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三英语词汇复习策略
——以“people”为主题的词汇复习课为例

2021-08-14广东潘素洪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21年3期
关键词:云图语篇语境

广东 潘素洪

词汇复习课是一种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的重要课型。毋庸置疑,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英语词汇复习,但是一部分教师常常囿于词汇听写、习题讲解等形式的词汇复习,这势必会导致词汇复习课堂毫无生气,还有一部分教师一味、机械地使用教辅书,从头到尾机械地照搬,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很枯燥、乏味,他们甚至会产生厌恶学习英语的情绪,极大地降低了英语词汇备考的效率。

一、高三词汇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词语识记,轻词语运用

高三英语词汇复习备考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教师在面对词汇复习的任务时往往采用“老办法”——进行识记,力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英语词汇量。然而,这种缺乏主题情境,与教学活动没有关联性与连贯性的词汇复习方法,无疑会对学生感悟语言知识、理解语言意义造成干扰,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运用词汇的能力。

(二)重词义讲解,轻语境创设

教师多采用词义讲解这一方法进行词汇复习。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将词汇置于一定的语境中,因此收效甚微。因为词汇使用具有情境性,在不同的情境中,词汇的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单词well 用作形容词时意为“好的”,但用作名词时,则意为“井”。如果教师一味地讲解词汇的意义,而不注重创设语境,学生则很难感悟、体验、理解语言,这会给学生的语言学习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词汇的多种含义和用法,会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绞尽脑汁、无所适从。

(三)重语言知识,轻素养培养

词汇是语言的建构材料。因此,在词汇复习中,教师往往极其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但是,虽然语言知识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但不是语言学习的全部。在词汇复习中,倘若教师只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这势必会造成词汇复习忽略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忽视对学生语言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素质的提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单独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感知、理解相关主题意义,使用词语表达相关话题的信息和意义。”本文将以高中英语人教版教材中主题为“people”的高三英语词汇复习课为例,探索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词汇复习方法,提出以“六要素”整合思想为指导,以主题语境和语篇为载体,以可视化工具为路径,以语言运用为核心,统筹安排教学内容的词汇复习策略,从而达到英语词汇复习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

二、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三英语词汇复习策略

(一)以“六要素”整合为指导,统领高三词汇复习

所谓“六要素”,是指英语课程内容包括的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高中英语人教版教材中主题为“people”的文章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涉及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五个单元与人物有关,但是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英语水平,笔者选择了体裁为记叙文的三个单元,即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必修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和必修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从内容上来看,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讲述了曼德拉如何指引Elias 等黑人开展种族平等的斗争历史;必修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讲述了在非洲观察黑猩猩的生物学家古道尔的事迹;必修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一文从外表、成就、背景、性格、爱好及梦想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语言知识上来看,这三篇文章都涉及较多的描述科学家优秀品质的形容词,如simple,courageous,responsible,selfdisciplined,warm-hearted,intelligent 等。此外,通过阅读这三篇文章,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外杰出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以及挖掘出他们所在社会的文化内涵、文化差异。

在“六要素”整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探索主题意义,通过设计融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于一体的英语学习活动,依托学生的已有知识,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根据语篇主题均与人物有关这一特征,笔者将三个单元有机整合,创设真实的语用情景,借助多模态语篇,盘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存,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推动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以情景任务为引入,明确整合复习主题

在语境中认知语言现象、理解语言规则,形成语言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根本原则。笔者设计了一个真实的任务情景,让学生推荐“Real Heroes”。在授课伊始,笔者开门见山地指出本课的学习任务“The ‘Real Heroes’award is approaching.We are all members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In this class,you are supposed to recommend some candidates to the committee.”。本节课以这一任务为课堂教学的明线与目标展开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对“The‘Real Heroes’Award”有一个感性认识,笔者选取了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y 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以可视化工具为路径,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词云是一个知识可视化的工具。词云基于概率统计和分析,采用自动分析的方法,对语篇文本中出现的高频词通过字体、颜色、大小、形状等给予视觉的突出,最终生成词云图。目前,不仅可以使用免费的在线制作词云图的工具,还可以使用Wordle、Tagxedo 等软件制作词云图。教师使用词云图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地获取关键信息,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课前,笔者将三篇文本语料导入到在线词云图制作工具中,然后调整词频、大小、颜色、布局等,生成授课所需要的配色方案和图形,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学习期待。通过这些词云图(见图1),让学生了解语篇的主要人物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事件,挖掘人物与图片上的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上课时,笔者首先出示词云图,然后让学生猜测这三张词云图描述的是谁。通过词云图中明显的、突出的词汇,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猜测出词云图中的主人公是谁。例如,当看到rice,hybrid,agriculture,research,money 等词汇时,学生就可以猜测出第一张词云图讲的是袁隆平;当看到chimps,animals 等词汇时,学生就想到了第二张词云图讲的是古道尔;当看到prison,school,helped,black,ANC,youth 等词汇时,学生就猜到了第三张词云图讲的是曼德拉。通过引入这种词云图来复习词汇,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以创新活动为核心,突破学生词汇复习的重点难点

在话题词汇的复习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设计复习活动,强化学生对目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通过不断地复现有关词汇和操练这些词汇,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话语活动,让学生熟悉、掌握目标词汇,以突破词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创设与文本内容协同的语境,让学生依据话题情境,创造性地运用词汇,培养学生的深层理解的能力,不断地落实用词汇做事的理念,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促进词汇的内化,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的发展。同时,利用话题本身的教育性向学生渗透学习态度、习惯、情感等教育,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与人文价值。

为了实现推荐“真正的英雄”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将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必修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必修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三个单元中分别介绍曼德拉、古道尔、袁隆平的完整文章以段落为单位进行切割,然后将切割后的这些材料装入一个信封中,并提供一张A4 纸的worksheet 和相应人物的性格标签,让学生制作一个关于这个人物的思维导图。标签的内容就是相关人物的特征,而段落材料则是制作人物标签的依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笔者在人物标签栏提供了一个词汇库,让学生从中进行选择。人物评价要用到的词汇有simple,selfless,generous,reliable,brave,courageous,responsible,self-disciplined 等。另外,笔者组织了以4 名学生为一个小组的团队合作,让学生集思广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以降低任务难度。同时,笔者还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画出文章中描述人物性格的句子。例如,学生在阅读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语篇的过程需要画出描述、介绍Nelson Mandela的句子、结构,例如“He is very...,because he ...”“And he is also very ...”等。笔者让学生重点关注这些句子、结构,并且在后续活动中有意识地使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在完成了任务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交流、分享、展示等活动,形成观点、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强化了分析、创造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小组讨论后,笔者选择了一些小组来展示成果。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这些科学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个性特征等。

图2 课堂材料

(五)以语用知识为目标,创新单元所学知识

英语学科的活动课程要求学生基于语篇所提供的主题情境,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对语篇意义进行解读、评判和阐释,得体并能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形成英语语用能力。在本词汇复习课中,笔者依据语篇的主题意义,借助话题将复习课所涉及的目标词汇置于“真正的英雄”这一语境中,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后,说出自己心中的英雄,旨在让学生感知、理解目标词汇所承载的信息和意义,盘活学生已有的语言内存,并使其能根据真实的语境,实现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在本词汇复习课中,笔者先让学生观看一个由班级学生录制的关于推荐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的微视频,要求学生边看视频,边做笔记,并用英语回答相关问题。在视频中,学生用英语推荐自己心中的英雄——钟南山,并给出了她推荐的三个理由。这样,教师就搭建起了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支架,学生了解了如何用英语推荐自己心中的英雄。接着,教师可选取3 名学生代表分别回答:“Who is the person recommended by our classmate? What qualities does he have? What achievement does he make? ”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是创设语境最直接的资源,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复习课的最后的语用活动就自然过渡到了真实的语用任务“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英雄”。鉴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笔者提供了2020 年疫情期间的快递员、医生、警察等图片作为支架,以拓宽学生对于英雄的认知视野,并向学生提供“As for me,I would like to recommend...”“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 That’s all.”等作为语言支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推选自己小组的英雄,并写出颁奖词;接着,推荐小组代表进行小组成果展示。

通过让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回忆、梳理、理解、对比,并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图片支架等语用支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使用语言,实现“学中用”“用中学”。同时,教师扮演好组织者、设计者的角色,不断让学生体验、感悟语言,增加学生学习语言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结语

根据主题语篇和主题意义,统筹安排和设计词汇复习任务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词汇通过听、说、读、写、看等方式进行复习,是词汇复习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教师以话题语境为载体,以“六要素”整合为指导,努力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师生、生生等多维互动,有助于学生在知识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与迁移创新中发展其语言能力、思维品质,进一步提升词汇复习课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猜你喜欢

云图语篇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利用精密卫星星历绘制GNSS卫星云图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黄强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图》
云图青石板
跟踪导练(三)2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