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沃丽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2021-08-12向一旻代红权
向一旻,代红权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眼科,重庆 408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病及眼部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和致盲率均较高[1]。据统计[2-3],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4.25亿,预计在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可达6.29亿;在10年左右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中约50%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20年以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中几乎100%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如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会导致失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目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一种较常用的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促进视网膜萎缩、减少血管新生来达到治疗目的,但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单一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6]。沃丽汀化学成分为卵磷脂络合碘,可直接渗入细胞内,激活甲状腺功能,增强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物的吸收,已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它眼底疾病的治疗中[7-8]。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究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沃丽汀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眼底镜和裂隙灯等检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入组前患者血糖已控制在7.8~10.0 mmol/L范围内。排除标准:合并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者;既往有眼部手术史者;眼外伤或感染性疾病者;合并高血压、恶性肿瘤、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器质性疾病者;合并精神障碍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术前0.5 h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充分散瞳,然后采用爱尔凯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嘱咐患者取合适体位,放置接触镜。打开爱尔康激光器并设置激光参数,波长532 nm,功率200 mW。患者坐在裂隙灯前,将下巴和前额通过头靠固定。将红色瞄准光束对准患眼需治疗区域进行扫描,并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调整光斑大小、曝光时间和间隔时间,光斑反应Ⅰ~Ⅲ级,每次点射12~500点,连续完成1~4次治疗,每次治疗时机间隔7~14 d。术毕嘱咐患者勿揉眼,勿进行剧烈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沃丽汀(日本第一药品产业株式会社)治疗,口服,1片/次,3次/d,连续服用2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1.3.1 临床疗效 判定参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9]。显效: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视力提高≥4行,视网膜微血管瘤和眼底出血量数降低1级;有效:视力提高2~3行,视网膜微血管瘤和眼底出血量数降低1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光学相干光断层扫描仪检测CMT,国际标准视力表评估BCVA。
1.3.3 视网膜局部微循环指标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网膜局部微循环指标,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流速的峰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末期的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
1.3.4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3 000 rpm离心5 min后分离血清,应用美国Bio-RAD公司Bio-RAD550型酶标仪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L-6、VEGF水平,ELISA试剂盒均购自武汉赛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5 并发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3.6 生活质量 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进行评估,该量表共27个条目,包括心理/精神、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及治疗4个维度,按程度分别赋予1~5分,总分范围27~135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8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T、BCVA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MT、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MT、BCVA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MT、BCVA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T、BCVA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网膜局部微循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SV、EDV、RI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V、EDV、RI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V、EDV均高于对照组,但治疗后的RI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网膜局部微循环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2.5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73%)低于对照组(2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2.6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DSQL量表心理/精神、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及治疗等维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SQL量表心理/精神、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及治疗等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7。
表7 两组DSQL量表评分比较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药物治疗等,其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作用原理是使高耗氧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破坏和瘢痕化,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形成,改变血流分布,从而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抑制病情进展,保护视力,但仍有部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已发生眼底出血、渗出的患者[10-11]。因此,选用何种适宜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MT、BCVA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沃丽汀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视力,促进水肿消退,与詹凌[12]的研究基本一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发展与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高血糖、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多种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13-14]。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在正常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低表达,而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高表达,诱因多为视网膜缺氧,进而出现渗出、出血、水肿等现象。VEGF还可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及生血管腔形成,对视功能造成不可逆损伤[15-16]。IL-6是一种以内分泌、自分泌、旁分泌等多种形式作用于靶器官的生物活性因子,在眼外由上皮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效应淋巴细胞等产生,在眼内由视网膜、角膜中的上皮细胞和睫状体等产生。IL-6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发育,促进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与VEGF协同作用,促进微血管闭塞和新生血管形成[1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RI、IL-6、V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SV、ED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沃丽汀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视力和视网膜局部微循环障碍。这可能是由于沃丽汀可提高患者视网膜新陈代谢,促进其眼底视网膜病变区的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有利于视网膜组织细胞的呼吸及眼底出血、渗出、玻璃体浑浊的吸收,还可以减轻视网膜炎症反应,与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在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区域及对抗新生血管的基础上,促进视网膜营养物质吸收,进而改善患者视力和视网膜局部微循环障碍[18-21]。
眼高压、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等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常见病理特征,主要是由于患者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引起的。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沃丽汀可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SQL中的心理/精神、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及治疗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沃丽汀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林莹等[7]、李琴等[22]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沃丽汀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且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视力和视网膜局部微循环障碍,降低炎症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