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学生线上课程评价方法研究
2021-08-11王丹鹤张红佳
王丹鹤 张红佳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5G时代已经来临,线上课程从最初的设想而成为现实。高校学生有了区别于线下课程的高阶体验;而高校教师除了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还对全线上课程模式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研究。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西语系2019级翻译英语精英班顺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需求而建班。基础英语教研组教师用“录课走班制”打破线下教学的“一师、一班、几学期”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在“神秘感”驱动下,养成深入探究的自主学习动能。大量数据显示,参与实验的2019级翻译专业学生课后有“再学”意识,自主学习成果也逐渐成熟。本文从全线上课程模式开启的大背景出发,续接系列合作研究成果,通过对地方应用型语言类高校翻译专业学生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基础英语考试形式、内容、评价构成和成果转化等线上线下的对比研究,客观分析两种评价模式的优劣,并提出符合应用型语言类高校英语专业的评价方案,以期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步伐。
【关键词】 英语翻译专业;自主学习;基础英语;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作者简介】王丹鹤(1981.07-),女,汉族,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张红佳(1981.10-),女,汉族,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教学改革创新与研究”子课题 “互联网+环境下基于行动研究的英语翻译专业学生‘自助学习模式构建”(课题编号:JKY11069)。
本研究实验对象是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9级翻译班32名学生,数据来源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基础英语期末试题命题、线上考核过程以及期末成绩的给出。基础英语教研团队通过超星平台与钉钉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同时亦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对学习成果进行数字量化整理;最后,借助课堂派网络平台进行期末的终结性评价。本文结合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基础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平台对学生个体的形成性评价及返线下教学后纸质作业及作品的提交数据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和深入分析,终极考核从形式到内容更科学、直观、公正地反映学习主体的态度、方法和效果,从而证实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及推广的价值。
传统试卷笔试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的常规形式。全线上教育教学平台(本文指超星平台和钉钉平台)是学生“跟他学”及“自主学”叠加能力考核平台。后者要求的学习能力不仅包含对输入性知识的接收和内化能力,还包括学生对具体学科大纲要求的自主解析能力,并在顺应时代和个体所需前提下,借助丰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及成效检验的过程。
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到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线上教学恰为师生提供了方便、快捷、与时俱进的翻译学科教与学资源包,更为学生提供了检验翻译实践和能力的展示平台。如,网络译国译民项目,这是检验学生全线上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考核形式
与传统线下期末考试一样,线上考试也是按教学组织管理部门统一时间安排进行;不同的是,考试的空间从单人单桌教室平移至操作简易、快捷的网络平台。本次期末考试由任课教师在课堂派平台提前设置试卷发放时间,再由两名监考老师通过课堂派平台监控试卷收发和学生答题情况,而钉钉平台通过视频会议形式负责监控考生答题状态和环境,结合命题人对试题难易程度、主客观题比例设置和完成时间等方面的宏观把控,最大限度降低网络环境对学生成绩的负面影响。
形成性评价即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及效果的量化过程。以各单项考核内容的累加作为成绩划定的依据。以超星平台为例,细致的量化内容和标准激励学生在每个环节不丢分。课上环节、签到、抢答和讨论都有一至十的量级;课下有自助学环节,包括视频学习、讨论等,后台数据还可以显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次数,这样的学习态度直接体现在这一环节的量化成绩上;课下还有教师布置的任务,包括听力、写作、阅读等,学生的网页浏览查询、学习时间,到最后的作业作答,每一个细节都会在平台上留下痕迹,而且会量化成学生的形成性成绩。
二、考核内容
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养成是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统一要求,体现了教和学目标的一致性。基础英语教研团队结合线上授课及课后任务布置,深入分析网络考核的利弊,结合2019级翻译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布,打破惯例,将主客观题五五分调整为七三分。
线上终结性评价题型包括:单词语法选择题(30分)、句型转换(20分) 、句子分析(30分)、思维导图设计(10分)以及作文(10分)。对基础知识(语法和单词)的考察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而后四种主观题型分值则占试卷总成绩的七成,分别以不同的输出形式考察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句型转换考查学生在理解原句的基础上,按要求改写句子的能力;句子分析可以让学生从专业角度理解、分析句子成分及相互关系;思维导图是学生利用导图思维整理所学及再呈现的过程,可以让老师了解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方法及二者与成绩间的关联;作文是传统的主观题型,可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解、表达和解决问题等输出能力,同时也是检验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题型。
本次试题的命题做到了遵循网课实际教授内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力分布)等实际,命题难易度划分的科学性,内容覆盖的广泛性,形式上的多样性,也是对课程思政是否深入的有效衡量手段。不难发现,翻译专业课程资源,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问题等的时事报道,或是科研股市等枯燥数字解析,只要师生主动挖掘,都可从人文、社会、国家甚至国际社会等视角切入,时时事事都可课程思政。
三、评价构成及成果转化
两个实验班的综合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占60%)和终结性评价(占40%)两个部分。
形成性评价的单項内容包括:出勤(占30%,包括迟到和早退)这是自主学习心理的前提和基础,也为自主学习提供时长保障;任务点完成情况(占30%,大纲要求的能力培养等录课素材),这是学生课上跟学、课后巩固自学的20分钟学习目标完成的物质基础;作业呈现(40%,课上课下形式多样),课上呈现有朗读课文、课前五分钟新闻分享(解读新闻内容,阐明观点)等,课下呈现可通过设计思维导图、写作和参与测试的方式等方式积累这部分量化成绩,这部分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过程。
全线上跟学考核主要是以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为表现形式,一方面是与任课教师的跟学,另一方面是网络资源的跟学。自律是线上教学成败的关键,是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翻译专业的学生需要大量精力参与实践以巩固所学,并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累平时成绩的同时,也积累和促进专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2位实验对象预习和复习等自主学习方式,借助超星、微信、釘钉和课堂派等平台以思维导图方式自由构架课堂所学和所悟,通过小组赛课的方式完成自主学和跟他学的成果展示。
形成性评价是衡量学生全线上课程期间学习效果的金标;终结性评价是学习效果从具体到抽象的呈现方式。自主自助学习是学生积蓄能力、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翻译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同,他们通过网络的高标平台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第三方提供服务,为社会创造财富,更易促进知识向成果的转化。
教学和科研是主阵地,不容马虎和松懈。基础英语教研团队在总结线上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研讨更多的是如何优化课堂设计,让线上与线下教育教学做到优势互补。如:提倡低碳环保的测试和作业、课后讨论、课上内容补充资料(视频、文献)分享等都可以继续沿用线上授课的部分模式,这不但可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亦可让学生通过教学平台与互联网间链接的即时性特征让专业学生在自我检查过程中实现自主自助学习。所以,完整的全线上成功经验可沿用到线下教学模式中,实现半线上半线下的教学模式。
基础英语课程科研团队收集到实验对象基于网络平台的实践作品,包括:英汉、汉英等翻译作品,思维导图,作文等;部分学生分享从事有偿网络翻译服务经验,部分学生总结从事网络教学平台不同学段英语助教经验,也有学生跟课程科研团队教师一起开展翻译专业论文和书籍编写和科研等实践。
基础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互联网+专业英语的最初尝试是通过微信平台,以通知、接龙等方式进行作业布置、课后答疑等活动;借助超星等教学平台通过视频教学和交流的模式实现了互联网与课程的全方位结合,任课教师和学生们都经历了从不习惯到驾轻就熟。基础英语课程科研组从实际出发,克服网络短板以及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采取录播视频轮班制、讨论测试共享制、严格控制上课时长教学模式,以保证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和效果都会有即时呈现、及时反馈;学生还可以通过横向对比发现不足,改善学习方法,改进学习计划,从而完成形成性评价的自我优化。
四、发现问题和处理原则
事有利弊,由于线上教学在监控方面存在天然短板,使得全线上教学对翻译专业的学生评价无法做到衡量标准的统一和精准无误。如:在线上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超星平台师生互动区无法实现对学生在线情况的跟踪,所以学生会利用监控盲区开小差。城乡网络条件有差异,亦会有不同的干扰,如网络生态、电压不稳定等因素,而这部分问题可以是地方相关部门配合教育部门进行优化处理。而其他外在问题可以是教师与网络授课平台技术人员合作处理完成:提出问题所在,设想解决方案。就学生上课期间开小差的问题,技术人员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设置学生自签到进入课堂连续在线的时间来监控学生,鼠标和键盘激活频次也是学生与教师互动频次的评价标准。
除了以上客观条件因素外,形成性评价所遵循原则,也会随教师授课内容的难易度、学生现有能力的高低以及自学能力强弱等主观因素发生变化,也会出现“不公”的判断。因此教师要实现从标准的一刀切到尊重个体差异的转变,帮助学生从生生间的横向对比转向学生个体自助的纵向比较,以激励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如:学生以写作的输出形式总结和整理阶段学习成果时,教师除了对程度偏弱学生在字数和内容上适当放宽,还要鼓励学生间进行一对多指导,这一机制可以让互评的成员间学习彼此的长处,摒弃自己在书面表达过程中的不足,这样的“生助生”从心理学角度要优于“师助生”。
通过2019级翻译专业32名学生的线上教学合作以及线上考核等多方面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强大的线上教学平台不但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让教师通过平台计算出的数据更直观、具体、客观地跟踪学生的自主自助学习效果,包括自学时间、自学效果等,对不同个体提供有差别的指导,进而在过程性评价中能够给出较公平的考核成绩;最后再通过科学合理的试卷命题,以严谨公正的终结性评价数据最大限度地激励翻译专业的学生自主自助学习动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合理分成,以及公平、公开、公正的考核过程,对翻译专业学生的培养效果积极,值得在同级院校间推广。
参考文献:
[1]Boud D. 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J]. London Journal, 1988.
[2]顾世民.虚拟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辅助教学模式研究——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集成框架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1(6):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