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免疫与防治技术研究
2021-08-12戴文静姜虹
戴文静,姜虹
(宁乡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 长沙 410600)
猪气喘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由猪肺炎支原体诱发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猪气喘病具有传染性特征,且任何品类、年龄段的猪均可能会被感染,特别是哺乳期、幼龄期间的猪更容易被感染。成年猪感染后多具有慢性、隐匿性患病的特点。妊娠后期母猪患得猪气喘病,则可能会随时急性发作,死亡率较高。猪气喘病若未得到及时防控与治疗,则会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致使大量生猪患得疾病。文章将32例猪气喘病病猪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猪治疗及恢复的情况讨论,且分析猪气喘病的免疫及防治技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32例猪气喘病病猪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编号法划入A组与B组(n=16)。A组公母占比分别是10∶6,B组公母占比是9∶7。入选患病猪均具有呼吸节律异常、食欲不振及体温上升等临床症状。患病猪体温均值是(39.33±0.57)℃,腹式呼吸强烈,且具有间歇性咳嗽的症状。
1.2 治疗方案
A组应用盐酸土霉素治疗,肌肉注射0.1 mL / kg·bw,1次/天,持续治疗4天。B组应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肌肉注射0.2 mL / kg·bw,治疗频率是1次/天,持续治疗4天。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病猪的临床疗效及呼吸频率变化情况。显效:患病猪的气喘、咳嗽症状完全消失,食欲与呼吸正常;改善:患病猪的气喘、咳嗽症状得到改善,食欲与精神状态有所好转;无效:患病猪症状未得到显著改善或者病情加重(症状好转率=显效率+改善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t计算,计数资料x2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与B组患病猪不同时期的呼吸频率对比
用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4天中B组患病猪的呼吸频率均相对较低,优于A组患病猪(p<0.05)(详见表1)。
2.2 A组与B组患病猪的症状好转率比较
A组患病猪治疗后的症状好转率是68.75%,B组患病猪治疗后的症状好转率是93.75%,B组的症状好转率相对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A组与B组患病猪的症状好转率比较
3 讨论
3.1 猪气喘病的免疫技术
猪气喘病的发生率较高,作为常见的流行性疾病,主要是因为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所造成。春季、冬季发生率较高,且不同性别、年龄及品类的猪均可能患病[1]。规模化养殖期间,受到通风不佳、光照较差或者养殖密度较高等因素影响,会增加猪感染气喘病的几率。患病后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特征,比如间质性肺炎、心包炎等[2]。
定期接种疫苗,可预防猪气喘病的发生,增强生猪自身的免疫能力[3]。猪对气喘病的抵抗能力和血清中抗体水平无显著关联,故而在猪支原体感染防控的过程中,体液的免疫效果不够理想。已经注射过疫苗的母猪,其身体内会形成母源抗体[4]。在幼猪母乳进食的过程中,则能够获得母源抗体,进而达到免疫的作用。但是其稳定性不足,随着幼猪的生长,还需要定期接种疫苗,发挥长效控制的作用。
猪气喘病的疫苗注射主要包含两个类型,其一是灭活疫苗,其二即为弱毒疫苗,均可以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接种[5]。在疫苗注射后,可增强生猪的细胞免疫能力与局部黏膜免疫能力,免疫时间相对较长[6]。需要注意的是,在生猪免疫接种后7天内不能使用抗生素,仔猪灭活疫苗免疫期间需要接种2次[7]。初次在仔猪7日龄期间注射,第2次在仔猪21日龄时注射。若仔猪注射弱毒疫苗,则在5~7日龄期间免疫接种1次便可。
3.2 猪气喘病的防治技术
猪气喘病发生后,需要及时将患病猪隔离,使用针对性药物治疗。盐酸土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均为常用的治疗性药物,本次结果显示,用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4天中B组患病猪的呼吸频率均相对较低,且A组患病猪治疗后的症状好转率是68.75%,B组患病猪治疗后的症状好转率是93.75%,B组的症状好转率相对较高。相较于盐酸土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猪气喘病的疗效更好。盐酸多西环素作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杀菌效果较强,可快速控制患病猪症状,稳定其呼吸能力。
综上报道,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猪气喘病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病猪的呼吸能力,治疗效果较好。猪气喘病针对性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日常管理,保证猪进食中营养充足,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注射疫苗,增强猪的免疫力,预防养殖场经济损失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