缓解疼痛,且单侧穿刺所用的骨水泥量较少,从而避免了增加邻椎骨折的风险。在PKP 的手术过程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与骨水泥注射量呈正相关,使用高粘度的骨水泥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凝固及弥散[8],从而减少骨水泥的渗漏,本研究也指出相对于PVP,PKP 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此次结果得知,两组手术后1 月、手术后3 d 及手术前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1 月、手术后3 d 及手术前ODI 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手术后1 月,实验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手术后1 月,实验组伤椎矢状面Cobb 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PKP 的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性更高,能够减轻因手术创伤带来的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PKP 能够减轻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缓解疼痛症状,用于治疗Kummell 病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状面伤椎椎体
请您诊断
颈椎矢状面参数的研究进展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经皮伤椎强化联合经皮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效果观察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跨伤椎与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青年女性矢状面轮廓曲线提取与拟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