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为基 文化为梁 2P赋能“1123”高职英语线上授课案例

2021-08-11马莉葛蕴鲜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政案例育人

马莉 葛蕴鲜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催生了新的授课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高职公共英语为例,依托与教材配套使用的两个智慧平台(2“Platforms”)“iSmart”和“Unipus”,探索并实践了以“语言为基,文化为梁,2P赋能‘1123英语线上授课”的人才培养案例,为日后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线上; 高职公共英语;智慧平台;1123

【作者简介】马莉(1973-),女,河北阳原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葛蕴鲜(1969-),女,河北曲阳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一、案例背景

1.有序策划育新机,因网制学求变革。2020年上半年全面实施了完全线上教学,课程组教师认真开展专项策划,制订课程教学方案,利用外研社、高教社等平台资源并结合QQ群组织高职公共英语网上教学,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2.借助智慧云平台,赋能授课新模式。课程组教师把“iSmart”平台与“Unipus”两个平台跨功能组合并与线上的QQ群 “聊课”巧妙结合,探索出一套“1123”线上授课模式, 实现了语言学习与理论性、应用性及思政育人性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在线课堂的教学效果,开启了教育变革的新时代。

3.打通语言新通道,思政融入线上课。语言教学属于文化教育,文化起到的是教育人、感染人、涤荡人心灵的作用,所以英语教育更具备思政教育的可融入性,与思政结合更具优势。教师应当秉承“成才必先成人,育人贵在育心”的理念,深挖英语课程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潜力和优势,体现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职业精神等核心价值元素。

二、案例总体概述

1.案例总体设计思路。“1123”在线教学模式指1条主线,1条辅线,2个平台,3个结合。具体含义为:两个“1”指案例的总体设计思路分为主、辅两条线。主线为“语言技能教学”,围绕英语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并实施授课;辅线为“立德树人教育”,实现三全育人大格局。

“2”指实施线上授课依托的与教材配套的两个外语智慧教学平台(2 “Platforms”,简称2P),即“iSmart+Unipus”,加大互动的形式、广度和深度,扩大对学生“导”与“促”的作用,实施全程的监测、跟踪、记录与评价。“3”即教学模式设计的三个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知与行为相结合,思政与外语相结合。

2.在线直播方式——QQ群“聊课”。“聊课”在东方起源于中国的孔子,在西方起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线上授课可以利用QQ群直播授课, 结合学生喜欢聊天的特点,以及“语言”课本身的“说话和书写”等优势,创造性地采取了QQ群“聊课”方式,设计“三设定”聊天法则:设定“话题”、设定“关键点”、设定“角色”。

三、案例组织与实施

1. 2P起航,藏于文墨。(1)花式签到保到课。利用iSmart平台的“展示”功能、Unipus的“签到”功能、QQ签到报表等不定方式随时签到打卡,确定学生的到课率。

(2)主题签到育情怀。利用iSmart平台的“展示”功能,设置“签到主题”,让“签到”成为一种情感表达、展示自我、激励自我的开启。比如“母亲节”与“饮食”单元的主题相结合,展示自己制作的地方特色美食,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与挚爱,同时学会翻译中华传统美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

(3)三言两语促交流。比如线上最后一课,用英语书写告别留言在平台分享告别彼此。 这既契合了《新编英语实用教程》第二册最后一个单元“告别”的主题,又进行了实践训练,更是一种情感交流,让学生感悟、感知生命中的每一次特殊的经历,珍惜每份情感,“体验”社交的重要仪式“告别”,创造了课堂的仪式感。

2. 三步导入,形神合一 。这个环节不仅导入课程,还要精心设计,吊起“学习胃口”,避免学生“挂线”走人。导入要做到3步走:精选+互动+育人。具体包括:精心选取视、听、说、唱等材料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利用平台的连麦朗读、展示、随机提问等功能加强互动;围绕授课内容进行导入,同时与思政元素无缝对接。

3. 两小立课程,两大做功夫。(1)小词汇大格局。①词汇猜猜看。根据自学任务清单,课上利用群内“抢答”“30s倒计时单选”等手段快速猜词;前十名获得奖励加分,其他学生获得参与累计次数记录。最后运用思维导图总结整理所学词汇,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②团队词汇大PK。利用“Unipus”随机分组将班级分为10个组,给出10组近期所学词汇,利用iTest测试系统进行测试,每个组员的成绩累计就是该组的分数。这就要求每个组员要有团队意识,课上要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才能够为小组加分;同时要求小组成员正确看待输赢,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成绩前三名的小组给每个组员加分一次。③小词大思政。首先,精选例句,有机融合思政。如 学习“diligent”(努力)一词时, 举例“It's no accident that diligent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succeed” ,告诫学生,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实现理想。其次,与新闻热点结合,培养学生心系天下事的责任心。

(2)小文章大情怀 。①分析文中事,品读身边事。首先,“关键词”复述,学会文中事。QQ群接龙“聊天”讲故事,你一言,我一语,克服了羞涩与胆怯,在分享中自然练习了表述。其次,访谈身边事。根据文章的主题思想,以“连麦访谈”的方式讲述身边亲朋好友的平凡小事,聊天中培养语言迁移能力和对生活的洞察力。最后,视频分享时代楷模的故事,感悟工匠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比如学习《捷进英语》第二册Unit8中关于“职业抉择”文章中的“making difference”片段的时候,结合我院的邮政特色,分享邮政行业楷模其美多吉的事迹,引导学生爱岗敬业;讲到《捷进英语》第二册Unit3“美国渐冻症运动员募集资金”关注弱势群体时,分享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渐冻症患者张定宇的经典话语:“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②谁主沉浮——我的论坛我做主。将“iSmart”平台的“问答”区巧妙设计成“论坛”,要求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开展辩论,字数不限,内容紧贴主题 ,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之后根據“词频统计”功能和“Unipus” 的“随机提问”功能,口头进行评价与分析,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语言的对白中培养了思辨能力。

4. 纸上得来浅,技能要躬行。(1)“听说”晋级大挑战。利用“iSmart”平台的智能测评系统设计不同等级的听说训练任务,学生们比、学、拼的劲头十足,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如图1所示。

图1 听说晋级

(2)“文化使者”舍我其谁。利用“Unipus”中的智能翻译测试功能进行“翻译实操”PK,最高分者為“文化形象大使”,加5分,前十名获得积分。例如,四级翻译真题“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它们是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志之一……”,利用平台“抢答”功能让学生聊一聊自己对四大发明的理解,感知中华文明的辉煌;之后通过对四大发明译法的详解,在掌握基本词汇及译法的同时,让学生领悟到自身肩负着继承和宣传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只有学好了英语,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3)“项目制”文案职场模拟。利用“项目制”情景模拟探讨写作案例,有助于学生把应用文写作和职场紧密结合,达到知行合一。如图2所示。

四、案例创新点

1. 两平台组合贯穿始终。发挥跨平台组合优势,避免单一平台功能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强化实践能力,使得课堂互动有深度,实操训练有广度,督促手段多维度。

2. 技能训练主线贯穿始终。“讲课”成为“聊天”,在“聊”中“学”,“聊”中“听”,“聊”中“说”, “聊”中“写”。QQ群“聊课”锻炼了学生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恰恰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两种基本能力,也是大学期间大学生为职业生涯做准备必须掌握的两种基本能力。

3. 思政育人辅线贯穿始终。从签到到授课的每个步骤,小到词汇大到课文,从例句到主题分析,从听说到写作,从文章到讲故事,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外语课程与思政教育最具有可融入性,充分发挥了语言课程的优势,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五、教学效果

1.“智慧管控”促勤学好问“好学风”。智慧管控使得学生由沉默寡言、不敢发问转为课前会预习、课上会提问,将勤奋好学的品质落实到日常学习中,学风明显改善。网课期间除极个别情况以外,基本可以实现100%到课;同时,限时签到使得“迟到”现象显著减少。“群聊”促使课堂气氛热烈,参与度不断攀升。

2. 在线互动“量化赋分”助推“好成绩”。量化赋分使大部分学生真正实现了从“表层动机”向“深层动机”的转变,真正实现了“我要学”“我愿学”和“我乐学”,成绩显著提高。

3.“立德铸魂”激发向上向善“好品质”。通过课堂上对接行业楷模的先进事迹以及对先进人物意志品质的剖析,激起学生克服困难、勇于进步的精神。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受到榜样的感染,克服畏难情绪,永不放弃;“工匠精神”激励学生发扬精益求精、反复打磨的好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定会助力他们未来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

思政案例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