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膳正要》的饮食养生原则

2021-08-13王春华

家庭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乳母黄帝内经阴阳

王春华

《饮膳正要》是我国饮食营养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系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后人称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不仅在国内饮食保健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科技史上也享有盛誉。书中所包含的饮食养生原则,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饮膳正要》的阴阳平衡原则

阴阳平衡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要点之一。因而,调理阴阳构成了中国传统饮食保健学的最基本法则。《饮膳正要·养生避忌》引《黄帝内经》云,“夫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与术数”,所以能“度百岁乃去”;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欤?盖不适其性而强”。

忽思慧认为,后来的人们不知道法于阴阳,故“半百而衰”;不知道四时阴阳不同,饮食不符合阴阳平衡的原则,不能适应不同季节的阴阳之性且严重违反之,因而导致过早衰弱、病死。所以他提出要“守中”,即达到阴阳的平衡。

《饮膳正要》的因時而异原则

鉴于病起于“不适其性而强”,《饮膳正要》提出了不同季节不同的饮食养生内容和要求。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气”不同,饮食养生要根据气的不同而适应其“性”。“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及热衣服”;“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温饮食、饱食、湿地濡衣服”;“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禁热饮食,温炙衣服”。

忽思慧认为,一天之中的不同时辰,饮食也有区别,“一日之忌,暮勿饱食”;“夜不可多食”。这些要求从现代医学知识来衡量也是很有道理的。

《饮膳正要》的五昧调和原则

“四气五味”学说是传统饮食保健学产生的理论依据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饥,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尖”的论述。《饮膳正要》奉五味四气学说为圭臬,对此又有所发展,主张“五味调和,饮食口嗜,皆不可多也,多者生疾,少者生益,百味珍馔,日有慎节,是为上者”。在《饮膳正要·五味偏走》中,作者详细论述了五味的功能与归经。并举例来论证,如“辛走气,气病勿多食辛”;“肝病禁食辛,宜食粳米、牛肉、葵枣之类”。

对书中介绍的每一种食料,忽思慧都给出了性味或功效。如“犬肉,味咸温,无毒安五脏”等。

《饮膳正要》的卫生原则

饮食卫生是达到饮食养生目的的首要条件。《饮膳正要》有大量关于饮食卫生方面的论述,充分反映了贯彻预防为主的饮食思想。这也是我国传统饮食保健学特色之一。在《饮膳正要·食物利害》中就说:“诸肉臭败者,不可食”;“诸羊疫死者,不可食”;“鱼馁者,不可食”;“面有馊气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用;浆老而饭馊不可食”;等。

《饮膳正要》的食忌原则

在一定条件下,饮食禁忌对养生也是很必要的。《饮膳正要》中有“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大量有关食忌的内容。如妊娠食忌中孕妇忌饮酒,忌食冰水的论述;乳母禁忌中“若子有病无病,亦在乳母之慎口。如饮食不知避忌,倘不慎行,贪爽口而忘身适性致疾,使子受患,是母令子生病矣”的论述;等。

养生避忌中有关饮食方面的建议也很多。如“薄滋味、节嗜欲”等,主张饮食要有规律,要有节制,并且力戒饱食,尤其强调“暮勿饱食”和“夜不可多食”。这对预防肠胃病和急性胰腺炎确有重要意义。这种预防为主的饮食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把预防作为一种重要的养生手段加以强调,是《饮膳正要》的进步。

猜你喜欢

乳母黄帝内经阴阳
宋代乳母高度职业化与生子不举问题史证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服药先分阴阳
日本古代天皇家乳母参政与皇权的关系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法于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