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于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课堂

2021-08-11赵红艳

关键词:有效融合高中数学创新

赵红艳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法和学法,以其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让数学教学活动不拘泥于固有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本文以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进行了探究分析,解读了其融合的意义、融合的创新方向以及创新实施策略,旨在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形式、挖掘白板潜力、设计运用情境等,发挥信息技术育人价值,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有效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8-107

信息技术具备丰富的图文、图表、三维立体图、音频和视频优势,动态演示和静态画面的结合,教师借助这些优势将教学内容整合优化,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旨在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融合的意义、融合创新的方向、融合创新实施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通过认识其应用价值,探索其方向,优化教学路径,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融合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推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的时候,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要全面了解学生学情,结合教材资源进行拓展、延伸、整合,在资源优化的过程中,满足学习发展需求,打造高效学习课堂,既可以培养数学学科素养,还可以完成课程改革目标。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ppt、flash、photoshop等制作学习素材,运用音频和视频的形式课前预习,通过线上引导和在线交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促进精准教学,在线上、线下结合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融合创新方向

1.融合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上下联合

在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课堂教师讲授教学为主,对于课前、课后教学环节的利用非常不重视,导致其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合使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此手段设计微课课件,引导课前预习,组织其自主进行课后复习巩固,或者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制作项目学习主题活动,让学生小组针对项目探究,既可以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融合,还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究能力,使之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故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教学方式的创新融合为方向,进行渗透,促进深度学习。

2.融合创新教学内容促进资源整合

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在教学中,要开放性的、创新性的运用教材资源,要关注实际生活应用,学生通过知识内化,能够利用数学思维、数学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为其提供了有效实施方向。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关联生活实际,结合所学学科知识点,对数学内容进行学习延伸,在知识重组的过程中,使其从多视角下进行问题探究,既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还可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故此,在融合的时候,可以以教学内容的创新为方向,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创新学习资源,集中学习注意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融合创新策略

1.优化教学模式,有效融入信息技术

课堂上如果以教师的板书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而引入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课堂,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既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对数学学习的理解,又可以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深度渗透信息技术。例如,在教授《平面向量的概念》这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这一抽象数学内容,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推理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在教学时,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数学抽象素养和空间思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情境教学引导,播放flash动画视频,演示小猫捉蝴蝶的动画场景,蝴蝶由A向东南方向以每秒6米的速度飞翔,而猫由A向东北方向每秒10米的速度追的场景,请问最后猫能否追到蝴蝶?然后再次利用信息技术,演示用100N的力,按照不同的方向拉一辆车的场景,思考效果是否一样?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演示足球射门的过程。

在情境教学和设问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思考质量、力、速度这三个物理量有什么区别?综合物理学科和数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让学生进行交流思考,在创新学习资源,优化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其探索新知,就向量的定义、表示方法等进行分析探索。通过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激活课堂活力,改变传统讲授教学的方式,在情境教学和设问引导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打造智慧课堂。

2.完善教学形式,综合体现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教师从线上+线下整合中进行综合体现,把握好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堂教学设计,在线上+线下结合的过程中,完善教学形式,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线上预习引导,形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扩大课堂教学容量,为其提供精准教学内容,做到有效学习。例如,在《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这一课时,知识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够对具体的函数指出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符号表示其定义域和值域。故此,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在预习环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课件,在课件中呈现一些具体实例:

(1)某“复兴号”高速列车加速到某一速度后保持匀速行驶,研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2)北京市2020年12月13日空气质量指数(AirQualityIndex,簡称AQI)变化图,研究空气污染指数I与时间变化t的关系;

学生观察具体实例,研究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然后结合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在大量实例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函数概念,引导其在微信交流群中进行预习汇报。教师在掌握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利用例题分析的方法,重点围绕函数构成三要素进行教学讲解,以组为单位,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训练专题,如:

已知函数f(x)=x+3+1x+2,求:

①求函数的定义域;

②求f(-3),f(23)的值;

③当a>0时,求f(a),f(a-1)的值域。

让学生围绕课件出示的专题进行学习思考,根据问题,做理论深化,随后派遣优秀学习代表,就此次所学内容进行讲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导图的形式规划预习课堂学习内容,整理学习知识体系,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形式,综合体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3.推进信息技术运用,挖掘电子白板潜力

电子白板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打破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激活课堂活力,通过直观演示,在理实结合、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其对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一个清楚地了解,增强课堂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打造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数学内容时,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正、余弦函数的图像,从中发现其函数性质,加深对性质的理解,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此,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设问进行导入,让学生思考:假设今天是星期二,过了七天是星期几?再过十四天呢?物理中的单摆振动、圆周运动,质点运动的规律如何呢?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在激活互动兴趣的同时,利用电子白板做正弦函数图像,如:

随后让学生根据电子白板中的图像展示,对正弦函数f(x)=sinx的性质进行推导,让学生作交流,归纳其规律,如:

生:正弦函数的图像是有规律地不断重复出现的

生:每隔2π会就重复出现一次

根据图形的直观展示分析其对应性质,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培养数形结合思想,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随后让学生运用白板,做余弦函数的图像,根据图像做性质分析,让学生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图表和图像,通过对比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加深对图形性质的掌握,使其理解周期性的概念,为学好三角函数知识做铺垫。

4.关注生活细节,构建实际运用情境

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教育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字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为此,为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关注生活细节,构建实际运用情境,在探索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其从数学视角进行问题分析,从而促进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深入生活细节进行问题探索。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生产制作的场景,构建实际运用问题情境:

某投资公司在2020年年初准备将1000万元投资到口罩项目上,现有两个项目供选择:

项目一:普通医用口罩.据市场调研,投资到该项目上,到年底可能获利30%,也可能亏损15%,且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分别为79和29;

项目二:N95口罩.据市场调研,投资到该项目上,到年底可能获利50%,可能损失30%,也可能不赔不赚,且这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分别为35,13和115。

针对以上两个投资项目,请你为投资公司选择一个合理的项目,并说明理由。

在真实生活情境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数学视角,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对此问题做思路分析。若按“项目一”投资,设获利为x1万元,写出x1的分布列得到E(x1)=200.D(x1)=35000;

若按“项目二”投资,设获利为x2万元,写出x2的分布列,得到E(x2)=200.D(x2)=140000.

∴E(x1)=E(x2),D(x1)

这说明虽然项目一、项目二获利相等,但项目一更稳妥。综上所述,建议该投资公司选择项目一投资。

当这道题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继续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抗疫医护人员的伟大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于口罩长时间佩戴产生脸部的压痕,让学生先从物理角度讨论如何减轻压痕。如果以后从事医药工作,可以研究缓解压痕产生的皮肤问题的药物,教师也给学生进行了职业生涯的指导,一举多得。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关联生活实际,拓展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创新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可以将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用图像、文字、三维动态清晰地表达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入与创新应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推数学课程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形式、推进技术应用、构建应用情境,在信息化与数学教学融合中,打造智慧课堂,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建文.浅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2.

[2]王新宇.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1):86-87.

[3]王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30):81-82.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61)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高中数学创新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