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少教多学的实践

2021-08-13穆晶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实践小学数学

穆晶

摘要:小學数学是培养学生逐步养成数学思维过程的阶段,每一个知识点和学习内容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少教多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数学知识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实现高效、快速地解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少教多学的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少教多学  实践

要想有效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坚持少教多学的教学原则,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提升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从而构建科学的数学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

一、加强知识联合训练,培养发散性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学习不仅包含知识转化和与际应用的过程,还包含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很多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探究数学知识本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关于速度距离及时间的问题时,有这样一道例题:“假设小红开车半个小时能走15千米,那么小红开车1个小时能走多少千米?”这样的题型比较简单,学生们只要了解“速度=距离÷时间”这一公式,就很容易得到答案。但是,如果教师改编一下题目:“小红开车半个小时能走15千米,有一天,她去了很远的地方,需要开车3天,每天她只能开6个小时,那么,这个遥远的地方到底有多远?”其实,题目的本质没有改变,只不过在求得速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反过来求距离。然而,在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时,很多学生就有点儿搞不懂。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学会面对问题时,懂得通过自己的视角进行分析。

二、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数学知识过于抽象,教师往往会教授一套解题方法,学生学会并掌握了,可是一旦题型变化了,很多学生就不知所措了。还有部分学生学会解题方法后,产生了骄傲心理,不愿意再继续探寻其他的解题方式。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强化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探究世界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直观想象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可以在感官基础上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以询问式的口气和引导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通过亲自操作,能够让学生得到一些比较模糊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解题,学生就会发现有的方法可行,有的方法不行。这时,教师再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利用教学询问方式,引导学生产生直观想象

以三角形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试探性询问学生:“什么是三角形?”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解答,然后继续试探性地问学生:“如果我给你两条边,你能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沉吟片刻回答:“不能组成,至少需要三条边才能组成三角形。”教师接着问:“那么,如果只给你两条边,你可以将其中的一条边剪断,这样就能得到三条边,你们会怎么剪呢?”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不同长度的线,让学生在测量线的长度后记录下来,并着手进行剪断和拼接。这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分组进行,学生会发现,有的线剪断后可以拼接成三角形,有的线不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运用过于理论化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丽娜.基于少教多学策略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9(12).

[2]齐海荣.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打造快乐数学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9(31).

[3]陈旭霞.浅析少教多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6).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娘娘坝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实践小学数学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