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病变位置、大小及病理改变的价值研究
2021-08-13程海霞周德祥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病理科天津300451
程海霞 周德祥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病理科 (天津 300451)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肠镜检查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病变位置、大小及病理改变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息肉的51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表现、病变位置、大小及病理改变情况。结果:老年大肠息肉患者腹痛症状最多,共182例,占35.69%;其次为便血、大便性状改变;510例大肠息肉患者检出息肉556枚,其中直肠分布最多,占34.35%;其次为乙状结肠、降结肠;556枚息肉,其中非腺瘤性息肉266枚,腺瘤性息肉290枚,管状-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的大小显著大于管状腺瘤(P<0.05);经过病检510例患者发生癌变24例,癌变率4.71%;其中管状腺瘤发生癌变10例,癌变率5.49%,息肉大小2.0mm以上6例,1.1~1.9mm之间3例;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6例,癌变率47.37%,息肉大小2.0mm以上4例,1.1~1.9mm之间2例;管状-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8例,癌变率32.00%,息肉大小2.0mm以上5例,1.1~1.9mm之间3例。结论:肠镜检查老年大肠息肉患者准确率高、安全性高,能定位病灶位置,明确病理改变,便于早诊断、早治疗。
大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显著,易被误诊为炎症。多数患者因出现腹痛及便血等症状时就诊,甚至部分患者出现息肉癌变时才被发现[1]。大肠癌息肉均有转化为大肠癌的可能,为防止其发生癌变,需要尽早对大肠息肉进行诊断及治疗[2]。肠镜是肛肠科常用的诊断方式,其对大肠息肉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通过肠镜实施早期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生率及病死率[3]。本次研究将本院通过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息肉的51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病变位置、大小及病理改变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通过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息肉的51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通过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息肉;②记录有完整的病理表现;③临床表现为便血、腹泻、腹痛及便秘等。排除标准:①具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②息肉遗传史;③临床资料不完善,无法收集数据。患者男316例,女194例;年龄区间60~81岁,平均(70.25±3.45)岁。共检出息肉556枚,所有患者行病理活检确诊。
1.2 肠镜检查
检查前2d叮嘱患者半流质饮食,检查前12h禁食,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将其溶于250mL温水中,每15min服用1次,总量不超过3000mL,行肠道准备,直至排出水样清便,如排泄物中伴有大量粪渣,追加清肠药物,待肠道准备合格后再进行镜检。采用电子调焦肠镜(日本宾得,型号EG-2990i)行肠镜检查,经肛门将肠镜插入肠腔至回盲部,观察结肠病变情况,如发现息肉直径在0.5cm以内,采用活检钳分次取出息肉,进行病理活检;如直径在0.5cm以上,采用高频电治疗仪将息肉完整切除,采用混合电流,功率大小根据息肉大小调节,每次通电3s,直至息肉被完整切除,进行病理活检。对于直径2cm以上的巨大息肉,通过分块及分段的方式将其切除,再进行病理活检。
1.3 病理诊断
肠镜活检标本均经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HE染色,两位病理医师光镜观察。病理分型:(1)炎性息肉;(2)增生性息肉;(3)混合性增生性-腺瘤性息肉;(4)管状腺瘤;(5)管状-绒毛状腺瘤;(6)绒毛状腺瘤。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软件系统中,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行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510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
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便血、腹泻及大便性状改变,其他症状为贫血及便秘等,其中腹痛症状最多,共182例,占比35.69%;其次为便血,共119例,占比23.33%;大便性状改变,共83例,占比16.27%,详见表1。
表1.510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n(%)]
2.2 息肉病变位置及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510例大肠息肉患者检出息肉556枚,其中直肠分布最多,共191枚,占比34.35%;其次为乙状结肠,共135枚,占比24.28%;降结肠共77枚;占比13.85%,详见表2。
表2.息肉病变位置及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2.3 556枚息肉的大小及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556枚息肉,其中非腺瘤性息肉266枚,腺瘤性息肉290枚,管状-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的大小显著大于管状腺瘤(P<0.05),详见表3。
表3.556枚息肉的大小及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2.4 大肠息肉癌变情况
510例大肠息肉患者,经过病检得知,发生癌变24例,癌变率4.71%,其中男性癌变者16例,癌变率5.06%(16/316),女性癌变者8例,癌变率4.12%(8/194),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管状腺瘤发生癌变10例,癌变率5.49%(10/182),息肉大小2.0mm以上6例,1.1~1.9mm之间3例,0.6~1.0mm之间1例;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6例,癌变率31.58%(6/19),息肉大小2.0mm以上4例,1.1~1.9mm之间2例;管状-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8例,癌变率32.00%(8/25),息肉大小2.0mm以上5例,1.1~1.9mm之间3例,直径0.5cm以内的息肉未发现癌变。
3.讨论
大肠息肉在临床极为常见,是结直肠黏膜隆起及局限性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其主要发病部位在结直肠,是消化道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该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其发生的同时可引发大肠癌,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4]。临床对于大肠息肉的发生原因尚不明确,认为其可能与慢性刺激有关,如便秘、遗传、免疫力低下及情绪因素,以老年患者居多,其大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患者以腹痛、腹泻、便血及排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将其分为非腺瘤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虽然前者发生癌变的几率低,但其可演变为腺瘤性息肉,而腺瘤性息肉是患者发展为大肠癌的前期病变,为防止疾病向癌症演变,临床多通过肠镜检查及时发现息肉,降低癌变率[5]。
由于大肠息肉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患者对该种疾病的了解甚少,对普通的肠镜检查存在抵触心理,因此早期发现及诊断较为困难,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及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在逐渐减小,便于临床及时发现早期癌及微小病变[6]。电子调焦肠镜作为肠镜的一种,其能确定病灶位置,直观且清晰地显示病灶,观察到普通肠镜无法观察到的病变位置,使得息肉无处躲藏,再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诊断效果优于消化道造影或CT等影像学方式,对息肉的早发现及早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支持[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大肠息肉患者以腹痛、便血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8]。其中腹痛症状最多,共182例,占比35.69%;其次为便血及大便性状改变。同时研究结果显示,510例大肠息肉患者检出息肉556枚,其中直肠分布最多,共191枚,占比34.35%;其次为乙状结肠及降结肠,这与临床上结直肠癌患者较多的情况一致。因此存在慢性症状的胃肠疾病患者,实施肠镜检查时,需要重点对以上部位进行检查。
非腺瘤性息肉的大小与腺瘤性息肉的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显著小于后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腺瘤性息肉大小显著大于非腺瘤性息肉大小,且管状-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的大小显著大于管状腺瘤(P<0.05)。临床研究显示,腺瘤性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及病理学类型有着极大关联,一般息肉直径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就越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发生癌变24例,癌变率4.71%;其中管状腺瘤发生癌变10例,癌变率5.49%,息肉大小2.0mm以上6例;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3例;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6例,癌变率31.58%,息肉大小2.0mm以上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8例,癌变率32.00%,息肉大小2.0mm以上5例。以上腺瘤性息肉大小均在0.6cm以上,直径0.5cm以内的息肉未发现癌变,与上述观点几乎一致。因此,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需要加强注意,及时采取合理的手术措施加以治疗。
综上所述,肠镜检查老年大肠息肉患者准确率且安全性高,能准确定位病灶位置,了解病灶大小,明确患者有无恶性病理改变;针对有慢性症状的老年群体,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