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与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效果比较
2021-08-13李海峰沈阳急救中心辽宁沈阳110006
李海峰 沈阳急救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06)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开放式与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n=50)接受TE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TEP治疗各具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随着人们对疝的理解不断加深,其治疗方式已达上百种,但仍存在10%~15%的复发率,一直到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外科领域才得以降低[1]。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腹外疝,耻骨肌孔缺损或薄弱是其主要发生原因,腹股沟疝手术是外科临床上常见的手术,虽然手术方式多,且疗效也较好,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仍然是热点话题[2]。本研究就探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TEP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其中男41例,女9例;年龄21~78岁,平均(52.15±8.36)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8.54±2.47)年;疾病类型:7例直疝,43例斜疝;观察组(n=50)接受TEP治疗,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22~75岁,平均(52.18±8.32)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8.48±2.52)年;疾病类型:9例直疝,41例斜疝;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1)单侧疝;(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3)具备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腹部手术后粘连史;(2)腰椎外伤手术史;(3)严重血液病、肝功能不全、肺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取头低脚高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斜形切口5~8cm,找到疝囊后,将其置于子宫圆韧带或精索后方,分离至疝囊颈后进行高位结扎。精索后方置入6cm×10cm单层聚丙烯补片,分别固定于腹内斜肌、耻骨结节、联合腱、腹股沟韧带等组织,确保其展平充分,无卷曲,以避免引起血肿、积液导致感染,降低复发率,完成后将切口逐层关闭,术毕500g加压24h。观察组接受TEP治疗:取头低脚高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下缘切口1.0~1.5cm,分离至腹直肌后鞘后,沿腹直肌后鞘分离同时插入10mmTrocar,充气保持气压,于耻骨与脐连线中上和中下1/3分别置入5mmTrocar。腹膜前间隙充分游离,以建立手术空间,暴露并游离髂耻束、腹股沟韧带、耻骨疏韧带、髂血管、腹壁下血管、精索或圆韧带(若患者疝囊较大,则于内环处进行结扎切断,置于远端)。经脐下Trocar置入8cm×12cm聚丙烯疝补片,缓慢放气使腹膜前间隙逐渐闭合平整补片,将腔镜器械撤出,切口逐层关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n(%)、±s表示,χ2、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n(±s)]
表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n(±s)]
手术指标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t P手术时间(min) 63.72±9.54 51.52±7.24 7.2032 <0.0001出血量(mL) 39.25±8.41 42.54±8.36 1.9618 0.0263疼痛时间(d) 1.10±0.24 2.54±0.77 12.6248<0.0001住院时间(d) 2.32±0.74 4.57±0.83 14.3077<0.0001住院费用(元)8365.62±435.21 5647.25±417.64 31.8672<0.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n(±s)]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n(±s)]
并发症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t P皮下血肿 1(2.00) 1(2.00) 0.0000 1.0000腹膜破裂 0 1(2.00) 2.0202 0.1552阴囊气肿 0 2(4.00) 4.0816 0.0434尿潴留 0 1(2.00) 2.0202 0.1552切口感染 1(2.00) 2(4.00) 0.6873 0.4071总发生率 4.00(2/50) 14.00(7/50) 6.1050 0.0135
2.3 复发情况
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病例。
3.讨论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分析是老年人群多患有便秘、咳嗽等疾病,在长时间的干扰下增加了腹压,再加之老年人肌肉多存在萎缩,腹股沟区薄弱,因此脆弱的腹横筋膜不能承受强大的腹内压力就形成了腹股沟疝。成人的腹股沟疝不能治愈,且若任其发展不仅可影响行动,还可能引起肠绞窄甚至出现坏死,因此及时治疗很有必要[3]。腹横筋膜和耻骨肌孔的破坏或缺损是引起腹股沟疝的重要原因,耻骨肌孔是腹股沟区的一个缺乏骨骼肌纤维的生理薄弱区,其是一个位于下腹前壁的卵圆形裂孔,该区域位于大腿、生殖区、腹部之间,髂血管、精索、圆韧带都要从此通过,修补耻骨肌孔是治疗和根除腹股沟疝的根源[4]。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利用合适大小的补片将耻骨肌孔覆盖,不仅能修补缺损,还能提高腹股沟管底部强度,目前主要的手术包括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和TEP[5]。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是在腔镜下分离同等组织难度更大,要求很高的精确性,因此耗时长,同时也可能与操作者缺乏经验有关;另外该术式需要一系列器材,并需要实施全麻,因此住院费用高。但另一方面,观察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分析是TEP仅需切开较小的皮肤,不仅能避免损伤周围神经,也降低了出血量和疼痛以及并发症,但其对器材和操作者经验要求高,同时需要在全麻下手术,若老年人群患有心肺脑则可能不适合。结果显示,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病例,说明两种术式均适合腹股沟疝治疗,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