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1-08-11周俊

关键词:历史教学策略

周俊

摘要:在初中新课改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是教学中重要的目标,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教材资源整合教学,精心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史料等策略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8-077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历史课堂才“活”了起来,才能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笔者主要从精心设计教学和充分挖掘史料两个方面介绍。

一、精心设计教学,层层启发升华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内隐性,是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受,是心灵的自然流露。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启发、渗透、感染,促使学生一步步思考、发现、内化,最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从头到尾,自然发展,不能涉及任何说教的痕迹。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诞生》这一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认识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的主要人物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学生虽听说过,但其实对其理论并不了解,所以本课应该尽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马克思主义等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情景化。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课程设计:

1.导入——初步认识马克思

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有一位思想家得票高居榜首。猜他是谁?

师:马克思为什么能被誉为“千年思想家”?他因何伟大?这个答案可以在马克思墓志铭中找到?

师:马克思不仅在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改造世界。马克思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

此导入首先让学生对马克思这个人物形象形成初步感知。马克思致力于改造世界,这是给学生的初步印象。

2.从家族方面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感知马克思、恩格斯

师:马克思是个律师,在西方国家能当上律师就是进入上流社会了,他的夫人是伯爵小姐,他是贵族女婿;恩格斯虽然中学没毕业,但是因为家里让他继承家产,整个特里尔城莱茵河两岸的厂子都是他家的,而且他还是长子。一个资本家,一个贵族女婿创立革命理论,最起码证明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这才是真正的革命者。

此人物介绍的教学设计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马克思、恩格斯人格的伟大。

3.学生自主学习、讲述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实践活动——感受马克思、恩格斯的优秀品质

学生自主学习,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情况。归纳出马克思、恩格斯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此环节设计主要让学生通过故事的讲述来感受马克思、恩格斯的优秀品质。

4.学生朗读——感悟马克思为人类做贡献的精神

师:为人类的美好明天绘制蓝图并为之奋斗的人,是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并学习的人,马克思从小就选择了为人类谋幸福的事业,我们可以通过他的中学毕业论文再次来感悟一下。

学生朗读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选读

如果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她将永恒地存在。

此环节学生已被伟人打动。心里开始萌生向伟人学习的想法。

5.联系南开“公能”校训,进行职业设想——内化马克思的精神,立志未来。

师:马克思为人类,为社会做贡献的这种精神一直在我们身边。这种发挥自己能力,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其实就是“公能”理念。“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要求学生具有公德;学生有为社会、国家服务的能力,学生要与时俱进,善于创新。

师:张伯苓曾说:“何以为人?则当有公德之心。”公德之心小者要爱师长、爱同学,还要爱物。公德心之大者为爱国家,为爱世界。”南开培养的是具有世界眼光,能为世界服务的世界青年。仔细对比,“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与马克思为人类谋幸福的理想有相似之处。今天,正值青春年华的你们对未来设想如何呢?请同学们在便签条上写下你对未来职业的设想。

学生:写下对未来职业的设想并分享。

师:总结,也许你们的理想并没有马克思那么宏伟,但是只要心中有公能之理念,平凡的职业也会散发出巨大的力量。希望同学们在世界青年的道路上立志高远,允公允能。

此环节是学生将伟人精神进行内化的最后环节。在内化的过程中,笔者把马克思的精神和南开中学的校训相结合,以此激励学生对未来进行大胆设想,以此在学生心里埋下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的种子,树立为人类、为国家服务的世界观。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经过层层渲染,学生完成了对马克思精神的感知、感受、感悟,最后内化到自己努力成为世界青年的职业设想。

二、充分挖掘史料,开发课程资源

史料的挖掘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思维的重要途径,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图片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开发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按一定的原则进行历史课程的图片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文艺复兴子目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反神学反封建的精神,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辟创新的新联和意识,认识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精神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为实现此目标,笔者设置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学生收集图片,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兴趣,初识历史人物

在教学设计中,历史图片的收集可以让学生参与,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前笔者让学生分组下去收集了西欧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相关绘画作品,学生分工合作,都参与进来,收集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并对两个时期的绘画作品进行对比,各组都还做成了PPT在课堂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学生收集图片教学,使得学生更加明白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对图片的收集对比过程中,学生初步形成对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以人为本的印象,以激发学生下一步的思考,为接下来探究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精神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和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品质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做铺垫。

2.设计历史问题,分析人文主义——启迪学生思维,实现情感升华

要实现图片的应用价值,精心设问是重要环节,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高质量的问题,用好用足图片,课堂的高效性才能体现出来。当然,问题设计要立足学情,同时还要有层次性,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最好是由易到难。

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重点是要通过对《蒙娜丽莎》的鉴赏认识人文主义的内涵。

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

这个学生很容易看出,画反映的主题是人,接下来出示第二个问题这幅画的内容和以前中世纪的绘画内容有什么不同?《蒙娜丽莎》形象地勾画出一位面带含蓄微笑的市民少妇的端庄秀丽,画的核心是人。《蒙娜丽莎》是一个巨大的突破,突破了宗教题材的局限,刻画出来的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神。把人放在首位,极力维护推崇个人尊严,鼓励人们以人的目光看待世界,这就是以人为本。通过刚才问题的引导,学生首先理解了人文主义是以人为中心,具有反神学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从画的思想上把握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内涵,笔者进一步设置问题引导:蒙娜丽莎描绘了主人怎样的神态?画家把她描绘得端庄秀丽、神态安详、美丽优雅,展示了这位年轻妇女的健康与青春活力,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设置问题:透过蒙娜丽莎端庄秀丽的仪表和安详神态,我们看到了她怎样的内心世界?蒙娜丽莎自信、无忧、无虑,端庄的表情,发自内心但又颇为含蓄的微笑,都说明画中人物沉浸于解脱后的自足与自信之中。达·芬奇用独特的艺术技巧、樸素的衣着装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的自信、乐观,这些都体现文艺复兴中反映人性美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蒙娜丽莎》反映出的是这一时代人的精神与气息,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崇尚人性,追求现实生活的美好和积极乐观的审美情趣。

教学实践证明,由于初中生处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初步形成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穿插图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分析问题的实质,记忆繁多的名词,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突出历史教学特点,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启发、渗透、感染,促使学生一步步思考、发现、内化,最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史料挖掘开发课程资源,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史料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结合史料精心设计问题,挖掘史料价值,激活历史课堂,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重庆 400030)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