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战国的终章

2021-08-12马平安

同舟共进 2021年5期
关键词:礼治荀子人性

马平安

荀子是战国时期继孟子稍后的另一位儒学大师。

据历史记载,荀子博学善辩,以儒为本,集诸子百家之长,其突出特点在于他能够熔礼、法为一炉,取儒法二家之精华,弃儒法二家之糟粕,別开天地,独创一家。

他的礼法一体论,为两千年来历代统治者所采用,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可操作空间。要说中国诸子百家的学说能够兼理论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荀子的学说是典型。

荀子生年约在公元前298年至前238年之间,名况。后人尊称他为荀卿。也有人认为,荀子字卿,“荀”与“孙”音近,故称孙卿或孙卿子。另一说汉代避汉宣帝讳,改称荀卿为孙卿。

荀子是战国末年的赵国人。他15岁时即到号称集天下贤士的齐国都城稷下学宫游学,50岁时再游学齐国,在稷下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曾经三次居于“祭酒”之位,颇受人尊敬。公元前266年左右,荀子应聘入秦,曾与秦昭王、应侯范雎等论天下大政,后又曾议兵于赵国。荀子曾两度任楚国兰陵令。晚年罢官居兰陵,著书立说直到去世。荀子一生从教,弟子颇众,可考者有韩非、李斯等。

荀子自称为儒,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斥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也颇多批评。他被公认为先秦孔孟之后儒学的第三大家。他对于经学的传扬,也功不可没。如《诗》中的《毛诗》《鲁诗》,《春秋》中的《左传》《谷梁传》,都是由他所传;《大戴记》与《小戴记》中也有多篇他的论文。然而,荀子并不拘泥于儒家一派,他广采博收,学识渊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对孔子儒学有所损益;他还集各家各派之短长,对先秦道、法、名、阴阳各家加以综合、改造,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釆纳法家法治之长,主张礼治、法治相结合,其中心思想是“隆礼”和“重法”。他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最早儒法结合的伟大思想家之一。

荀子著作颇丰,据载汉代流传有300多篇,经刘向编定,定著《荀子》三十二篇。其中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有几篇是荀子学生编辑的有关荀子的言行录。《荀子》涉猎广泛,几乎无所不论,天地古今、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教育、文艺、逻辑、道德等,都有专论,在每个方面均有自己的见解。他的著作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荀子思想对汉儒影响很大,自唐以后逐渐式微。孔子主张仁、礼并重,孟子发展了仁的思想,提出仁政说,开辟了反身求己的内在超越的政治思维传统。而荀子则发挥了礼的思想,倡导礼治,重在强调礼、法的外在规范作用,是外在超越思维路向的肇始人。如果称孟子思想为“内圣”之学,荀子思想则完全可称为“外王”之道。

【人之性恶】

和先秦的许多思想家一样,荀子的政治思想也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和逻辑出发点。不过,和孟子的性善论相反,荀子的人性论是一种性恶论。他认为:人生而好利,贪情欲好名利,“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要想拥有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建立起一个社会约束机制,以礼治、法治与人治来防止人的阴暗性一面出来作乱。

与孟子“人之性善”论相反,荀子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认为,所谓人性,并非后天习得之善性,而是天成之自然本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这种人的天性,一方面表现在生理层面上,“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人的生理欲求决定了“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性恶》)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心理和意识层面,由生理层面所决定,“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荀子·性恶》)。

不论是生理层面上的耳、目、口、鼻、性之欲,还是心理、意识层面上的荣辱利害计较,都体现出人的逐利避害之本性。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因此,人性是恶,而非善。

如果人性本恶,那么如何解释现实中的善恶并存现象?人性的善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荀子认为,善是后天人为的结果。善,不是人先天具有的本性,而是后天环境影响、教化和学习以及通过自身修养而形成的。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现实中之所以有善恶之分,就是因为后天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起着决定作用。

另一方面,荀子虽认为人性本恶,但又认为善可人为,这就很自然涉及了人性的改造问题。荀子的人性改造,包含了两层含义:

第一,人性可化。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若没有这种可能性的话,纵然你是贤是圣,也无法将恶的本性加以矫正。在利害面前,人能以理智的思虑,使其行为限制于合理的范围内,对恶的本性本身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有效的约束或者调整。

第二,只有圣人的道德教化以及统治者的法律制度双管齐下,才能达到弃恶扬善的效果。矫正人之性恶,只有圣人与大人才能为之。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圣人与执政者能清醒地认识到矫正人性恶的必要性,二是因为圣人与执政者懂得以“礼义”与“法度”来有效矫正人性恶的一面。

荀子的性恶论将人们对伦理政治的关注焦点,从伦理一端转移到了政治一端,这是他对东方政治的一大贡献。

【隆礼重法】

如何有效地控制人性恶的一面?如何加强外在规范的权威?对此,荀子给出的答案是:“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以隆礼重法的双重手段,来保证人心抑恶扬善,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上文说过,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本恶,但又认为礼治和法治能够矫正人之性情中的恶的一面。因而,荀子特别重视礼治。《荀子·王制》说:“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

荀子所说的“礼”,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外在的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在荀子看来,礼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世的规范,思想言论的准绳,同时也是治国安民所不可缺少的准则。《荀子·修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礼论》概括说,礼是人修身、处世、治事、安国、平天下的最高准则。只有遵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最终结束割据状态,实现天下统一。

荀子重法,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了“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的重要道理。荀子的政治思想特点之一就是强调礼法并重,荀子指出:“治之经,礼与刑。”他首先在地位上把法这样的外在规范,提升到与孔孟认定的体现了仁义的礼同等重要的水平。这是他与先秦其他儒家的最大区别。他礼法并重,认为“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礼和法都是治国所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这说明,荀子与主张“法治”的法家也有明显的区别。

荀子强调要重视法度的作用与尺度。他认为治理国家离不开法律。对犯法的人不加以严惩,社会就会发生混乱,民心就会不服,国家就会不稳定。在实施法治时,刑罚必须与罪行相当,“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荀子·君子》)。刑罚与所犯的罪相称,社会就安定;不相称,社会就混乱。对于犯法的官吏,也要依法惩治。“正法以齐官”(《荀子·富国》),这样,“百吏畏法循绳”(《荀子·王霸》),君主才能把自己的治国理念落到实处。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为此后中国历代王朝所重视,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运用。

【法后王、兼王霸】

法后王是荀子针对孟子的“法先王”的思想而提出的政治主张。荀子的“法后王”是从现实出发的。荀子也认为王道礼制千古不变,但远古圣王之道的失传,使人只好效法较近而清楚可见的王道。

荀子又主张兼王霸。荀子没有固守孔孟的“仁政”“王政”而主张“礼治”,没有取法“先王”尧舜,而是取法“后王”春秋五霸,提出“兼王霸”,兼取“王政”和“霸政”的长处,而弥补其各自的不足。单纯的王可以存国安民,而不足以应变创业;单纯的霸可以兼并,而不足以守业有成。荀子提出“兼王霸”的政治主张,放弃夏商周的政治模式,而取法于春秋时期的历史,这是他对春秋战国以来现实社会状况的充分思考。

【尚贤使能】

在荀子看来,礼、法执行得好坏,取决于执法之人。能否尚贤使能,是衡量明君与昏君的重要标准。要实现国家强大昌盛的目标,其捷径是选用贤能为相。使用贤能时必须充分信任,使其充分发挥能力。荀子认为,人主不可任人唯亲,金石珠玉可以赏给亲近者,而官职则不行。任职者若无能力,则君臣必定一起灭亡。荀子主张“无德不贵,无能不官”,因人的才能决定其取舍,“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荀子·王霸》)。

在荀子的王道观中,君与民的关系是:“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君臣关系是:“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荀子·解蔽》)。相反,“世无王,穷贤良,暴人刍豢,仁人糟糠”(《荀子·成相》)。唐人李白也有这种体会:他的《古风》诗中有“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的名句。荀子认为,重视不重视贤才,是君王明昏的标志。因此,司马迁说:“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史记·太史公自序》)荀子为此专门作《君道》《臣道》这样的篇目来论述君臣之间关系的问题。

【人定胜天】

荀子提出“天人之分”,主张“人定胜天”。

儒家讲天人合一,讲天道、地道、人道。荀子亦赞同这些,但他反对将儒学神秘化、宗教化,主张“天人之分”,人天分开。

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认为,天是自然的,大自然是伟大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吉凶祸福、贫富夭寿,是人们自己决定的,与上天无关。

上天并不神秘,大自然的运动是有其规律与法则可循的,人可以通过了解和掌握天命来为自己造福,但是不能改变天的客观运行规律。他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天不会由于人们厌恶寒冷而取消冬季,地不会由于人们厌恶路程遥远就取消辽阔。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存在不受人的愿望所決定。所以,荀子提出“不求知天”。然而在大自然面前,荀子指岀人类对于自然不是无能为力,人类是可以用主观努力去改变自然,给人类造福。“制天命而用之”思想的提出,将人们从“人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消极、神秘思想中解放出来。他认为君子依靠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小人依赖上天的恩赐,托命于天,自己偷懒,经常落后。人在社会上生活,放弃努力,企望上天,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最终不会得到幸福。

【荀学两千年】

先秦的儒学大家,各有主张,特质有别。

孔子强调仁,重视礼,其思想是复杂的、丰富的。孟子重点发挥了孔子的心性修养方面的思想,着重于内圣,同时也提出属于外王范畴的仁政设想。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着重于外王,比较切合当时的政治需要,对中央集权制度,有可行性和实用性。汉代以后政治受到这些思想的深刻影响,因此,谭嗣同认为“荀学”影响中国思想界长达两千年之久。荀子也强调人的修养,第一篇是《劝学》,第二篇是《修身》,他的著作中还有《荣辱》等篇,都与修身有关,也属内圣的范畴。孔、孟、荀,虽各有侧重,都还是比较全面的。孟子学说理想成分大一些,而荀子理论对于中国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更切实可行。

先秦有两条政治路线:礼治与法治。用孔子的话说,就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法家主张法治,儒家主张礼治。荀子则熔二家精华于一炉,强调礼法并重,主张隆礼重法,起了综合的作用。在乱世,重法可以富国强兵,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助秦王嬴政统一天下,是成功的。在治世,不知隆礼,忽视文化,统治不巩固、不长久,秦因此迅速灭亡。汉以陆贾“下马治天下”,重视文化建设,才最终取得了“秦果汉收”的理想结果。因此,荀子的政治学说,有功于中国政治。

猜你喜欢

礼治荀子人性
重法治,融礼治,构建和谐社会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逼近人性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人性的偏见地图
和谐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乡村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由礼治“嵌入”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