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课程教学中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应用

2021-08-13刘林波

山西青年 2021年14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标准化病人

刘林波 尤 薇 王 钰

(潍坊市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500)

高职院校护理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基础护理人才,为医疗机构部门储备更多的基础人才奠定夯实基础。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难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水平[1]。因此,有必要及时革新高职护理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进而促进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在高职护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实践能力水平[2-3]。鉴于此,本次将2019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A班、B班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高职护理课程教学中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2019级A班、B班两个班级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均为女性;其中A班40名中,年龄分布在19-20岁,平均年龄为(19.4±0.1)岁;入学考试《护理学基础》总成绩为(76.0±0.5)分。B班40名中,年龄分布在19-20岁,平均年龄为(19.5±0.2)岁;入学考试《护理学基础》总成绩为(76.5±1.0)分。此外,两个班级护生的护理课程教学教师均一致,两个班级护生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代表后续数据有可比的价值。

(二)方法

本次A班护生采取常规教学方法,即根据高职护理课程内容,由教师带教的方式,传授护生护理理论知识,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模拟、互扮病人的方式进行实训教学。课程结束后,对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B班护生则采取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标准化病人培训。针对班级护生开展标准化病人培训,首先由专业教师指导护生明白“标准化病人”的概念,然后告知护生标准化病人的作用、责任以及相关要求等等。在问诊过程中,应该如何自如地应对。与此同时,需掌握扮演病人的表情、身体反应等。此外,在培训过程中,专业教师可采取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让护生更易了解到作为标准化病人需掌握的技巧及注意的事项;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播放课前制作好的标准化病人诊疗过程演示,让护生直观地了解到标准化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的反应、动作、表情、护患配合等。并且专业教师可以身作则,在课堂上进行标准化病人演示,即由1名专业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另1名专业教师扮演临床护理人员,设置病人情境与护理项目情境,比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情境、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情境、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情境等,人性化护理情境、综合护理情境、专科护理情境等等,使护生通过观看专业教师的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过程,加深学习,掌握标准化病人应掌握的技巧、方法等。

2.教学内容整合。以高职护理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明确在标准化病人教学过程中,护生需掌握的相关护理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等,比如:医院感染及无菌技术、饮食护理及鼻饲洗胃护理技巧、输血护理技巧、静脉输液技巧、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护理技巧等等。与此同时,还包括一些基础护理知识及能力的掌握,比如护理程序的了解、护理文书的正确规范书写、出院护理日志的记录等等。以其中的医院感染及无菌技术知识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护生主要需掌握的学习任务包括:其一,掌握换药用物准备技巧方法;其二,佩戴无菌手套;其三,能够正确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其四,能够掌握职业防护知识及相关技能;其五,能够掌握并熟练锐器伤处理方法流程。此外,对于扮演标准化病人的护生,则需具备人文情怀,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配合扮演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实施过程,从而使模拟护理教学过程顺利、有序进行。

3.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实施。①在标准化病人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前期,把课前准备好的临床病例提供给护生,使护生能够进行课前预习,掌握学习的具体内容。②在课堂当中,对临床场景进行模拟,由专业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将班级护生两两成组,1名护生扮演临床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另一名护生则扮演标准化病人的角色,进一步以病例的真实诊治护理需要为依据,如实地表演各类临床症状及病人的实际情况,例如:冬天衣着厚重进行肌肉注射、测量血压等护患场景;针对病人一些难以表现出来的体征,比如血压升高或降低、脸色苍白、大汗淋漓、水肿,则病人需以主诉的方式告诉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则需做好详细记录。③对于护理人员,则以标准化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病情分析、判断,然后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方案,比如针对标准化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等等。④护理人员需将护理过程标准化病人的主诉、护理过程配合表达、护理方法技巧的实施等内容做好详细记录,为后续教师评估、考核提供依据;此外,针对一些侵入性护理操作,比如注射、导尿以及插拔胃管等,则选择在模型上进行相对应的操作。在一轮标准化病人教学完成之后,由之前扮演护理人员、扮演标准化病人的两名护生进行角色互换,然后再进行一轮模拟护理,以此保证每一名护生均能够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了解并掌握护理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三)判定指标及标准

课程教学结束后,对两个班级的护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方面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笔试考核,一共40分;实践方面为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一共60分。总成绩为100分,考试成绩越高,代表护生的护理课程知识掌握效果越好[4-5]。

(四)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在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笔试成绩、护理技能操作成绩、总成绩方面,B班均明显高于A班,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个班级护生的护理课程考试成绩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个班级护生的护理课程考试成绩情况比较(±s,分)

组别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笔试成绩 护理技能操作成绩 总成绩A 班(n = 40) 31.5±1.0 48.5±1.5 80.0±2.5 B 班(n = 40) 36.5±0.5 54.5±1.0 91.0±1.5 t 5.279 6.245 11.524 P<0.05 <0.05 <0.05

三、讨论

标准化病人,又称为“模拟病人”,指的是相关医学专业学生通过标准化及系统和训练之后,能够逼真地模仿病人实际情况(比如表情、反应、病理状态、医护配合表现等)的一种学习或模仿行为[6-7]。而对于标准化病人教学来说,则指的是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两两成组,1名扮演医生或护理人员的角色,另1名则扮演标准化病人的角色,模拟临床诊疗或护理过程,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水平。

国内有学者表示,开展标准化病人教学,可提高高职护理课程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文关怀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等。而本次针对高职护理课程专业学生,提到的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涉及标准化病人培训、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实施三大方面的内容[8-9]。结果显示,B班护生通过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的实施,在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笔试成绩、护理技能操作成绩、总成绩方面,均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教学方法的A班护生。从中可知,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

此外,笔者认为,在开展标准化病人教学前期,对于课程专业教师来说,需以身作则,提升自身的标准化病人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水平,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活动过程;并在开展标准化病人教学过程中,告知学生此类教学的意义,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人文关怀能力等等,体现标准化病人教学的价值意义,进一步促进高职护理课程教学效率及质量的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在高职护理课程教学中,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生的护理课程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水平,因此,值得在高职护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标准化病人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谁是病人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