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素彩乾坤句,探寻红楼真情意

2021-08-11李海林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整本书红楼梦建构

李海林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陆续进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整本书阅读”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被纳入课程体系可谓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创新。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长篇章回小说《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标准设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名称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所以需要学生在精读整本书的基础上对《红楼梦》开展专题性“研讨”。用专题研读的方式能促使学生的阅读更深入、理解更深刻,能让指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实现得更全面。众所周知,“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最基础的层面,是带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三个核心素养的核心。“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是善于创造和驾驭语言的艺术大师,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刻画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而在叙述语言上也随处可见其炼字锻句的功力。即便是穿插其间的诗词韵文,也是情思绵远,意味隽永,风格百变,不仅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而且能与小说的叙事融为一体。《红楼梦》的语言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能很好地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种种内容和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组织所任教的高一学生开展了《红楼梦》语言专题研读实践活动,品味和欣赏小说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以提高学生语言的建构、鉴赏、运用能力。《红楼梦》语言专题研读注重语言研究,看重合作共享,尊重讨论争鸣。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试做阐释。

一、引导学生研析《红楼梦》语言特色,积淀语感经验

人们对语言对象的感知、理解、把握从来不是从空白处开始的,总是从语感图式出发的。高中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适当的、有选择的深度阅读及赏析,是其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红学研究学者俞晓红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无不富有表现生活的生命力和独到的艺术魅力。”《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中的颠峰之作,其语言艺术性可以说没有哪一部小说能出其右,诸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诗意化的描写语言”、“隐喻化的叙述语言”等,曹雪芹按语言内部系统构建了属于他个人风格的话语体系,为现代中国语言破了土,奠了基,建成一座古典小说语言的“大观园”。笔者以“任务统领,活动落实”的方式推进学生研读《红楼梦》的特色语言、探究《红楼梦》的语言特色。

二、指导学生研究《红楼梦》语言规律,获取语理认知

从语感到语理是高中学生认知的需要。语言学家王宁认为:“要想改变语感的品质,必须有一定的语理来调整。语理是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把语言现象提升到规律,就产生语理。”《红楼梦》的语言犹如一颗青色的橄榄,须细读细嚼细品,方有‘五味俱全的无限醇美的滋味。笔者向学生布置“考察《红楼梦》语言规律”的研读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红楼梦》语言考察的对象和主题,合作研读,在研讨词语细微差别的过程中,探索词语使用的规律,体会曹雪芹准确运用词语的功力,提高自身探究语言、运用语言的自觉意识。

三、督导学生研动《红楼梦》语言任务,提升语用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主体学习客体的主动探索、不断变革,从而建构客体意义理解的过程。笔者在学生对《红楼梦》进行了语言特色研析、语言规律探索之后,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推动学生巩固研读效能,实现读写转化。一是语用演练任务驱动,于生活化情境中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例如,学生根据在《红楼梦》中获得的关于谐音的语理认知,在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处补写恰当的情节,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体现谐音艺术在生活中的妙用。“某青年男女恋爱多年,已到当婚之年。女子戏语男子说:“你要是有块地,我就和你结婚。”男子听了之后,灵机一动,(      )女子只好点头答应,笑着说“好吧,明天是个好日子,我们一起去民政局办理结婚注册手续吧。”。学生因具有对《红楼梦》谐音命名艺术的语理认知,故很快就发现了“有块地”与“有快递”的谐音梗。这道生活化的阅读语用,激活了学生的语言习得知识及表达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二是话剧创演任务驱动,于还原紅楼经典情节中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学生基于《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再创作,改编成小剧本并进行话剧表演,诸如《林黛玉进贾府》、《宝玉受笞》、《毒设相思局》、《抄捡大观园》等剧目。从创编剧本到汇报演出,学生将阅读内化的语言转换加工成台词,还要根据角色、剧情的需要,配以恰当的动作、表情、语气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台词“说”出来。这样从读到写,从书面表达到口头表达,实现了语言“输入——输出”的转化,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三是论文撰写任务驱动,于《红楼梦》语言研究成果书面形式转化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笔者大力鼓励学生从“一般的读者”转型为“专业的研究者”,指导他们撰写出研究《红楼梦》语言的小论文。学生的论文有探讨修辞特点类的,如《设譬拟喻,精当贴切——谈谈〈红楼梦〉中的比喻运用》;有阐释语言特色类的,如《浅析<红楼梦>中颜色词汇的使用及作用》;有分析人物个性化语言类的,如《怼人白骨精——谈林黛玉的怼人语录》、《“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贾宝玉的呓语探讨》;有总结语言风格类的,如《橄榄有真味,言外意无穷——浅析〈红楼梦〉语言的含蓄美》。这些学术小论文是经过学生的头脑加工了的、融入了学生对《红楼梦》语言研究对象主观经验和审美情趣的产物。如此任务驱动既是学生语言运用经验的积累,又必然使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更快、更好地提高。

实践表明,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红楼梦》语言专题研读实践活动为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创设最契合的情境,调动起学生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小说的语言典范中“积累”“梳理”“整合”“运用”语言,最终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整本书红楼梦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续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