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问题串”的设计策略
2021-08-13王遐春
王遐春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问题串”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将繁复的知识进行串联,帮助学生明确思考方向,并在大脑中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还要因地制宜,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相结合,设计适合的“问题串”,更好地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基于生活实际,设计情景式“问题串”
让生物知识返璞归真,使生物知识由学术形态有效过渡到教育形态,应成为高中生物教师的一大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抽象的生物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设计生活化“问题串”,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
如在教学《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地设计以下“问题串”:“①一对新婚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是在外貌上,还是在性格上,这对双胞胎兄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同,比如哥哥是单眼皮,弟弟是双眼皮,为什么双胞胎的形状也有可能出现不同?②请大家结合实际,回忆所学知识,说一说双胞胎有哪些类型,为什么会有不同类型的出现?”通过“问题串”,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思考生物知识,并结合已有知识把握新知识,做出猜测后寻找相关依据。在此过程中,学生探究了学习内容,让新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完成了知识从课堂到生活的轉换。
二、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设计“矛盾式”问题情景
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可知,具有真实、完整背景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是基于理想模型,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学会设计情境式“问题串”,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如矛盾情境式“问题串”是通过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当前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促使学生带着疑问思考并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如在教学“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过敏反应,教师可以利用大部分学生关于免疫的原有认知——免疫力越强越好,设计以下“问题串”:“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请据此回答:①免疫是一个人抵抗力的体现,越强越好,对吗?②当一个人的免疫力强于一般人时,这个人会产生什么反应?”教师可以在设问后列举一些过敏反应的例子加以说明。这种认知冲突会引发学生的困惑,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的兴奋点得到激发,教师借助适合的“问题串”,就可以达成教学目标。
三、把握整体内容,设计整体性“问题串”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将已有教材资源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设计,最合理有效的策略是在整体上设计有效的“问题串”,帮助学生搭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如在教学《遗传的分子基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把握该模块:一是关于遗传学知识的内容;二是科学家进行探究的历史发展,从格里菲斯到查戈夫再到沃森和克里克,接着从尼伦贝格到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现代基因技术,该模块是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研究与运用历程为主要线索展开的。教师可以将整个模块作为一体,设计“问题串”:“遗传物质是什么?DNA结构是怎样的?又如何进行复制?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是如何发生突变和重组的?人类有哪些遗传疾病?”教师可以将“问题串”作为课堂主线,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主题:“这个模块围绕上述五个问题展开,这五个问题分别是五节内容的核心,学习过程也由此展开。”基于知识整体而设计“问题串”,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反复探究,在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
教育是唤醒学生“保护自己独立思考权利”的意识,所以教师要多观察生活,多联系实际,不断在教学中设计出适合的“问题串”,以便帮助学生唤醒独立思考的意识。而“问题串”就是帮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便不只是获取知识,而是在保护自己独立思考权利。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陈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