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起失眠的四大心因

2021-08-13陈福新

家庭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王女士因性心理因素

陈福新

刚刚步入老年的王女士一到夜里就发愁:人都困得不行了.可一躺到床上睡意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眼睁睁熬到天亮。日复一日,使她对失眠有着莫大的恐惧和痛苦体验。

类似王女士这种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临床上称之为心因性失眠。引起心因性失眠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种。

心理应激引起老年人心理应激的因素较多,譬如人老退休、有病住院、老伴去世、家庭矛盾等。这类心理应激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其长短与刺激因素的轻重有关,刺激因素越重,适应过程就越长,越容易引起情绪激动和焦虑不安。这样.夜晚睡到床上后被种种心事困扰.自然难以入睡。防止心理应激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尽可能减小刺激因素.加强心理调适.放下思想包袱.缩短适应过程.以改善睡眠状态.克服失眠。

情绪失调有些老年人性格比较内向,遇事总爱憋在心里,常为些许小事而想不开,稍不顺心便自感苦恼,很容易因情绪失调而影响到夜间睡眠。这种状态可随着情绪变化而发展.时轻时重.久拖不解,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甚于心理应激的影响。因此,老年人应尽可能做到豁达开朗,莫为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方能避免因情绪失调而引起的失眠。

紧张焦虑紧张焦虑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情绪反应,表现为莫名其妙的恐惧、烦躁与焦虑。紧张过度和带有抱怨情绪的人,稍有不适即甚敏感,不易松弛:或思虑过度.心劳日拙:或由于激烈的心理冲突,过于兴奋、激动。由此可引起短暂失眠.主要为入眠困难及易惊醒。精神因素解除后,失眠即可改善。老年人比中青年更易产生焦虑反应.一方面老年人疾病多,容易因病情变化而感到焦虑:另一方面老年人待在家里,容易因孤独和寂寞而产生焦虑。有资料显示,大约1/4的老年人失眠是因焦虑反应扰乱入睡所致。因此.老年人要尽量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参加户外活动.以减轻孤独感和寂寞感。同时要积极有效地控制疾病.减轻因疾病造成的心理负担。

环境改变在自己习惯的睡眠环境中,身体的触觉、嗅觉、听觉、视觉都恰到好处,因而很快就能入睡。如果睡眠环境变了.上面任何一種感觉改变.就会造成失眠。外出旅游、走亲戚或看望朋友,困扰老年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失眠。不少人以为是因“岔铺”而睡不好觉。其实这是一种对环境改变的不适应表现.也是一种心理适应能力差的表现.临床称为心理一生理性失眠。针对这种情况,一般不要睡得太早,要等到产生睡意再上床。若上床1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可起床活动一会儿.直到发困后方上床.必要时反复多次.直至很快入睡为止。

猜你喜欢

王女士因性心理因素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贴心的“健康日历”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捅破“窗户纸”,癌症不可怕
司机摸女乘客腿:就想知道裤子上有洞冷不冷
追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