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阶梯式作文指导方法探讨

2021-08-13张晓宁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阶梯式教师应写作能力

张晓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启蒙阶段,知识储备较少,给他们的写作造成了阻碍。因此,教师应找到适宜的教学方式,科学地指导小学生学习写作。阶梯式作文指导是指,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年龄特点、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把控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从理解材料、文章构思、遣词造句、作文评价等方面入手,层层递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明确写作教学目标,开拓学生写作思路

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课堂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为保障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应明确写作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基础,依据教材要求合理调节教学方式与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阶梯式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在“国宝大熊猫”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高学生作文构思能力”为教学目标,针对这一目标进行阶梯式指导。如在写作前提出“大熊猫有什么特点?”“大熊猫是什么颜色的?”等简单的问题,向学生展示大熊猫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依据资料进行思考,使学生基本掌握写作内容。然后,教师讲解枯燥且较难理解的作文构思技巧,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写作练笔内容,突破学生写作难点

在常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的练笔内容设计不合理,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不符合,导致学生觉得写作很难,影响了学生练笔的积极性。运用阶梯式作文指导方法时,教师应注重练笔内容的合理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点、薄弱点等,紧扣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训练点,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提升写作能力,突破写作难点。

如小学生写作时,通常存在缺乏情感、流水账式写作的问题。因此在指导时,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紧扣写作主题,利用文字表达情感。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水平,设计情感类练笔内容,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情境。如教师可创设“下雨天,妈妈来学校给你送伞”这一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情境进行写作。

三、强化写作过程指导,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小学生写作能力有限,写作质量不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应用阶梯式作文指导时,应强化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和把控,确保学生能够感受其中的趣味。同时,教师应注意讲解写作技巧,以增强学生作文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美感,逐渐摆脱流水账和生搬硬套的写作方法。

如在“这儿真美”这一节写作课中,教材要求学生描写一处美景。这时,教师应采取阶梯式作文指导法,在写作之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风景资料,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把握写作思路。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将自身想象力、情感和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于作文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应用比喻描述景物,如“湖泊在阳光下闪着光,就像一块华丽的绿宝石”,教师可鼓励学生先从造句练习开始,使学生掌握生动且丰富多样的风景描写方式,再进行整篇的写作练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质量。

四、优化写作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在常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写作评价。而阶梯式作文指导注重逐层递进地指导学生,不仅点评结果,还在资料理解、情感感悟、写作思路、写作过程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这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错误点和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如在“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写作课中,教师可先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首先,教师应参与讨论中,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和讨论内容,予以指导和评价。若学生的讨论偏题了,教师应及时纠正,并讲解该主题应该是什么内容。若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积极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应予以夸奖。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充满想象力和童真童趣的句子、形容词。最后,讨论结束后,教师需点评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写作思维,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阶梯式作文指导方法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兴趣特点与认知特点,合理设计练笔内容,从学生的写作思维、作文情感、遣词造句技巧等方面入手,层层递进地指导学生。

(作者單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猜你喜欢

阶梯式教师应写作能力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小步调、阶梯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AAB制吃饭等
习题教学的阶梯式设计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式方略探讨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