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溶地区湖南省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以新邵县历年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为例
2021-08-12魏德福
魏德福
(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 长沙 410007)
1 新邵县县情
新邵县位于湘中腹地,雪峰山脉东侧,资水中游,邵阳盆地与新涟盆地之间,东经111°8′~111°50′,北纬27°15′~27°38′,总面积1763.5 km2,享有“湖南之心”的美誉。全县辖15个乡(镇)、3个国有林场,413个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常住人口79.21万人。
2 林业资源
新邵县是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先进县、林下经济及绿色特色产业示范县,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湖南省首批6个省级森林城市之一。全县林地面积105846.9 hm2,活立木蓄积473.87万m3、毛竹株数9222.5万株,森林覆盖率56.85%。
3 岩溶土地
3.1 岩溶土地现状
根据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湖南省新邵县监测报告,岩溶土地在全县均有分布,面积127025.5 hm2,占国土面积的72.03%。其中:石漠化土地34095.0 hm2,潜在石漠化土地17389.0 hm2,非石漠化土地75541.5 hm2;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22238.6 hm2,中度石漠化9732.7 hm2,重度石漠化1911.2 hm2,极重度石漠化212.5 hm2。
3.2 岩溶土地变化
根据第一、二、三次湖南省新邵县监测报告,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土地由第一次(监测基准年)2005年的37726.0 hm2、19205.0 hm2分别减少至第三次2016年的34095.0 hm2、17389.0 hm2,年均分别减少330.1 hm2、165.1 hm2;非石漠化土地则由69949.0 hm2增长至75541.5 hm2,年均增长508.4 hm2。各次监测报告数据详见表1。
3.3 岩溶土地特征
3.3.1 分布
从表1可知,截止第三次监测,新邵县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9.62%,但仍分布于15个乡(镇)、3个国有林场,分布范围广,彻底完成治理难度大,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长期持续投入,逐块消灭石漠化土地。
表1 湖南省新邵县石漠化土地监测表 (单位:hm2)
3.3.2 面积、程度
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技术措施和小型水利水保措施[1,2],按江河干流及其支流水系形成的小流域,较系统地治理了全县重、中、轻度石漠化土地,促进石漠化土地递减,重、极重度向轻度石漠化土地或非石漠化土地转化,中、重及极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9624.6 hm2、轻度石漠化增加5993.6 hm2、非石漠化土地增加5592.5 hm2。
3.4 面临问题
新邵县岩溶土地分布广、面积大,近年来伴随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部分森林植被,石漠化面积减少、程度趋轻;但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明显落后于非岩溶地区,石林林立、缺水少土、土壤瘠薄、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人们为生存而加剧局部生态系统破坏现象等,是一直以来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需要持续探索与研究恢复森林植被治理模式,储水固土保肥是解决岩溶地区人们走出社会经济落后的根本途径,需要找到既满足脱贫致富,又能恢复与巩固岩溶生态系统正向演潜的好策略。恢复森林植被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保障长周期性的资金投入解决现实问题,当前岩溶地区缺乏综合治理资金,现有综合治理基本依靠国家杯水车薪的预算资金,这只能解决较少石漠化土地治理资金需求[3]。
4 综合治理
4.1 治理概况
自2008年~2020年,新邵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试点县、重点县;2008年~2010年3年综合治理试点过程中,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不断总结试点经验与完善治理技术工艺流程,为全省乃至全国进一步全面铺开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奠定了技术实践基础。
4.2 治理成效
新邵县经过13年治理,政府持续投资达亿元,治理岩溶土地591.3 km2,其中石漠化土地8014.9 hm2,涉及13个乡(镇、场)、200余个行政村、约30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县境资水干流及其石马江、龙山河、渔溪河、酿溪河一二级支流两岸,国道G55、G207及省道S75、S80、S232、S235、S236、S334沿线两侧的原有石林突显、岩石裸露的石漠化土地重披绿装,石漠化土地面积正逐渐减小、程度减轻。全县人工造林复绿、封山育林育绿、小型水利水保措施助绿等综合治理措施,已让新邵青山常绿、碧水常流,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明显,2020年率先获得湖南省首批省级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4.3 治理瓶颈
综合13年治理实际,岩溶土地治理投入仅18.9万元/km2,包括林草植被恢复、草食畜牧业发展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其中以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的林草植被恢复措施为主,累计总投入占比60%以上,形成了以柏木、马尾松、枫香、栾树为主的生态林及以油茶、特色小水果为辅的经济林;但当前单位面积的综合治理标准仍偏低,治理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在现有措施中,林草植被恢复实施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这对南方集体林区来说,造林地及造林树种选择面临挑战,由于当地林农收入十分有限,他们对生态树种、培育方向很难理解与支持;南方集体林区山地多,林地分散,在分山到户的林地中开展集中治理的阻碍因素也较大。因此,综合治理应因地制宜,优化造林树种选择,实行既有利于民又服务生态建设大局的综合治理方略[5-7]。
5 治理思考
5.1 政府主导,长效投入
湖南省级政府部门积极主动承担综合治理主体责任,合理布局谋划近期、中远期治理规划,根据县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宽裕程度,逐级落实治理资金与筹措渠道,按照规划提前做好年度预算资金安排,落实每年小目标、多年大目标的长效治理机制;县市级政府应参照生态建设政策要求,落实配套治理的支撑政策,且应将综合治理成效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林长制执行成效考核内容,长期开展治理与考核,形成稳定的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机制。
5.2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
针对不同岩溶区域、不同石漠化程度及立地条件,探索与实践“生态型、经济型和生态经济兼用型”等治理模式,破除生态型、经济型比例限制,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封则封,宜工程则工程,多管齐下,治理为民”原则,实施宜生态则生态,宜经济则经济,宜生态经济则生态经济并举的植被恢复措施,选择配置既恢复森林、提升生态效益服务价值,又能增加林农经济收入的树(品)种,让南方集体林区林农的分散林地发挥相对集中治理效果与获得相应的综合治理产出收益,让林农收获生态治理附赠的经济收入幸福感[2,5,7]。
5.3 积极作为,政策引领
省市宏观决策部门、县级治理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作为,适宜研究决策切合各地综合治理实际的政策制度。生态修复为主的综合治理项目,涉及多个小流域及乡(镇、场)、村行政单元,投资相对较小,宜减少或避免招投标、监理等政策管理干预措施,简化实施程序流程,探索与实施村民自建自管的建管运维模式,让投资与投资效益最大化;研究制定积极有效的治理政策,引领社会力量参与经济型、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对社会参与治理给予项目补贴或奖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并通过项目产出实现回馈社会及助农增收目标[2,4]。
5.4 巩固成果,科学监测
各级主管部门对开展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区域应及时跟进,按照综合治理要求进行管护,巩固治理成果,保障综合治理效益正常发挥;根据国家现有石漠化土地监测管理体系,密切做好阶段性石漠化监测工作和治理成效监测工作,特别是已治理区域应重点关注,并提出相应专题研究课题,让年度或阶段性定期定点监测成果服务今后综合治理工作,在综合治理与科研监测良性互动过程中不断优化提升综合治理策略[7]。
6 管理建议
6.1 总结推广,适时完善
总结新邵、安化、慈利、桑植、永顺等试点县及重点治理县的不同治理模式经验与管理机制,积极推广与应用好的、新的模型和成功案例,适时探索、调整完善与制定出台新的政策管理要求使之能够符合综合治理的实际需要,指引治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在持续完善改进过程中取得成功。
6.2 持续协作,全力治理
政府积极主导引领政策研究与规划落实,集合发改、财政、林业、农业农村、水利部门力量,深入贯彻部门协作与共同治理思路,发挥集体智慧与经验,促进共同治理路径合理化、科学化,集中有限资金投入获取最大化成效;县级政府应牵头组织争取国家、省级投入,落实县级配套资金和组织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单位投工投劳投入等自筹资金方式,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合力,研究找到与完善切合各地治理实际的好办法,力求多方治理,多方互惠共赢[2,5]。
6.3 建立基地,培养人才
依托现有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集体林场等综合治理实施单位,树立综合治理样板或示范基地,并同时找到落实长期固定监测区,建立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成效观察监测与分析的长期研究基地(样地),争取纳入上级科研基地的基层样点管理单位;以观测研究持续不断地培养地方林业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梯队人才,形成基层科研队伍建制并不断壮大,为林业长周期有效经营奠定技术人才基础。
6.4 科普宣教,树立榜样
各级组织部、宣传部应主动主持、引领教育部门、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地方广播电视及其他形式的新媒体等开展喀斯特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为不同社会阶层人员输送岩溶知识与石漠化危害知识,人类征服自然危害的过程与方式方法和成就,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恢复森林植被,以及自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共识,减缓或遏制石漠化土地加剧进程。积极表彰、宣传弘扬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先进单位、个人及先进事迹;积极组织开展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土地风景观赏与摄影活动,提升特有喀斯特原生境区的正面影响力,探索以综合治理区与特定喀斯特原生境区为依托,实践岩溶地区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利用示范活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瓶颈注入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活力,让喀斯特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活动为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治理经费投入,让生态性经营良性循环机制久久为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