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英语熟词生义备考策略探究

2021-08-14安徽刘中元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21年3期
关键词:图式词义隐喻

安徽 刘中元

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不仅具有育人和选拔价值,还对教学具有导向作用。近三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中存在诸多熟词生义,对考生的词汇量进行了直接和间接的考查,考查考生的词汇掌握程度和学习潜能。考生因不知道熟词的生义,严重影响了其对试题的理解,从而造成失分,这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三英语熟词生义复习备考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抛砖引玉。

一、熟词生义现象和教学现状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指出“四层”(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和“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了“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能力的基础,考查词汇是对英语学科素养进行考查的必然要求。但对词汇的考查不能局限于对熟悉词义的考查,也不能过多地考查影响考生理解的超纲或超标词汇,因此,在命制试题的过程中命题者会选择一些考生较为熟悉的基础词汇,体现高考考查的基础性,同时又不局限于考查考生所熟悉的词义,体现高考考查的创新性和综合性。笔者梳理了近三年的高考英语全国卷Ⅰ中的熟词生义,具体如表1。

表1 近三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中的熟词生义

续表

高三复习时,面对众多的熟词生义,教师习惯把熟词生义词汇表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背诵,学生往往死记硬背,或者在讲评试卷时给出词义,或翻译句意,没有对词汇进行综合性、全面性的深度教学,这样的词汇复习很难收获好的效果。

二、熟词生义的教学策略

1.创设主题语境,采取复现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词汇中的任何词语都是通过一定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与其他词语建立起一定联系的,并在语境中传递信息。”语境是词汇意义确立的载体,离开语境,词汇就会呈现多种词义。为了考查学生词汇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命题者倾向于在试题中使用一些基础性词汇的陌生意思,来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如reserve,该词具有诸多意思:v.留出,预订,把……专门留给;n.预备队,储备(量),缄默,保留意见,自然保护区。如果单独记忆,学生很难记住词汇的所有意思。为此,教师可根据教材单词reserve 所在的单元的主题语境,创设多种语境,不断复现该词的基本词义和生义,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单词的生义,达到从生义向熟义的转化,具体阐述如下。

reserve 是2009 年版北师大版英语教材模块八Unit 22中的重点词汇,该单元的主题语境是环境保护,通过听、说、读、写几个部分来阐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单词表中选择收录reserve 诸多词义中的“保护区”(n.)和其派生词reservation(n.保护)。在高三词汇复习时,笔者先让学生梳理单元词汇,把单元词汇分为环境保护、动物保护和灾难描述三大类词汇,在梳理词汇的过程中,让学生再次感知词义。然后,笔者根据教材环境保护的主题语境在第一课时设计了重点单词reserve 的语法填空,具体如下:

Governments often ______(预订) some goods for nature_______(保护区),where pandas live.So with people working hard,its__________(保护) i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通过这个语法填空练习进一步巩固重点词汇reserve。

最后,在微写作巩固训练中,笔者让学生以自然保护区的主人的身份,呼吁人们为保护自然保护区预订一些物品,帮助保护区的动物免于伤害。围绕主题意义,创设不同的语境,完成多种活动,在语境中多次复现重点词汇,以达到内化的效果。

2.利用思维导图,建构语言图式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形成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两种认知图示。在学习一词多义时,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建构词汇的完整语言图式,形成一个一词多义的思维图式,帮助学生建立词汇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从而全面牢固掌握词汇。如在复习单词stand 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搜索脑海里的内容图式,然后合作讨论,总结出其有动词词义“站立,忍受,处于(某水平),继续有效”和名词词义“位置,摊位,支架,立场,停止”以及其变形standing(地位)、stood(过去式、过去分词),画出思维导图(如图1),然后再用该词的词义造句。这样,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同时内化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图1 stand 词义思维导图

当新的词汇认知图式形成后,学生对词汇的概念意义已基本掌握,但还需要在有意义的语境中使用语言,感知语言的表意功能,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因此,教师可设计微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词汇的语法功能、搭配等,如翻译下列句子:

(1)从我的位置上看,他看到一个小女孩站在一个鱼摊旁一直到她忍受不了鱼的难闻的气味。

(2)从我的观点看来,他应该决定坚持他的立场,停下来休息一下。

Possible key:

(1)Seeing from the stand,he saw a girl _______(stand)close to ____fish stand until she can’t stand _______(smell)the smelly gas of the fishes.

(2)From my standpoint,he should be determined to let his ground stand and make a stand to have a rest.

尽管所翻译的句子句意不是很圆融,但学生可以在语境中应用大脑中的语言图式,达到形式、意义和使用的统一。

3.注重隐喻修辞,灵活把握语义

英语中很多熟词生义是通过隐喻加工而形成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让学生加强对熟词生义的记忆,不注重传授生义蕴含的隐喻思维,学生很难运用合理的想象,理解语境中的熟词生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隐喻修辞,提升学生掌握熟词生义的能力。

隐喻是用生动形象、简单明了的事物或事物的部分指代复杂、抽象的事物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使语言的编码者利用活泼的思维形式,把语言表达出来,也为解码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2015 年全国卷Ⅰ)We were low on cash ourselves.该句中的low,不是“低下”的意思,而是“缺少”的意思,意指我们没多少钱。再如I am feeling up.中的up 一词,熟义是“向上”,但在该句子中则是情绪高昂的意思。在英语中,用上下、高低、进出等隐喻心情的低落和高昂是很常见的现象,学生了解了这种规律,就会更容易理解“in low spirit”“I am down.”“He is low.”等表述。

当然,英语中的隐喻还有很多规律,如用日常的活动、物体的特征等,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形象性,让读者生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如My teacher’s glare kept me rooted to the seat.学生都知道短语be rooted in 意为“扎根于”,但该句中的root 通过植物扎根这一常见事物,隐喻“我”牢牢地坐在椅子上。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渗透这些规律,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

4.巧用构词法,培养猜词能力

英语词汇汗牛充栋,给学生的词汇学习增加了难度,但构词法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词汇学习的难度。在英语中,有派生、复合和词类转化三种构词法,牢记词汇的前后缀,有利于学生在考场中推测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性和词义,笔者梳理了几种常见的前后缀,具体如表2。

表2 常见英语词汇前、后缀例举

其中词类转化构词法是熟词生义出现的形式之一,如(2020年全国卷Ⅰ)There,among many other things,Nicolo spotted two paintings...中的spot 常见词性是名词,意为“点”,但在此句中却是动词,意为“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语境、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如trip 常用作名词,意为“旅行”,但在2019 年全国卷Ⅰ中却出现其作为动词的用法,意为“犯错”。

5.循环推荐词汇,逐步扩大词汇量

按照成绩好中差的分组原则,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书写漂亮的学生负责板书,读音标准的学生负责分享,其他两名学生负责整理出在做高三英语模拟题或高考英语真题时遇到的熟词生义并设计其呈现形式。然后,在教师的认可下,每节课的前3 分钟呈现给全班同学。

呈现的形式应多样,如考查听写、例句翻译、举例解释、连词成句或听写竞赛等,这样既能让小组成员不断学习熟词生义,又能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熟词生义的积极性。如一小组成员商议本次以翻译句子的形式推荐和考查pick up,address,land 三个词语的生义,学生在黑板上写道:When he landed in Japan for the first time,he landed himself in trouble because he couldn’t speak Japanese or communicate with others.Fortunately,he picked up Japanese and could address his trouble.学生开始纷纷思考如何翻译更通顺,成绩差的学生可以与成绩好的学生合作探究句意。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后,负责呈现的学生给出参考答案:“当他第一次到日本时,他陷入困境,因为他不会日语,无法与其他人交流,幸运的是,他无意中学会了日语,解决了自己的困境。”再如,下一组学生可从上次呈现过的熟词生义中选择学生易于忘记的熟词生义以循环复现的形式呈现,开展听写竞赛,看谁在单位时间里记忆最多的生义,一学生用PPT 呈现20 个熟词生义,给一分钟时间,记忆最多者会得到奖励。

最后,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每周、每两周和每月针对近期学习的熟词生义举行一次比赛,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记忆,学生对熟词生义会有较全面的掌握,其词汇量也会逐步扩大。

当然,任何一种好的学习形式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吸引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适时调整词汇学习的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熟词生义符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关于高考命题对学生学科素养考查的要求,今后将会一直存在于高考英语试题中,也将是高考英语试题中困扰学生的词汇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词汇意义,帮助学生扫除高考英语试题中的词汇障碍。

猜你喜欢

图式词义隐喻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活的隐喻》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