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规划与政策建议

2021-08-14杨雪玲张馨月孙丹丹骆皓天

中国国情国力 2021年7期
关键词:经济圈成渝成都

杨雪玲 张馨月 孙丹丹 骆皓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立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在分析重庆产业体系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的四维评价模型,对重庆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路径规划与政策建议。

一、重庆产业体系演变与现状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发展潜力增大

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重庆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特别是1997年成为直辖市后,重庆经济实现了长达20年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7-2020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525.2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5002.7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5306元增加到2020年的78173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从1997年的20.3∶43.1∶36.6调整为2020年的7.2∶40.0∶52.8,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二)经济发展与全国保持同步,工业地位优势明显

通过对重庆和全国GDP增速的比较可以发现,重庆的经济增速除1999年、2006年几乎与全国持平,2018年显著低于全国外,整体上高于全国增速,显示出重庆作为西部国家级中心城市和传统工业重镇的优势地位。重庆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1997-1999年,由阶段性低位转为快速增长阶段。重庆经济在应对全国性通缩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1999年迎来7.8%的阶段性低位后顺利完成调整,随后进入长达17年的快速增长阶段。

2.第二阶段为2000-2016年,由快速增长转为跨越式发展阶段。在全国经济迎来加入WTO后的外贸导向型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重庆充分发挥了传统工业重镇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在2002-2016年的15年里保持了2位数的GDP增长,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第三阶段为2017年以后,由跨越式发展转为历经产业升级阵痛期阶段。受全国性经济周期和结构调整的影响,重庆进入了产业体系升级阵痛期,经济增速降至个位数。重庆的经济增速走势与全国大致相当,表明重庆的经济发展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影响较大。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调整,结构调整更趋合理

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与全国同期大体上趋同。结构比总体上呈现出第一产业占比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占比先上升后又下降,第三产业占比逐年上升的趋势,体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趋势。

二、重庆产业体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重庆尚未形成独当一面的产业体系

分析发现,成都和重庆的经济增速整体上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成都的增速相对平稳,重庆的经济增速变化幅度相对剧烈,2006年和2018年的增速均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见图)。通过对比经济增速可以发现,成都的经济增速变化趋势与全国的趋同性更高,其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过程相对平稳。而重庆经济则在经历了15年的超高速增长后迎来了较大幅度的转折,特别是在2018年,自主创新能力的欠缺导致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陷入转型困境,重庆的经济增速大幅下降至6%,体现出重庆尚未形成独当一面的产业体系,还不能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整体趋势下创造新的增长点。

图 1997-2020年成都、重庆和全国GDP增速比较

(二)成渝两地经济结构存在同质化和竞争性

从产业结构来看,2020 年成都和重庆的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3.7∶30.6∶65.7 和7.2∶40.0∶52.8,产业结构较为接近(见表1)。从三次产业增速对比来看(见表2),除了2006年重庆的第一产业增速出现负增长以外,成都和重庆的三次产业在过去的24年里基本上均维持住增长的势头。其中,第一产业的增速相对缓慢且平稳,产值占比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在21世纪前15年里保持了相对高速的增长,在2015年之后逐渐被第三产业超越;第三产业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整体走势相对平稳,处于稳定的发展趋势之中。

表1 1997-2020年成都和重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表2 1997-2020年成都和重庆三次产业增速对比(%)

1.农业构成同质化。成都和重庆两市的第一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发展过程也有类似之处。成都和重庆都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并且都在2004-2008年迎来了畜牧业的大发展。2008年之后畜牧业的占比均有所回落,在最近两年则有大幅收缩。其中,成都的畜牧业发展势头更猛,曾一度超过农业成为成都第一产业的最主要类别,然而最近两年成都的畜牧业占比快速收缩,已下滑至接近重庆的水平。

2.工业构成同质化。在过去15年里重庆的制造业飞速发展,产量占全国比例超过3%的品类有原盐、天然气、纯碱、合成氨、中成药、汽车、摩托车、计算机、显示器和手机。尤其是计算机相关的制造业,几乎是从零成长至占据全国接近1/4的市场份额。

与重庆相比,成都并不是以工业制造业见长的传统工业城市,但在过去20多年里,成都的工业制造业得到极大发展,在部分产业领域已经接近甚至赶超重庆。虽然目前成都的工业体量和门类还不及重庆,但伴随着重庆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陷入调整,成都的新兴制造业有乘机追赶甚至超越重庆的势头。

(三)科研创新能力与前沿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在全国性的供给侧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了空前的关注。《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16-2017)》根据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创新驱动力给出了前50个城市的排名。成都的分值0.43,处于第二集团,重庆的分值0.341,处于第三集团。上海的分值达到了0.721,领先第2位的南京近0.15,是唯一的一个第一集团,优势十分明显。成都和南京、武汉等分值在0.4-0.6之间的6座城市构成了第二集团,具有较为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第三集团由分值在0.25-0.4之间的11座城市组成,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上升空间。跟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成都和重庆的科研创新能力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推进重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一体化产业格局

1.加强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成渝地区广域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制定促进两地产业融合的专项发展规划。引进并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一个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航空与轨道交通装备、新型材料、物联网和运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2.打破市场壁垒,破除市场进入、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壁垒,在市场准入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上形成统一标准,在成渝经济圈内部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的完全开放。

3.建立产业协调机制。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单位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强区域协调和整合,提升产业的协同度和生产效率。组织企业参与共同研发、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协调各企业间的关系,防止区域内的企业之间出现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生产力的整体提升,优化产业结构。

(二)完善人才引进和交流体系,实现人才自由流动

1.共建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成渝双城各自的优势,吸引优秀的国内外人才加入成渝经济圈的建设,实现成渝经济圈人才市场的一体化和国际化。

2.加强对中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如提供经济补贴,税费减免,加快人才公寓的建设。

3.制定统一的人才评价体系。综合年龄、学历、语言能力、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特殊贡献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分别构建一套积分制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福利政策对接,实现两地人才自由流动。

(三)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尤其是处于生产一线的高科技企业,拥有丰富的科研人才储备和数据资源。鼓励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促进关键技术的集中突破。以重大项目或工程为依托,建立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一部分高新技术的市场化应用。

2.放宽政策限制。放宽部分高科技行业的政策限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放宽部分管控产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引导企业改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战略和思路,提高对研发的投入和创新的重视,鼓励企业开拓新业务,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为便利的创新创业环境。

3.完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企业园区内创办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攻关、企业员工培训、产品检验检测等服务。推动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合作,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加快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新体制的推广和应用。

(四)建立成渝经济圈协同治理机制,提升经济圈治理效率

为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形成稳定的协同治理机制,保证成渝经济圈的一体化建设可以长久平稳地推进下去,建议建立以成都和重庆市政府为首的区域协同治理模式。可以作为参考的模式有三种:

1.多层级委员会治理模式。该模式是指从省一级的最高层协调发展委员会到各区域的城市群协调发展委员会,乃至具体到各个产业集群协调发展委员会构成的多层级协调治理体系。该体系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治理中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城市间协调发展的利益分配和冲突解决等。

2.多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该模式是指除了政府以外,加入一些由社区、企业、非政府组织、第三方咨询机构等主体构成的松散的协同治理体系。该体系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了社会和市场的自主性,具有运作方便、便于操作等特点。随着经济圈的发展,这种协同治理模式将会受到更多关注。

3.城市联盟治理模式。城市联盟治理模式是指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通过制定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联盟章程,设置日常执行机构,建立对参与城市具有较强约束力的协调治理体系。该体系的优势在于对参与城市的约束力较强,有助于形成互利共赢的紧密伙伴关系,但是对城市间的信任和依赖程度要求较高,适合经济圈一体化进程较深入后再考虑采用。

猜你喜欢

经济圈成渝成都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