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1-08-13谢梅燕
谢梅燕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同仁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内心重视数学学习,还要促进自身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这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意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不能单纯地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而要注意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数学知识都有自身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多注意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够得到迸发。
创新意识对一个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学习,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商店,让学生扮演店员和顾客,指定5支铅笔5元钱,3本本子5元钱,3块橡皮3元钱,规定每个学生拿多少钱,能买多少物品。这样,可以将应用题生活化,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在思维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非常重要,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变得更高,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时,教师要从旁协助,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讲述一些理论知识,还要通过这些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思考,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当遇到一些数学问题的时候,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智慧加以解决。
三、在问题互动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教师不能只关注数学知识的传输,还应引导学生融入数学课堂,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建言献策。这样,学生可以在不断思考数学问题中,找寻数学问题的答案。另外,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教师要注意解答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这些问题,获得解题思路,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解答难点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般来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会学习到一些数学理论知识,但是要达到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加强和提高,创新意识也能够得到锻炼。
如在教学“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长方体进行包装:“把两个长3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几种拼法?”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印证自身的想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表面积计算能力。
总而言之,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注意与时俱进,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张乐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4).
[2]刘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海故事博览,2018(3).
[3]朱湘花.关于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1).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